看懂四柱八字:解读人生说明书

第13章 认识天干地支,巧计天干地支

加入书架
书名:
看懂四柱八字:解读人生说明书
作者:
奕萱草堂
本章字数:
8146
更新时间:
2025-03-20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天干地支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古人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它们不仅是时间的计量符号,更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息息相关。

这一章,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天干地支的奥秘,掌握巧妙记忆它们的方法。

十天干 = 西季能量波长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看似简单的十个符号,实则对应着西季能量的微妙变化。

我们可以把天干看作是西季能量的波长,每一个天干都代表着特定季节中能量的独特波动。

以春季为例,甲木和乙木共同描绘了春季的能量画卷。

甲木代表着春天刚刚开始时,那股破土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阳木能量,如同春天初发的新芽,勇敢地冲破土壤,迎接阳光雨露。

而乙木则象征着春季中期,树木逐渐生长,枝叶开始繁茂,是一种更加柔和、细腻的阴木能量。

为了更首观地感受这种能量变化,下面来展示天干与西季能量波长的对应关系:

天干 ~对应季节 ~能量波长描述

甲 ~春 ~阳木,能量初起,充满活力与冲劲,波长较短但振幅较大,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希望。

乙~ 春~ 阴木,能量逐渐柔和、舒展,波长变长,振幅相对减小,如同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枝,充满生机。

丙 ~夏 ~阳火,能量炽热、强烈,波长适中,振幅极大,如同夏日正午的烈日,光芒万丈。

丁~ 夏 ~阴火,能量相对温和,波长稍长,振幅略小,如同夏日傍晚的余晖,温暖而柔和。

戊 ~长夏 ~阳土,能量厚重、沉稳,波长较长,振幅稳定,如同大地承载万物,包容而坚实。

己 ~长夏 ~阴土,能量细腻、滋养,波长更长,振幅较为平缓,如同土地中孕育的养分,默默奉献。

庚~ 秋 ~阳金,能量刚劲、锐利,波长较短,振幅较大,如同秋天的金属器具,锋利而冷峻。

辛 ~秋 ~阴金,能量内敛、精致,波长稍长,振幅较小,如同精美的首饰,散发着独特的光泽。

壬~ 冬 ~阳水,能量奔腾、流动,波长适中,振幅较大,如同冬日的江河,滔滔不绝。

癸 ~冬 ~阴水,能量静谧、深沉,波长较长,振幅较小,如同冬季的湖水,平静而深邃。

通过以上对十天干的表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十天干与西季能量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天干的含义与特性。

十二地支 = 人体生物钟刻度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与人体的生理节律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就像是人体生物钟的刻度。

古人认为,人体的经络气血在一天中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流注,而十二地支恰好对应了这一过程。

例如,子时(23点 - 1点)对应胆经当令,此时胆经最为活跃,胆汁分泌旺盛,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排毒的重要时段。

在这个时候,人体应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胆经的正常工作,否则就可能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十二地支与人体生物钟的关系,我们结合人体经络图来进行说明。

在经络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辰对应的经络走向和气血运行情况。

比如,卯时(5点 - 7点)是大肠经当令,此时大肠蠕动加快,是排便的最佳时机。

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保持肠道健康。

十二地支对人体生物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饮食、作息到运动、养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十二地支与人体生理节律的对应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对应的五行和五脏

天干地支与五行、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而五脏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器官。

天干地支通过五行这一桥梁,与五脏建立了对应关系。

十天干:

方位~天干 ~五行 ~五脏

东方~甲、乙 ~木 ~肝、胆

南方~丙、丁 ~火 ~心、小肠

中央~戊、己 ~土 ~脾、胃

西方~庚、辛 ~金 ~肺、大肠

北方~壬、癸 ~水 ~肾、膀胱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对应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和十二时辰(2小时为一个时辰)一一对应。

子午流注的起源

源于《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后经金元时期医家完善,形成系统的“纳甲法”“纳子法”等流派。

气血时辰性:气血按地支顺序循环流注全身,每条经络主导2小时(如子时胆经、丑时肝经)。

穴位开阖:不同时辰对应特定穴位“开闸放水”,此时刺激该穴效果最佳。

阴阳平衡:通过顺应自然节律调节人体阴阳,恢复失衡状态。

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念

“子午”:

“子”指子时(23:00-01:00),为一天的开始。

“午”指午时(11:00-13:00),为一天的中间。

“子午”合称,代表一天中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也泛指时间的流转。

“流注”:

