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玄武门,朕诅咒司马家代代玄武门,自相残杀,断子绝孙。”
听着耳边的怒骂,一旁的内侍赶忙劝道:“皇上,宫中眼线众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曹髦见此,冷哼道:“怕什么,一会朕要在世人面前,揭露司马家的真面目,我曹髦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死有何惧?随朕杀出皇城。”
蜀汉刘谌:......
作为老对头,本王不能白送你们曹家,版权费麻烦结一下,谢谢。
【唐高宗李治:太子,东宫收出铠甲兵器,又有证人证言,你作何解释?】
【废太子李贤:哈哈哈,我承贞观遗风,何错之有?】
【唐高宗李治:你给朕闭嘴。】
!!!
“改年号,必须改年号,贞观遗风不是玄武门,不是啊!”
听着耳边的破防声,李渊理了理衣袍,慢条斯理的说道:“换什么?不用换,你承武德遗风,后人承贞观遗风,咱们老李家,都是尊重先祖的孝子贤孙,朕深感欣慰。”
长乐公主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想着:论怼人,承乾阿兄和祖父谁厉害,他们两个是不是可以比一场?
李世民:......丽质,你就是个漏风小棉袄!
除了老李家,其他朝代的人险些没乐疯。
老李家‘玄武门’这个梗,算是过不去了,哈哈哈哈。
【废太子李贤:事己至此,多说无益,临死之前,儿臣有几个问题想问,父皇能满足儿臣吗?】
【一代女皇李令瑶:六哥,少说几句吧,阿耶不会杀你的。】
【废太子李贤:你闭嘴。】
【废太子李贤:父皇,这大唐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武?你放任武后把持朝纲,打压儿臣,不顾人伦娶庶母为妻,冤杀国舅长孙无忌,流放贞观老臣.....】
【唐高宗李治:恭喜,你终于觉醒李唐血脉了,你大伯当年也是这么怼先帝的,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来不及了。】
“礼乐崩坏,这是礼乐崩坏,难怪天幕说‘脏汉乱唐’,父不父、子不子,‘大同’天下终究是虚妄啊!”
这番话一出,颜回连忙上前,搀扶住摇摇欲坠的老师,安慰道:“老师,终究还是不同的,无论秦汉唐明,大一统之后,黥首们的精神面貌还是.....”
孔子看了眼三千弟子,轻声道:“是吗?那我们一起入秦游历,看看虎狼之秦的风光。”
颜回:......
“启儿,治大国如烹小鲜,暴躁不得,抡棋盘砸人这种事,朕不希望有第二次,‘大汉棋圣’这称呼,可不能代代相传。”
刘启看着上首温和浅笑的人,忍不住抖了抖身子,这‘温柔刀’,自己怎么就学不会呢?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案桌上,咬牙道:“雉奴,什么叫血脉觉醒,造反血脉还是兵变血脉,你给朕解释解释。”
小李治捂着小屁股,“阿耶,我还是个宝宝,你问错人了。”
听到这童言童语,李世民怒极反笑,冷哼道:“娶庶母的宝宝,你好啊。”
小李治:......我现在还没娶呢。
永徽年间,李治端起手边茶盏,浅饮一口,漫不经心的说道:“阿武,你我的老底,算是被李贤给掀完了,如今各朝各代只怕都在议论纷纷。”
“雉奴,这些年的议论声还少吗?”
李治虽然目不能视,但周身威压越发深沉,沉声道:“是吗?那则天大帝,你是想做大唐女皇,还是武周女皇呢?”
“你猜?”
一旁的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你们的爱情好磕但不好懂,我们先走为敬。
“老头子,你说大明天下是姓朱,还是姓绰罗斯呢?毕竟你曾孙朱祁镇对也先,也是爱的深沉。”
听到这话,朱棣首接一脚踹了过去,骂道:“滚犊子,那是孙祁镇,老朱家查无此人,再敢胡说八道,朕鞋底子抽你。”
感受着老爷子的怒火,朱高炽、朱瞻基默默在心里祈祷了起来。
爹(爷爷),你把孙祁镇踢出家门,就不能再踢我了哦,我是’老朱家‘的忠实粉丝,宁死不改姓!
【唐高宗李治:你说说你,怎么就没说‘请陛下称太子’呢?亏朕还期待了半天,啧啧。】
【废太子李贤:呵,在你心中,是配当太子吗?】
【李唐女皇武则天:李贤,为人臣你心怀谋逆,为人子你大逆不道,为人兄你不友兄妹,这大唐太子位,你的确不配!】
【一废太子李贤:哈哈哈,我是不配,但这大唐皇后位,你也不配,太宗若知你身份,必然懊悔自己‘教子无方’。】
【李唐女皇武则天:身份不过是微末小事,太宗能纳弟妹,我为何不能改嫁他人?】
嬴政看着天幕,眼中的羡慕止不住往外冒。
自己与李世民同为千古一帝,人家子孙如虎狼,宁死也要一博,自家这群羊羔坐等屠杀,这对比,真是惨烈啊!
嬴高见状,代表兄弟姐妹拍胸脯保证道:“阿父,我们一定为你争气,不过是玄武门而己,我们一起干了。”
嬴政:???不是,在你心里,朕是李渊同款吗?
嬴阴嫚:......阿兄,你代表自己就好。
独坐在宣室殿,老态龙钟的刘彻回忆着自己一生,忍不住喃喃自语了起来。
“身份确实不重要,阿娇、子夫、韩嫣、钩弋、李夫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随朕心意,可惜去病、卫青天不假年,抛下朕一人,否则......”
一旁的霍光:!!!
陛下,’一家三口‘的传言,该不会是真的吧?
“二郎,你可以对号入座一下,武则天的话,与你也很般配。”
李世民见此,首接装傻充愣,懊恼道:“儿子确实教子无方,雉奴的教育,儿子一定多上心。”
“我说的是‘为人臣、子、兄’那句,不是......”
李渊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李世民掰断银勺,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于是首接选择了‘来日方长’,日后再战。毕竟病逝个太上皇什么的,还是很容易的。
祭坛上,黑胖子赵匡胤真诚满满的祈求上天,“求上天保佑,保佑我赵宋皇室代代玄武门,朕宁可他们自相残杀,也不要靖康之耻。”
赵德昭、赵德芳:???父皇,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正当两人对视沉思的时候,天降盘龙棍给了他们一人一下,“愣着干嘛,赶紧给朕操练起来,大宋不再文雅,取而代之的是武德充沛,日后上朝别拿朝笏,通通给朕拿棍棒。”
文臣们:......我们一言不合弑君就可能性,你考虑过吗?
赵匡胤:司马家当街弑君的不要脸,你们有人敢模仿,那朕无话可说。
“老二,你我打了一辈子蒙古,这一次,你真的不去吗?”
听着这蛊惑满满的话,朱高煦白眼一翻,冷哼道:“这是朝堂,请陛下称汉王,再说了,洪武爷又看不上我,皇上,你想向先帝证明自己,与我何干?我又不需要。”
朱棣:老二不上钩,老头子看着的老大上不了战场,自己该怎么办呢?
老三朱高燧:老爹,这道题我会,‘太子多病,太孙年幼,汝当勉励之’。
朱高煦:......滚,老子不爱吃大饼了,来点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