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两封信
秦望溪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收敛笑意,指尖轻轻叩击着案几,"我从云京回来的路上,听闻附近几个县都有孩子失踪的事。"
秦望宁神色一凛,眉头紧皱:"确有此事。那些山上的匪徒越发猖狂,不仅打家劫舍,还掳掠孩童。已有百姓亲眼目睹他们作恶。"
"再给我半个月时间,"他握紧拳头,指节泛白,"我定要让这些畜生付出代价。这些日子我已派人暗中探查,大致摸清了他们的据点。"
屋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一声声敲击着夜色。
"圣上这次赏赐不少,"她转身看向冯景惟,"你去库房清点一下,所有赏赐全部用作练兵剿匪之用。"
冯景惟听得心头一热,立刻领命而去。
待冯景惟退下,殿内一时静谧。秦望溪这才问起秦望宁家中之事:"听说令堂回娘家了?"
秦望宁面露愧色,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袖:"是...母亲一时糊涂,竟派人打探阿姐行踪。父亲震怒,要休妻,她便...便自己回娘家去了。"
"族长之妻的体面还是要给的,"秦望溪轻叹,"你专心练兵就是。家中之事,自有人处置。"
几日后,映月院灯火通明。
秦锦霞派出的暗卫带来的消息让秦望溪的心沉了下去。她站在书房的窗前,手中的密信在月光下泛着冷意。
"十个孩子,五男五女,全部被送入了楚王府。"暗卫低声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忍,"那些孩子...有的还不到八岁。"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秦望溪微微眯起眼睛。
“楚王府的管事还特意交代,下一批要十岁以下的童男童女,而且数量要翻倍。”
"继续说。"
"属下打探到,这些孩子被关在楚王府西南角的偏院里。院子四周布满了暗哨,就连送饭的下人都要经过三道盘查。"暗卫顿了顿,"最奇怪的是,每天都有大量的药材被送进去。"
秦望溪的指节微微发白。朝廷的暗卫日夜守护着楚王府,这种事情不可能瞒得过君主的耳目。除非...
"炼丹..."她喃喃自语,眼底闪过一丝阴霾。
"主子,"暗卫突然压低声音,"还有一件事。王家的人最近频繁出入城郊的几个村子,似乎在打探什么。"
秦望溪转过身,烛光在她脸上投下阴影:"查清楚了吗?"
"他们在打听有没有年幼的孤儿,或是家境贫寒的孩子。"暗卫握紧拳头,"已经有几户人家收到了银钱。"
"银霜。"秦望溪突然唤道。
"奴婢在。"
"孙管事可在府上?"
"回郡主,孙管事今日未出府。"
"他回来,让他和范管事到前厅等我。"秦望溪已经拿起了笔,开始给秦锦霞写信。
她在信中详细描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叮嘱秦锦霞继续派人盯着王家。
随后,她又执笔给太子写了一封密信。措辞严厉,直指楚王私下炼制丹药,更是用童男童女为药引。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若是被揭发,必让楚王万劫不复。
太子定然为楚王即将迎娶梨长华一事烦心。梨长华是闲王的掌上明珠,这桩婚事若成,楚王就等于多了一个手握重兵的强援。秦望溪相信,只要收到这封信,太子必然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即便太子的谋士猜到楚王是在为君主炼丹,在得罪君主和阻止闲王助力楚王之间,聪明如太子也定会选择后者。毕竟,西陲的秦家卫虽已倾向太子,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月色渐浓,孙管事和范管事很快就到了前厅。
"孙管事,这两封信要立刻送往云京。"秦望溪将信件交给孙管事, "一封给锦绣,一封是太子亲启,务必日夜兼程。若有阻拦,就说是为秦家卫筹措军饷的要事。"
待孙管事领命而去,秦望溪又转向范管事:"你去一趟太守府,告诉冯景惟,明日我要去演武场巡视,顺便了解一下最近丢失孩童的具体情况。"
范管事,恭声应下。
秦望溪站起身,"夏杏去准备铜砂袋,今晚我要练枪。"
夏杏听了顿时急了:"公主,您已经两天没好好休息了。四姑娘早就困得让人背回去了,您也该..."
"去准备。"秦望溪打断了夏杏的话,眼神坚定,"事态紧急,我不能有一刻松懈。"
夜深露重,演武场上只有一道身影在月光下挥洒自如。秦望溪手持长枪,招式凌厉。
银霜和夏杏站在一旁,看着主子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面露忧色却不敢劝阻。直到范管事从太守府回来,秦望溪才停下动作。
"太守说,算上今日新报的七个,辖区内已经丢失了二十一个孩子,其中十六个是被匪徒劫走的。"范管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最小的才六岁..."
秦望溪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让冯景惟明日调集人手,仔细搜查城中每一个可疑之处。另外,派人去查查最近进城的陌生人,尤其是那些在城郊活动的。"
"还有,"她顿了顿,"告诉各个巡逻队,加强夜间巡查,重点关注有孩童的人家。若发现可疑人物,立即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