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之邱莹莹重生:破茧成蝶

第136章水乡院里民族风

加入书架
书名:
欢乐颂之邱莹莹重生:破茧成蝶
作者:
翡冷翠的霓虹
本章字数:
6164
更新时间:
2025-06-16

七月的雨丝斜斜掠过盐城老宅的青瓦,在天井里织出层层涟漪。

廊下,思思正踮着脚给太姥姥捶背,羊角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念念则捧着本民族画册,肉嘟嘟的小脸凑近老人,认真指着苗族银饰的图片讲解。

屋檐水滴答滴答落在青石板上,和着远处传来的蝉鸣,谱成夏日独有的韵律。

厨房里蒸腾着腊肉饭的香气,邱妈妈掀开竹制蒸笼,氤氲热气中,晶莹的米粒裹着油亮的腊肉丁,散发出的焦香。

邱爸爸往灶膛里添了块木柴,火苗“噼啪”窜起,映得他脸上满是笑意:“孩子们就好这口,得多蒸些。”

忽然,院外传来汽车碾过积水的声响。

思思耳朵一动,率先跑到门边张望。

透过雨帘,她看见一辆黑色SUV缓缓驶入,车门打开,身着粉色雪纺连衣裙的宁宁撑着淡紫色的伞跳下车,发梢还沾着细碎的雨珠。

紧接着,谭宗明和邱莹莹提着大包小包从车上下来,谭宗明臂弯里挂着印有各地风景的纸袋,邱莹莹怀里则抱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爸爸!妈妈!姐姐!”思思和念念欢呼着冲进雨里。

邱妈妈急忙从厨房探出头,围裙都没来得及解,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哎哟,怎么不等雨小些!”

说着快步上前,将孩子们往屋里带。

宁宁蹲下身子,张开双臂把两个小家伙搂进怀里:“想姐姐了没?”

她发丝间萦绕着淡淡的茉莉香。

思思使劲点头,鼻尖蹭着宁宁裙摆上的蕾丝:“姐姐,我们拍了好多好看的视频!”

念念则拉着谭宗明的手,仰着圆脸蛋:“爸爸,我们穿了好多民族的服饰!”

邱莹莹轻轻刮了刮思思的鼻尖,眼里满是宠溺:“外婆都给我们看过啦,我们思思和念念成小明星啦!”

说着打开礼盒,里面是两个精美的民族娃娃,身着绚丽的服饰,发间缀着小巧的银饰。“这是我们在云南买的,和你们视频里的衣服很像哦。”

太姥姥拄着拐杖慢慢走到门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出层层褶皱:“快进屋,外头凉。”

邱爸爸己经将腊肉饭端上八仙桌,热气混着浓郁的香味弥漫整个堂屋。

雨停后的空气裹着泥土清香,老宅堂屋的雕花窗棂透进缕缕阳光。

邱姥姥戴着老花镜,端坐在八仙桌主位,手中的檀木拐杖轻点地面:“既然要拍少数民族一家的日常,咱们就拍维吾尔族!他们的艾德莱斯绸和手鼓多热闹。”

话音刚落,思思和念念立刻蹦到她膝前,手里挥舞着画满葡萄藤的画纸:“太姥姥!我们还要拍摘葡萄、跳麦西来甫!”

说干就干,老宅瞬间化作忙碌的工坊。

邱莹莹和邱妈妈在缝纫机前并排而坐,母女俩一人裁剪纹样,一人穿针引线。

“妈,这块孔雀蓝的绸子做连衣裙正合适。”

邱莹莹抖开布料,阳光穿过轻薄的绸缎,在地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邱妈妈戴着顶针,将金线绣成巴旦木花纹:“维吾尔族的刺绣讲究对称,咱们得把石榴图案再加密些。”

庭院里,谭宗明踩着木梯挂起彩色的艾德莱斯绸帷幔,宁宁举着手机查资料:“爸爸,维吾尔族的庭院要有葡萄架和花砖!”

思思和念念蹲在角落,用树枝在泥地上画设计图,念念认真地说:“还要有馕坑!我在画册上看到过!”

谭宗明笑着从车里搬出仿真葡萄藤:“早就准备好了!”

邱爸爸骑着电动车来回奔波,帆布包里塞满从镇上淘来的宝蓝色丝线、铜铃铛和亮片。

路过布庄时,老板娘特意多送了几团金线:“听说你们拍民族视频火啦!这些算添个彩头!”

邱爸爸擦着汗道谢,车筐里还放着刚买的维吾尔族小花帽,鲜艳的刺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最忙碌的当属邱姥姥。

她拄着拐杖穿梭在各个角落,看到邱莹莹绣错一针花纹,立刻出声纠正:“丫头,这个羊角纹方向反了!”

