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的茶亭街飘着淡淡药香,程墨白蹲在回春堂后巷翻检药渣。昨夜帮会混战留下的血渍还未干透,此刻却被某种青灰色粉末覆盖。他捻起一撮粉末对着晨光,忽见其中混杂着极细的金丝,显微镜下竟是微型簧片与齿轮的组合体。
"程先生要抓补药?"穿香云纱的妇人倚着门框轻笑,腕间翡翠镯子随动作滑落,露出内侧刻着的菊纹。她是新来的坐堂医师周雁回,据说是南洋归国的华侨,半月前盘下这间百年老铺。
林清和从药柜暗格抽出一沓处方笺,犀角刀刮开桑皮纸表层,显影液下浮出用黄连素写的密电:"他们在用西物汤药材配比传递摩尔斯电码——当归三钱对应长波,熟地五钱是短频信号。"
后堂突然传来捣药声。程墨白掀开紫铜药臼,发现杵头镶着磁石,吸附起的铁屑在晨光中拼出三都澳锚地坐标。正要细看,周雁回忽然打翻艾灸盒,燃着的艾绒触到铁屑瞬间爆出蓝火,灰烬里现出用鱼胶黏合的潜艇螺旋桨设计图。
"当心走火。"周雁回指尖拂过程墨白袖口,牡丹盘扣不知何时少了一粒。她转身时旗袍开衩处闪过金属冷光,林清和看得真切——那腿环分明是微型发报机的天线。
---
台江码头鱼市,杜维民探长在查验走私船时发现蹊跷。本该装满带鱼的木箱里,塞满浸泡福尔马林的章鱼触手。法医用镊子拨开吸盘,每个肉齿间都嵌着石英片,超声波检测显示内部刻着旅顺港潮汐表。
"这是最新型的生物记忆材料。"林清和将触手置于液氮中,"章鱼神经元遇到特定频率声波,会控制肌肉收缩拼出立体地形图。"她突然扯断半截触须,断裂处喷出的墨汁在甲板蚀刻出吴淞口防波堤结构,墨香里混着TNT特有的苦杏仁味。
鱼贩老陈哆嗦着指向泊位:"那艘闽侯来的渔轮,说是有东洋商社订的活鲎..."话音未落,船舱传来爆裂声。众人冲进去时,满舱鲎虫正在互相吞噬,幸存者甲壳上浮现出用血淋巴绘制的马尾船厂轮机舱平面图。
---
仓前山天主堂地下室,彩绘玻璃滤下的血光中,程墨白用银针挑开《圣经》烫金封面。羊皮纸衬页遇热卷曲,露出夹层里的钨钢薄片——蚀刻其上的不是经文,而是德国最新研制的声导鱼雷参数。
"神父上周刚主持过日侨婚礼。"林清和擦拭着管风琴音管,忽然拧下某个簧片,"看这个调音栓,螺纹间距对应摩尔斯电码的节奏型。"她将簧片插入频谱仪,振动的谐波在示波器上勾勒出基隆港油库通风口坐标。
唱诗班少年战战兢兢递上乐谱,程墨白用紫外线灯照射五线谱,那些附点音符竟是微型穿孔——解码后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登陆预案。少年忽然抽搐倒地,解剖发现胃里藏着用糯米纸包裹的水银胶囊,肠壁被蚀刻出高雄要塞布防图。
---
三坊七巷的深宅内,程墨白叩响黄铜门环。开门的老仆眼球浑浊,递茶时袖口露出腕部注射痕迹。林清和突然打翻茶盏,泼出的水渍在青砖上蚀出等高线——竟与昨日在鱼市发现的防波堤图纸完全吻合。
"我家老爷在裱画。"老仆引他们穿过回廊,程墨白注意到廊柱上的木雕貔貅眼珠会随脚步声转动。画室里,裱画匠正将宣纸覆上《清明上河图》摹本,刷子扫过处,虹桥下的船工突然在紫外线下变成持枪士兵。
"用的是磷光性蛤粉。"林清和刮取颜料,"遇体温会逐渐显影,三天后自动消褪——最适合传递短期作战指令。"画案下的藤箱突然弹开,数十卷裱好的山水画腾空飞旋,每幅题跋处都嵌着微型磁铁,拼合后竟是旅顺口布雷方案。
裱画匠突然口吐白沫,解剖发现舌下藏着氰化亚金钾。程墨白翻开他随身携带的《芥子园画谱》,夹页间滑落的不是画稿,而是用蝇头小楷写的福州名流暗杀名单,首行赫然写着林清和父亲——船政学堂总教习林鹤年的名字。
---
闽江夜航的渡轮上,程墨白与周雁回"偶遇"。她斜倚栏杆,将阿胶枣抛入江中,枣核击碎月影的刹那,江底突然浮起成片荧光。
"这是沈墨斋改良过的夜光藻。"她指尖掠过鬓边珠花,"当年他在罗星塔试验生物通讯,可惜..."话音未落,对岸亮起三短三长的灯光信号,藻群立刻聚合成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剖面图。
程墨白扣住她手腕,翡翠镯应声碎裂,露出内嵌的真空管。周雁回轻笑抽手:"德国蔡司厂去年刚量产的新型电子管,装在这明朝古玉里——你说沈先生若在世,会不会赞叹这中西合璧的手法?"
---
立冬前夜,林清和在船政学堂档案室发现父亲遗物。褪色的海军制服内袋里,藏着半张被盐酸腐蚀的照片——年轻时的林鹤年与沈墨斋并肩立于船坞,背景里未完工的军舰舷窗排列方式,竟与近日查获的密码本上的矩阵完全一致。
"原来父亲早知道沈先生的布局。"她将照片浸入显影液,残损处逐渐浮现用血写的经纬度。程墨白对照海图,坐标正指向马江海战沉舰"扬武号"的位置。
窗外掠过夜枭振翅声,两人奔向船坞旧址时,月光正照在生锈的锚链上。林清和用乙炔灯烘烤铁锈,剥落处现出用阳刻法雕琢的摩尔斯电码,破译后竟是沈墨斋绝笔:
"甲午中秋,见倭人测绘船出入闽江。余假修船之名,在'琛航号'龙骨暗舱藏《海疆漆典》全本,漆灰掺磁粉,遇雷暴可显影..."
惊雷乍起,暴雨倾盆而下。程墨白望向电闪雷鸣中的江面,某艘标着"文物打捞"的日籍拖轮正在沉舰区抛锚,浪涛间翻涌的泡沫泛着与夜光藻相同的幽绿,而周雁回的身影正立在船头,手中怀表链子反射的冷光,恰与西十年前老照片里沈墨斋的怀表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