指气血在十二经脉中按一定顺序循环流注的过程。

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强调人体气血在十二经脉中按固定顺序循环流注,并与时间密切相关。

气血从肺经开始,依次流注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再回到肺经,周而复始。

以下是子午流注的时间、对应的经脉以及常用穴位的详细说明:

子时(23:00-01:00)对应胆经,胆经气血最旺,适合养胆。常用穴位有足临泣、阳陵泉,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可用于调理胆经问题。

子时~方位:正北~五行:水

丑时(01:00-03:00)对应肝经,肝经气血最旺,适合养肝。常用穴位有太冲、行间,能疏肝解郁,用于调理肝经问题。

丑时~方位:东北 ~五行:土

寅时(03:00-05:00)对应肺经,肺经气血最旺,适合养肺。常用穴位有列缺、尺泽,可宣肺止咳,调理肺经问题。

寅时~方位:东北 ~五行:木

卯时(05:00-07:00)对应大肠经,大肠经气血最旺,适合排便。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能清热解毒,调理大肠问题。

卯时~方位:正东 ~五行:木

辰时(07:00-09:00)对应胃经,胃经气血最旺,适合养胃。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可健脾和胃,调理胃经问题。

辰时~方位:东南~五行:土

巳时(09:00-11:00)对应脾经,脾经气血最旺,适合健脾。常用穴位有三阴交、公孙,能健脾化湿,调理脾经问题。

巳时~方位:东南 ~五行:火

午时(11:00-13:00)对应心经,心经气血最旺,适合养心。常用穴位有神门、少海,可宁心安神,调理心经问题。

午时~方位:正南 ~五行:火

未时(13:00-15:00)对应小肠经,小肠经气血最旺,适合吸收。常用穴位有后溪、养老,能清热利湿,调理小肠问题。

未时~方位:西南 ~五行:土

申时(15:00-17:00)对应膀胱经,膀胱经气血最旺,适合利水。常用穴位有昆仑、委中,可祛风除湿,调理膀胱问题。

申时~方位:西南 ~五行:金

酉时(17:00-19:00)对应肾经,肾经气血最旺,适合养肾。常用穴位有复溜、太溪,能补肾益精,调理肾经问题。

酉时~方位:正西 ~五行:金

戌时(19:00-21:00)对应心包经,心包经气血最旺,适合宁心。常用穴位有内关、大陵,可宁心安神,调理心包问题。

戌时~方位:西北~五行:土

亥时(21:00-23:00)对应三焦经,三焦经气血最旺,适合调气。常用穴位有外关、支沟,能调畅气机,调理三焦问题。

亥时~方位:西北~五行:水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在气血最旺的时辰针刺或艾灸对应经脉的穴位,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气血的运行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同步,遵循十二地支的顺序,在特定时辰内流经相应的经络和穴位。

通过把握气血流注的规律,把自然界跟身体相对应,就能很好的解析身体健康的晴雨表,选择适当的时辰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这种人体与自然规律对应关系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通过对天干地支、五行和五脏关系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天干地支的知识,我们设置了一些相关测验。

这些测验涵盖了天干地支的顺序默写、对应关系填空等内容,通过实际的练习,能够强化大家的记忆。

1. 顺序默写:请依次默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2. 对应关系填空:甲对应的五行是( ),对应的五脏是( );子时对应的地支是( ),对应的经络是( )。

记忆口诀、联想记忆法

除了通过测验来巩固记忆,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记忆口诀和联想记忆法。

记忆口诀:

“甲木参天,乙木花草;丙火太阳,丁火灯烛;戊土城墙,己土田园;庚金斧钺,辛金首饰;壬水江河,癸水雨露。”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些口诀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记住天干地支的含义和顺序。

联想记忆法:

比如,我们可以将天干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

甲木可以联想成一棵高大的树木,乙木则可以联想成路边的小草;丙火就像太阳,丁火如同家中的蜡烛。

通过这样的联想,将抽象的天干形象化,从而加深记忆。

对于地支与人体经络的对应关系,我们也可以进行联想。

子时胆经当令,我们可以想象在深夜,一只勇敢的小老鼠(子鼠)正在努力地工作,为人体排毒,就像胆经在子时的工作一样。

这样的联想既有趣又生动,能够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地支与人体生物钟的关系。

天干地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奥秘。

通过了解它们与西季能量、人体生物钟、五行五脏的关系,以及运用巧妙的记忆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一古老的知识体系,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