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短暂平静后的“暗礁”浮现
品鉴会大获成功后,餐饮集团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仿佛一艘冲破暴风雨的航船,暂时驶入了平静的港湾。中华美食在国际连锁酒店的声誉大幅提升,顾客络绎不绝,好评如潮。“这中华美食真是一绝,没想到能在酒店里品尝到如此精致又地道的佳肴。”“餐厅的氛围也太棒了,中式元素与酒店的高端格调完美融合,用餐体验超棒!”这些赞誉让集团上下士气大振。
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下,暗礁正悄然浮现。随着中华美食在酒店的热销,一些供应商嗅到了商机,开始打起了歪主意。原本签订的食材供应合同,他们却以各种理由想要提高价格。“赵总啊,最近食材成本大幅上涨,我们也没办法,这价格得往上调调,不然我们实在没法做了。”电话那头的供应商一副无奈的口吻。赵登宇皱起眉头,严肃地回应:“合同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怎么能说变就变?你们这样做不符合商业道德。”但供应商却不以为然,坚持要求加价,否则就减少供应量。
与此同时,餐饮集团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随着业务的扩张,工作压力增大,团队之间的沟通变得不那么顺畅。苏秦剑的厨师团队和负责餐厅运营的团队就因为菜品出餐时间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厨师们抱怨运营团队安排的订单太多,导致他们手忙脚乱,难以保证菜品质量;运营团队则觉得厨师们动作太慢,影响顾客体验。“你们能不能快点出餐啊?顾客都等急了!”运营团队成员焦急地催促。“催什么催!质量才是关键,不然做出来的菜能吃吗?”厨师们也毫不示弱地回怼。
安晴晴在负责餐厅装饰更新的工作中,也遇到了难题。她想要采购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装饰品,可找了多家供应商,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要么是质量不过关,要么是价格高得离谱。“这些装饰品要么做工粗糙,要么贵得像抢钱,这可怎么搞?”安晴晴烦恼地抓了抓头发。
刘依然在收集顾客反馈时,发现了一个新问题。虽然大部分顾客对菜品和环境都很满意,但有部分外国顾客表示,对中华美食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希望餐厅能提供更多相关介绍。“这道菜味道很好,但我不知道它背后有什么故事,感觉少了点什么。”一位外国顾客在反馈中写道。
夏风玲在与国际美食界交流合作时,也遭遇了一些阻碍。一些国外的美食组织对中华美食的烹饪方式和食材使用存在误解,认为不够“科学”和“健康”。“你们中华美食多用油炸、爆炒的方式,食材也过于复杂,不符合我们对健康饮食的理念。”面对这样的质疑,夏风玲耐心解释:“中华美食有着丰富的烹饪技巧,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营养考量,而且食材的搭配也是经过千年传承和实践验证的。”但对方似乎并不买账。
赵登宇意识到,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琐碎,但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影响餐饮集团与酒店合作的长远发展。他再次召集众人开会,神情严肃地说:“大家都说说,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们不能让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苏秦剑挠挠头,率先发言:“关于供应商提价的问题,咱们不能惯着他们,得另外寻找可靠的供应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刘依然点点头:“没错,同时对于内部团队的矛盾,我们应该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开协调会,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解决。”
安晴晴接着说:“装饰品的事,我再扩大寻找范围,实在不行就找设计师定制,一定要保证品质和特色。”夏风玲也表示:“针对国外美食组织的误解,我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邀请他们来实地体验中华美食的制作过程,让他们亲眼看到中华美食的科学性和健康性。”
餐饮集团能否顺利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继续在国际连锁酒店的平台上推广中华美食呢?他们在寻找新供应商、改善内部沟通、解决装饰难题以及消除国际误解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切充满变数,而他们己经再次踏上解决问题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