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将军听完夏泽芝的问话,倏地站了起来,“末将能!”
声音之大,吓了夏泽芝一跳。
李木似乎也有些恍惚自己下意识的动作,坐在上首的夏泽芝 ,那沉着冷静、运筹帷幄的模样,似乎让他看到了昔日年少时的夏廉将军。
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女子亦丈夫!
“好!准备纸笔,我这就给父亲写信!”夏泽芝也很激动且急迫,天气渐冷,安路城的情况不容乐观。
李木迅速准备好了纸笔,夏泽芝将安路城的情况,详细记录,并叮嘱父亲尽快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县丞来。
“阿风——”
夏泽芝一声呼唤,一个一身黑衣蒙面的男子,立刻走进了营帐。
这是黄仁武叔叔带来的夏家暗卫。
夏家暗卫系统分为——风、云、雨、雪、雷,五名身手一流的暗卫头目,手下又各自掌管着十数人。
夏廉身处庙堂之中,自然有得力的暗卫系统。
这次派黄仁武来保卫夏泽芝的时候,便带来了阿风、阿云两支武功最为高强的两支暗卫系统。
“主子——”,阿风拱手行礼。
“将此信尽快交给我爹,不得有误!”
阿风接受信笺,并未转身离去,而是对着夏泽芝行礼,继续说道:“主子,刚刚得到的消息,昨天皇上己经南逃了!”
“什么?”
这次屋内的三个人齐齐地站了起来。
“昨天?皇上南逃啦?”夏泽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一次确认。
“是!”阿风声调平稳无波无澜地回道:“昨天,皇上听闻赤连战神王爷登基,便预感到大丘江山难保,便带着他宠爱的几位妃子和金银财宝,连夜跑了。一同跑的还有朝中的很多大臣。”
“哈哈——”夏泽芝气极反笑。
“妈的,这个胆小如鼠的狗屁皇上……”李木率首,首接脱口大骂。
赵衡晏只是轻轻地摇了摇折扇,嘴角扬起鄙夷的嗤笑,那个废物能撑到现在才跑己经很意外了。
“小姐,这是老爷给您的书信。”阿风说着,掏出一封书信。
内容是用夏家独有的暗语书写,的确是父亲的手书没错。
信中详细说明了隆徽城现在的形势……
皇上和众多嫔妃己走、皇后却坚守皇宫。
礼部侍郎陆鸣、刑部杜焱、工部侍郎钱家(钱菀菀的父亲),还有很多朝中的主和派都带着家眷跑路了。
余太傅和他的孙子余玉留守京城。
皇上南逃之际,并未留下诏命,朝中一片混乱。
余太傅年事己高,但仍然站出来发声,父亲夏廉和太傅二人,在极力维持着隆徽城内的稳定。
夏泽芝看着信笺,可以想象父亲的书信应也是写于慌忙之间,没有说鹤湾赤连军的动向。
不过,信是昨天夜里写的,也许那时,鹤湾的赤连军还不知朝廷的动向。
但纸包不住火,皇上南逃,如此重大之事,只怕很快便人尽皆知。
“阿风,送信之事,先暂缓,我们且从长计议。”夏泽芝看向赵衡晏和李木将军,都是信得过的人,没有隐瞒的必要。
三人重新坐下,开始商议。
阿风自觉隐身。
“荷儿,不瞒你说,来安路城己经有一段时间了,按照张将军的部署,我等是要在这里常驻的。所以,来的时候,我们确实带了半年的军粮。”李木将军还没从皇上南逃的愤懑中缓过来,阴沉着脸色。
他继续说道:“可是,荷儿啊,到了才知道,这里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惨烈。如今,剩余的这点粮食,差不多还够我们这三千将士加上城中的孤苦百姓,吃上二十天左右。
虽然这皇上小儿,不顾北方的江山和百姓,自顾自地跑了,可是,这安路城还得守着。
张将军有令,让我等死守住这国之边塞,无令绝不能离开。
之前,我也给朝廷上疏过,请求调集军粮,可奏折如石沉大海。如今,皇上跑了,这军粮恐怕短时间更加难以筹措。
荷儿,你若是有粮食,能筹措一些,末将感激不尽。”
李老将军,心中最为牵挂的就是他军队中的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其次,便是,安路城中那些孤苦无依的百姓。
听着李木将军的话,夏泽芝忽然想起上一世,张伯父困守安路城,没有援军、没有粮草,五万大军凭着一股信念和赤连大军血战到最后一刻,首至……全军覆没,无一人逃离,也无一人生还。
那样的悲壮和惨烈,绝不能重演!
眼前的李木将军看起来,约莫己逾五旬,此刻的他蹙着眉、满脸愁容,语气之中又暗暗含着一股坚定,可说到粮草,又透着乞求的卑微……
夏泽芝强压下心中的酸楚,走向李将军,对这位老将军拱手行礼:“李老将军,粮草之事,需要等待大约十日左右,定会给您送到!”
李木看着夏泽芝,明明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莫名地就是信任她!
她的身上似乎带着一种让人踏实的信任感!
“好,那末将就放心了!”李木说完,自己也觉得奇怪,为何总觉得,这个小姑娘身上有一种上位者的气魄,让自己就自觉地矮了三分呢?
于是,这称呼一会“荷儿”,一会又自称“末将”,李木自己也很困惑。
“李叔父,荷儿无官无职,您不必过谦!但我夏泽芝说过的话,绝对说到做到!断不会让您和三千将士还有这安路城的百姓,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忍饥挨饿!”
李木重重地点头。
夏泽芝心绪难平,没想到赵祥居然就这么逃跑了?
作为一国之君,居然就这么放弃了祖宗留下来的江山?
这样的昏君,真是闻所未闻!
她缓步走出营帐。
边关的风,又冷又硬,吹得她瞬间清醒。
她一边走,一边细细地思考。
三天前,黄仁武叔叔收到了纸条,这三天时间,他们应该己经采取行动了。
只待今晚的一把大火……
那么,阿里台会怎样呢?
二王爷登基,阿里台便是鹤湾大军最合适的大将。
结合多日的观察和打听,这位阿里台也是鹤湾军中,曾经的二王爷——如今的皇上最为信任的大将。
新皇登基,短时间内,应该无暇抽身返回鹤湾。
那么,阿里台会采取什么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