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邻和白健生要的就是蔡瑞这个态度,否则以桂军的实力,在安国军到来的时候必定是对手。
他们可不能指望常志清,毕竟二人原来就一心想推督军府,因为中原大战战败后才迫于形势归入其管辖。
哪怕是现在,只要有可能,还是想弄死对方。
所以,等到安国军来的时候,常志清巴不得削弱他们的实力,到时候再接管整个桂军。
这时候必须要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刚刚崛起的这个蔡瑞年少气盛,非常容易被忽悠,自然是最佳的人选。
但是李德邻还是不放心,继续试探:“蔡少帅果然豪情万丈啊,但是安国军可是厉害的!”
“听说他们有专门的坦克部队还有空军,海军。如此强大的军力,炎国无人能敌啊。”
“就是,至少我们桂军就比不上。”白健生叹息:“人比
人气死人,货比货就得扔,我的部队虽然还行,但武器装备跟安国军真的没法比啊。”
蔡瑞突然微微一笑:“他张汉初有的,我滇军也有,我现在有一支坦克部队,空军也组建起来来,如果我要是靠近海,自然也有海军。”
“蔡少帅的部队如此强大吗?”李德邻故作惊讶。
蔡瑞自信的笑道:“没有强大的实力,我也不可能在群雄割据中有现在的成就,不瞒二位,就算张汉初不来找我,将来我也准备去找他!统一炎国,需要有能力的人为之,张家世代土匪,他还不配!”
李德邻假意道:“原来蔡少帅有如此大的志向,真是让我等佩服啊。如蒙不弃,我桂军愿意追随您左右。”
白健生立马领会意思,双手抱拳:“蔡少帅,我们也不希望那个北方蛮子进入中原。以土匪的性格,炎国必定会混乱。”
“如果您能站出来主持大局,我们愿意跟随您!”
蔡瑞显得很激动,对两人抱拳:“我对二位也是相当敬仰,如果能有二位的帮助,何愁大事不成!”
这次会面,双方都很愉快。
蔡瑞毕竟年少气盛,成名的太早,让他对人心的险恶失去了一点防范。
加上李杜二人的戏演的太好,蔡瑞不但没有丝毫怀疑,还颇为的赞赏他们,并且答应给桂军一些坦克和飞机。
三人就在酒桌上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不管将来谁有事,另一方都要第一时间支援。
等蔡瑞走了,李德邻得意的笑道:“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啊,能力是有,可惜了,终究成不了大器!”
白健生说道:“不过他手上有硬家伙,有了坦克和飞机,桂军必定会更加强大。到时候,张汉初若是敢来,定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
李德邻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我们还是加紧练军,如今局势风云变幻,明日天下不知谁来掌权,必须早作准备,以免被时局给淘汰啊。”
就在各方势力都有所动作的时候,炎国发生了惊天的巨变。
帝国军最精锐的74军在夜里突然向鄂省进攻,武城政府的部队一触即溃。
另外,汤克勤率领两个军的兵力进入湘省,逼的何健无法动弹。
毕竟他面对的是两个全米式武装的帝国军,凭借这些穿着草鞋拿着汉阳造的杂牌部队,怎么敢开战。
同时,胡寿山率领三个军进入赣省,直接包围了南城,逼得守军全部放下武器,并且挂起了督军府的旗帜。
几天之内,武城政府控制的三个省全部完蛋。
何健通电,国家只有督军府一个领导机构,汪季新是不合法的,必须下野。
赣省督军李烈钧通电,拥护国家统一,凡是分裂国家者天下共击之,然后他前往应天任职,整个部队都交给了胡寿山来接管。
鄂省境内,在74军以及随后赶来的顾墨三部队的威压下,曾经宣誓效忠汪季新的部队,此时纷纷倒戈。
汪季新实在没办法,在没有兵权的情况下只能俯首称臣,否则他就会被软禁一生。
下野之后,在俞良桢的监督下,汪季新带着夫人坐上飞机,准备去沪城坐船流亡国外。
这个时代,这是通电下野的人最通常状态,也算是在位者给他们的最后一点尊严。
不过如果是张汉初在,就一定不会放汪季新走。
这个民族的败类,虽然他早期对国家做了贡献,但也掩饰不住他将来对这个国家造成的重创。
可惜,张汉初不在,汪季新自由的离开了炎国。
常志清打败了政敌,一下子又让三个省彻底划归到督军府麾下,一瞬间志得意满。
“张汉初,你要是胆敢南下,我定让你有来无回!”
就在炎国的政局发生巨变时,欧陆和灯塔国也在发生大变化。
首先是欧陆,经过一轮政坛地震后,各国已经重新确立了领导班子。
这些政府刚刚成立,迅速的就将民众的视线转移到了东方。
前任是怎么下台的,现任的心里非常有数。
他们现在虽是成功上台了,但若是不能给前任留下的问题擦屁股,那么刚刚被打下去的前任就会拉着他们一起下台,而他们的下场只会更惨。
毕竟站的越高,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所以,约翰和高卢的政府立刻开始研究东北问题。
要研究,那安国军的历次战役,以及刚刚才震撼了世界的远东战役,自然是他们研究的主力方向。
约翰国作为传统的海上霸主,主要关注的还是海上的问题。
两次海战惨败,第一次是因为战术的问题,第二次完全就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轻视敌人的后果。
新上任的首相斯坦利立刻召集了海军最高会议,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海军的人认为主要是战舰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多几艘航母,那场海战就不会败的那么惨。”海军元帅急切的说道:“扶桑已经造出了三艘航母,灯塔国也有三艘,可我们现在连一艘都没有了。”
“诸位,我们才是世界海上霸主,怎么能没有航母呢。”
海军的人纷纷赞同,他们认为战列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是航母的天下。
尤其是最后一次海战,约翰军的大部分军舰都是被炎国的空军给炸沉的。
所以,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造航空母舰,而且要多造,这已经成了海军的口号。
但此时的约翰国财力有些捉襟见肘,已经不复当年海上霸主的雄风了。
斯坦利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答应先给海军制造三艘。
剩下的钱,他会尽可能在各个殖民地去想办法,保证在一年之内多造三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