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箭双雕
"岳老还要安排什么?"宁公捷连忙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岳老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他缓缓道出自己的计划:设局让楚王毁了高义郡主清白,激怒护国公主对付楚王。
"郡主府护卫军已随众人返回玄州,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啊。"岳老的声音里带着阴冷的笑意。
他得意洋洋地继续说道:"以护国公主的性子,定会打断楚王的腿。君主断不会让个瘸子当储君。此事还牵扯不到太子府。护国公主也不会让妹妹嫁给楚王,董家更不会将女儿许配给他。一箭双雕啊!"
"不可!"冯世贤猛地站起,茶盏被他带倒,茶水洒了一桌。
他顾不得这些,向岳老深深一揖,"岳老且慢,太子能得护国公主相助,实属难得。若让她知道是太子府设计陷害高义郡主,定会与太子势不两立啊!"
岳老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他本想离间太子和秦望溪的关系,让自己成为太子最倚重的谋士。但被冯世贤这么一点破,他心里也有些忐忑,生怕此事传到太子耳中。
冯世贤见岳老沉默,又继续道:"岳老明察秋毫,最了解护国公主的性格。若她查出真相,转而支持楚王,对太子更为不利啊!"
宁公捷在一旁听着,面色阴晴不定。他看看岳老,又看看冯世贤,不知该如何是好。
房间里陷入一片死寂。
岳老看了冯世贤半晌,见他没再继续说下去,便带着死士离开。
堂内气氛才渐渐松弛下来。宁公捷轻叹一声:"冯先生,在太子府,还是要给岳老几分薄面。"
冯世贤望着岳老远去的背影,袖中的拳头攥得发白。烛光映照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憔悴。冲撞岳老不过是为了救下秦家四姑娘。
夜色渐深,太子府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冯世贤独坐书房。
宁公捷推门而入,见他仍未就寝,轻声道:"冯兄,夜深了。"
冯世贤抬头,月光下的面容带着几分苦涩:"公捷兄见笑了。只是想起一些往事,睡不着。"
"为秦家四姑娘的事?"宁公捷在他对面坐下。
冯世贤沉默片刻,才道:"不止是她。"他望向窗外的月色,"有时候我在想,若当年肯低头,是否能救下全家?"
宁公捷叹息一声:"冯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现在的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了。"
"是啊。"冯世贤苦笑,"不是了。"
廊下脚步声渐近,一个小厮匆匆而来:"冯先生,太子召见。"
冯世贤整理衣冠,深吸一口气。宁公捷拍了拍他的肩:"去吧,记住今日所为,皆是无奈之举。"
太子府的六名死士分作两批,悄然离开府邸。
三人往董府方向而去,另外三人则朝着梨长华外祖父的宅院奔去。
夜深人静,董府内却依然灯火通明。
楚王的突然造访让整个府邸陷入一种诡异的紧张氛围。董明正站在大堂中央,他的目光落在楚王身上。
"董大人......"楚王话未说完,突然跪倒在地,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脆弱。
这突如其来的一跪把董明正吓得不轻,他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连忙跟着跪下。
"殿下万万使不得!"董明正额头抵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请殿下快快起来!"
楚王却像是没听见似的,他跪在那里,肩膀微微颤抖:"我是真心爱慕莹珠的!没有她,我活不下去......"声音里满是痛苦与绝望。
董明正听着楚王声泪俱下的倾诉,心中五味杂陈。
堂内的烛火被夜风吹得摇曳不定,董明正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今日君主召见微臣时,明明说过只要殿下遣媒人上门便可。不知殿下为何又来说这些......"
楚王的眼圈泛红,眼底都是无助。
"殿下请起。"董明正上前搀扶,"时辰不早了,殿下先回府歇息。"
"父皇不同意......"楚王终于道出实情,声音哽咽。
董明正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脸色变得更加苍秦:"微臣只是个小小鸿胪寺卿,哪敢忤逆圣意......"
"我愿立誓此生只娶莹珠一人!"楚王急切地说。
董明正叹了口气,语气愈发为难:"殿下......还是请殿下先去说服君主吧。"
送走楚王后,陈氏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她的眼眶红红的,显然已经听了许久。
"夫君,眼下之计,只有赶紧为莹珠定下亲事才是。"陈氏声音里带着焦虑。
"不行。"董明正摇头,眉头紧锁,"若楚王将莹珠赠送贴身饰物的事传出去,不但陈家不会要她,还会质疑我们董家的教养。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
"这可如何是好......"陈氏瘫坐在椅子上,掩面抽泣。
与此同时,护国公主府中。
秦望溪独立庭院,暗卫传来消息,太子府先前派去传播消息的人已被廖宁处理掉,但那六名死士分别前往董府和梨长华外祖家。
庭院深处的影壁上,一个黑影无声无息地闪过。
"查到了什么?"秦望溪问道。
廖宁递上一份密函。
秦望溪展开密函,仔细阅读起来。
"太子这是想一箭双雕。"秦望溪冷笑一声,"既要挑拨楚王与董家的关系,又要让人觉得董家与楚王暗中勾结。"
廖宁低声问道:"公主,我们要不要......"
"不必。"秦望溪打断他的话,"太子此举太过明显,未必能得逞。倒是要派人去提醒一下董大人,让他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