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运输队遭袭的消息,恰似一颗炮弹在日军指挥部轰然炸响。山本一郎暴跳如雷,五官因愤怒而扭曲,额头上青筋好似一条条青色的蚯蚓,突突首跳。他猛地挥臂,将案几上的文件、茶杯一股脑扫落在地,声嘶力竭地吼道:“八嘎!一定要将这些土八路碎尸万段!”随即,他通过电台,向周边据点下达了紧急调兵的指令。
短短数小时,一支千余人的围剿部队迅速集结。部队配备了最新式的九二式重机枪、三八式步枪,甚至还有数门迫击炮。士兵们身着笔挺的军装,在山本一郎的带领下,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朝着游击队驻地汹涌扑来,妄图以绝对的力量,将游击队彻底碾碎,挽回日军所谓的“荣誉”。
与此同时,李振华在情报人员的飞速汇报下,第一时间得知了日军的行动。他伫立在作战室中,墙上挂着一幅用鲜血和汗水绘制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日军的布防和游击队的活动轨迹。李振华的目光如炬,冷静而深邃,大脑在紧张地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游击队在兵力和装备上与日军相差悬殊,正面交锋无疑是以卵击石。但经过这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和多次实战的磨砺,队员们不仅战斗素养大幅提升,更对这片土地的每一处山梁、每一条沟壑了如指掌,这便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关键。
李振华立刻召集骨干队员,召开紧急作战会议。狭小的房间里,十几名队员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李振华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沉声道:“同志们,小鬼子这次倾巢而出,来势汹汹,但咱们绝不畏惧!我们要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他们打一场漂亮的游击战!”
李振华拿起一根树枝,指着地图上的山区,继续说道:“这片山区峰峦叠嶂、林深叶茂,地形复杂,是我们开展游击作战的绝佳战场。咱们将队伍分成多个行动小组,分散游击。一组负责佯装溃败,引诱日军深入山区,将他们引入我们预设的包围圈。其他小组则在沿途的险要之处设伏,瞅准时机,对日军进行突袭,逐步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挫败他们的嚣张气焰!”
队员们听后,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对胜利的渴望。会议一结束,他们便迅速按照计划行动起来。负责引诱日军的小组故意在日军行军路上丢弃破旧的衣物、损坏的枪支,还时不时传出几声慌乱的枪响,营造出游击队仓皇逃窜的假象。日军指挥官山本一郎果然中计,他狂妄地大笑道:“这些土八路,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不堪一击!”随即下令部队全速追击,一头扎进了山区。
当日军踏入山区后,游击队的各个小组宛如隐匿在黑暗中的猎豹,开始轮番出击。他们巧妙利用山林的掩护,从不同方向对日军发动袭击。东边的草丛中突然枪声大作,吸引了日军的火力。就在日军朝着枪声方向疯狂扫射时,西边的山坳里又突然扔出几颗手榴弹,爆炸声震得树叶簌簌落下,炸得日军鬼哭狼嚎。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指挥官山本一郎气得七窍生烟,挥舞着指挥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试图组织反击。然而,游击队行动如闪电,打完就迅速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让日军根本无从应对。
在游击队持续的袭扰下,日军的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士兵们身心俱疲,士气一落千丈。他们开始草木皆兵,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生怕遭到游击队的袭击。一天下来,日军不仅没有找到游击队的主力,反而伤亡惨重。
夜幕降临,疲惫不堪的日军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山谷里扎营休息。他们在营地周围设置了多层岗哨,还拉起了带电的铁丝网,妄图阻止游击队的偷袭。李振华得知消息后,决定趁夜发动突袭。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李振华带领一支由二十名精英队员组成的小队,如同夜猫子一般,悄无声息地摸进了日军营地。队员们猫着腰,利用夜色的掩护,巧妙避开了日军的岗哨,如鬼魅般逼近日军营帐。随着李振华一声低沉而有力的“行动”,队员们如猛虎般冲入日军营地,与日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日军在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营地内瞬间一片混乱,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游击队队员们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顽强的斗志,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李振华手持一把锋利的匕首,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日军纷纷倒地。他瞅准一名日军军官,一个箭步冲上去,手起刀落,结果了对方的性命。队员们看到队长如此勇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游击队成功地对日军营地进行了破坏,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后,迅速撤离。第二天,日军指挥官山本一郎看着一片狼藉的营地,又气又恼。他望着周围茂密的山林,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放弃围剿,灰溜溜地撤回了据点。
这次成功应对围剿,让游击队的威名如野火般迅速传播开来。周边的百姓纷纷对游击队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游击队的英勇事迹所感染,主动加入游击队。李振华也意识到,要想长期与日军对抗,必须建立一个更加稳固的根据地,为抗日斗争提供坚实的保障。于是,他开始谋划根据地的建设,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队员们西处勘察地形,寻找合适的根据地选址。同时,他还组织队员们加强训练,提高战斗技能,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