发现谭宗明挂的帷幔高低不齐,又亲自搬来竹梯调整。

“维吾尔族的生活讲究热烈喜庆,颜色要亮,动作要大!”

她站在庭院中央指挥,银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拍摄当天,老宅彻底变了模样。

葡萄架下铺着艳丽的地毯,铜壶和馕饼摆在雕花矮桌上。

邱妈妈系着艾德莱斯绸围裙,正在教宁宁做抓饭;邱爸爸戴着小花帽,假装弹着手鼓;思思和念念穿着新做的连衣裙,裙摆缀满铃铛,随着跑动发出清脆声响。

最出彩的是邱姥姥,老人家换上绣着石榴花的长袍,盘起头发戴上小花帽,坐在地毯上教大家跳简单的麦西来甫舞步。

“卡!”

谭宗明举着摄像机喊停,镜头里,邱莹莹端着刚出锅的抓饭,米粒上点缀着金黄的葡萄干;思思和念念正围着邱姥姥转圈圈,铃铛声和欢笑声混在一起;就连向来严肃的念念,也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邱姥姥看着镜头回放,眼角泛起泪光:“好,真好,这才是咱们想传下去的热闹劲儿。”

当晚,视频在账号发布。

评论区很快被点亮:

“全家出镜太有爱了!”

“维吾尔族的日常好有趣!”

“不愧是小戏骨,宁宁好漂亮啊!”

更有网友留言:“被老奶奶的舞姿圈粉!”

窗外,月光洒在老宅的青瓦上,缝纫机的哒哒声又响了起来——下一期,邱家人准备带着观众走进蒙古族的草原生活。

月光透过木格窗,洒在邱家老宅的缝纫机上。

邱妈妈和邱莹莹还在忙碌,剪刀裁剪布料的沙沙声与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

“蒙古族的蒙古袍讲究宽大厚实,咱们得用厚实些的布料。”

邱妈妈摸着手中的藏青色棉布说道。

邱莹莹点点头:“再配上红色的镶边,肯定特别好看。”

第二天一早,全家便开始了新一期的筹备。

谭宗明开车载着邱爸爸去城里采购,这次他们要找的是适合做蒙古袍的厚实棉布,还有精致的盘扣和腰带。

宁宁则带着思思和念念在网上查找资料,三个脑袋凑在平板电脑前,认真看着蒙古族的生活习俗视频。

“姐姐,蒙古族的小朋友都会骑马吗?”思思睁着大眼睛问道。

“当然啦!而且他们还会摔跤、射箭,可厉害呢!”

宁宁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重要的细节。

念念则托着下巴,认真地说:“那我们也要在视频里射箭!”

庭院里,邱姥姥正在指导邱莹莹缝制蒙古袍。

老人戴着老花镜,手中的银针上下翻飞:“蒙古袍的领口要这样收,穿起来才精神。还有这腰带,得选鲜艳的颜色,一系上就有那股子豪爽劲儿。”

邱莹莹在一旁仔细地学,不时拿笔记录着要点。

经过几天的忙碌,拍摄终于开始了。

老宅的庭院被布置成了草原的模样,蓝色的哈达挂在树枝上随风飘动,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毡,旁边还支起了一个迷你蒙古包。

邱爸爸戴着皮帽,穿着崭新的蒙古袍,手里拿着马头琴,虽然不太会拉,但架势十足。

思思和念念穿上小蒙古袍,系着鲜艳的腰带,可爱极了。

思思拿着玩具弓箭,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念念则戴上小羊皮帽,学着蒙古族小孩的样子,蹦蹦跳跳地给大家端“奶茶”。

最让人惊喜的是邱姥姥,老人家换上华丽的蒙古族长袍,脖子上戴着珊瑚项链,坐在蒙古包前,给大家讲述着蒙古族的故事。

“孩子们,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热情好客,要是去了草原,一定会被他们的豪爽感染。”

拍摄间隙,隔壁的孩子们也被吸引了过来,围着邱家的院子看热闹。

思思和念念立刻化身小老师,教小伙伴们说简单的蒙古语,还带着大家跳起了蒙古族的安代舞。

视频发布后,再次引起了轰动。网友们纷纷留言:

“这一家子太有创意了!”

“原来蒙古族的生活这么有趣!”

“老奶奶讲故事的样子太有范儿了!”

“不愧是小明星,宁宁闺女的弟弟妹妹都好萌哦!”

更有热心的网友邀请邱家人去真正的草原体验生活。

夜深了,老宅里的灯光依然亮着。

邱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着下一期的主题。

思思和念念靠在邱姥姥怀里,眼睛亮晶晶的:“太姥姥,下次我们拍哪个民族?”

邱姥姥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要不,咱们去看看朝鲜族的生活?听说他们的歌舞和美食可精彩了!”

月光下,缝纫机的声音再次响起,新的故事,又将在这江南老宅里,缓缓展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