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早春,薄雾如纱,笼罩着这座千年古城。青石板路上,马蹄声由远及近,六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驶入街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马车停在文府门前,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晨光中闪烁,门楣上 “文府” 二字苍劲有力,彰显着书香门第的显赫。
门房看到文征明他们归来,满脸惊喜,一路小跑着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文府内传来阵阵脚步声,文老爷身着锦缎长袍,文夫人头戴珠钗,衣着华贵,两人快步走出门来。
看到儿子和好友平安归来,文夫人眼眶瞬间,快步上前握住文征明的手,上下打量,确认无恙后才露出笑容。
当他们的目光落在紫恒和紫玉身上时,微微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
文征明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介绍道:“父亲,母亲,这两位是我在异乡结识的好友紫恒和紫玉。
他们聪慧好学,对书画极为痴迷,此次我特地带他们来苏州游玩,增长见识。”
紫恒和紫玉也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问好,举止得体,尽显儒雅之气。
文老爷和夫人见两个孩子如此懂礼,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热情地将众人迎进府中。
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是文府的常客,简单打了招呼就一同进去了。
穿过雕梁画栋的前厅,绕过刻满诗文的屏风,众人来到布置典雅的客房。
文夫人安排丫鬟为紫恒和紫玉整理床铺,换上崭新的被褥,还特意准备了苏州特色的丝绸睡衣。
“一路上辛苦了,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文夫人温柔地说道,紫恒和紫玉心中满是感激。
随后,文府在后花园摆下丰盛的接风宴。园子里,假山流水相映成趣,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餐桌上,摆满了苏州的名菜佳肴,松鼠鳜鱼造型精美,鱼身裹着金黄酥脆的外衣,浇上酸甜可口的酱汁,香气西溢;碧螺虾仁色泽清亮,虾仁鲜嫩弹牙,带着碧螺春的清香;
还有那软糯香甜的梅花糕,上面点缀着红枣、果仁,让人垂涎欲滴。
祝枝山家的大宅坐落在繁华地段,门前石狮威严耸立,飞檐斗拱,气派非凡。
马车抵达时,祝府上下早己得到消息,管家带着一众仆人在门口等候。祝枝山的父亲身着官服,母亲头戴凤冠霞帔,尽显官宦人家的尊贵。
看到儿子归来,祝老爷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祝夫人则拉着祝枝山的手,问长问短。
当祝枝山介绍紫恒和紫玉时,祝老爷微微点头,眼中带着审视。
紫恒和紫玉毫不怯场,大方地行礼,谈吐间尽显才情。祝老爷眼中的审视渐渐变成了赞赏,“不错,不错,都是有才华的孩子,既来了,就好好在苏州玩玩。”
祝夫人也热情地拉着紫恒和紫玉的手,将他们迎进府中。
祝府的客房宽敞明亮,装饰华丽,各种摆件、字画价值不菲,让紫恒和紫玉大开眼界。
徐祯卿家同样是书香门第,虽不及文府和祝府奢华,但胜在雅致清幽。
推开徐府的木门,一阵墨香扑面而来。院子里,几株古梅傲然挺立,树下摆放着石桌石凳,桌上还放着未干的墨迹。
徐祯卿的父母穿着朴素的长衫,笑容和蔼。见到儿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徐祯卿向父母介绍紫恒和紫玉后,徐父高兴地说:“欢迎,欢迎,家里虽简陋,但咱们都是爱书之人,自当以诚相待。”
紫恒和紫玉被安排在一间充满书香气息的房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墙上挂着徐祯卿的书画作品。
紫恒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书翻阅,紫玉则站在画前仔细欣赏,两人很快就沉浸其中。
相比之下,唐伯虎家略显寒酸。一座普通的小院,几间平房,院子里种着几株桃花,此时正含苞待放。
唐伯虎的父母热情地迎接众人,虽然家中简陋,但他们拿出了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
唐母端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糕点,唐父则温了一壶老酒。唐伯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家里简陋,让你们见笑了。”
紫恒和紫玉却毫不在意,真诚地说:“能来唐兄家,是我们的荣幸。
我们小时候的家在农村,失去了父母双亲,那时饭都吃不饱,是姐姐一步步打拼才有了如今的宝贵。”
唐伯虎好奇的问道:“你们不是出身在商贾之家?”
紫恒便把几年前怎么从没饭吃到发家的整个过程说了出来,紫玉在一旁补充。
唐伯虎听了,心想,他姐姐可真是一个奇女子。便和紫恒紫玉多了些惺惺相惜的感觉,关系更近了一步。
在苏州的日子里,西大才子带着紫恒和紫玉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游玩之旅。他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古旧的建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有卖苏绣的,丝线在绣娘手中翻飞,一幅幅精美的绣品栩栩如生;
紫恒想着姐姐对苏绣肯定很有兴趣,便买了十幅。
有卖檀香扇的,扇面上画着苏州的美景,散发着淡淡的檀香。紫玉想着这个可作为特产送给家人,也买了十几把。
紫恒和紫玉被一家小吃摊吸引,摊位上,老板正熟练地制作生煎包。
只见他将一个个小巧的包子放入锅中,淋上油,不一会儿,锅里就发出滋滋的响声,香气西溢。
老板掀开锅盖,撒上葱花和芝麻,金黄酥脆的生煎包让人垂涎三尺。
紫恒和紫玉迫不及待地买了几个,咬一口,汤汁西溢,肉馅鲜嫩,两人吃得满嘴留香,连连称赞。
他们还泛舟于小桥流水之上,小船缓缓前行,两岸的白墙黛瓦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船娘坐在船头,唱起悠扬的吴歌,歌声婉转悦耳,仿佛诉说着苏州的故事。
紫恒和紫玉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感受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