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将至
程意绵在宫中走得越远,越发感到周围空气的压迫。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是她的致命漏洞,宫廷中的权谋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子、贵族和官员,都在暗中编织着自已的网,等待着她的任何一丝不慎。
然而,程意绵并没有被这些复杂的局势所压倒,反而激发了她更深层次的谋略和智慧。她的每一步都精准而狠辣,每一个目标都不会放过,仿佛她已经成为了这座宫廷的真正掌控者,能够一手操控背后的所有线索和势力。
**
几天后,程意绵再次见到了皇帝。这次的召见,似乎有些不太寻常,皇帝的眼中隐约带着几分探究的目光。程意绵不动声色地走进殿中,行礼之后,低头等待皇帝的指示。
“程爱卿,近为本宫解决了不少宫中隐患,朕心中甚是感激。”皇帝的声音低沉且有些冷冽,“但宫中风云变幻,如何稳固大局,恐怕不仅仅是处理冯家余党这般简单的事。”
程意绵一愣,心里顿时警觉起来。皇帝竟然突然提出这种话题,显然他在暗中布下了什么更深的棋局。程意绵心思百转,嘴角却微微上扬,沉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宫中风云莫测,若仅靠一时之力,恐怕难以稳住局势。更何况,宫外的动荡,恐怕也已悄然开始。”
“宫外的动荡?”皇帝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朕记得,你并非宫中之人,怎会知道这些事情?”
程意绵低头一笑,面色依旧平静,“臣妾在冷宫之时,常听闻一些宫外的风声。虽然未曾亲眼见证,但也知晓一些事情的端倪。比如,朝堂之上的几位大臣,似乎早已在背后勾结,谋划着一场新的政变。”
皇帝的神色愈加凝重,显然他并未想到程意绵能够知道这些隐秘的情报。“你所言的这些人,是谁?”
程意绵淡然开口,“其中有一位名叫杨正言的朝中重臣,原是你亲近之人。近日来,杨正言频频与外界联系,恐怕有了不小的谋划。他的动作太过明显,若不提前有所准备,恐怕会给朝堂带来不小的动荡。”
皇帝听罢,面色阴沉,冷声道:“杨正言?本宫一直以为他是忠臣,怎会有如此行为?”
程意绵轻声道:“陛下若有疑虑,尽可派人查探。杨正言一向喜好与朝外的商会和江湖势力接触,甚至在上个月,还曾私下接触过冯家的余党。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会成为大患。”
皇帝的目光渐渐变得锋利,他凝视着程意绵,低声道:“你说的不错,朕会派人调查杨正言的事情。若他真有不轨之心,本宫绝不会手软。”
程意绵微微点头,内心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的布局。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杨正言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皇帝的疑虑,撬开更深层的宫廷秘密,最终找到她的出路。
**
接下来的几日,程意绵开始密切观察宫中的动向,特别是杨正言的一举一动。她发现,杨正言似乎早有预谋,他不仅与一些商会的势力有着密切往来,还通过自已的关系网,在宫外物色了大量支持者。
与此同时,程意绵也开始调查起李杰和吴浩的背景。她知道,这两个人的背后,藏着更多复杂的利益纠葛,而这些纠葛的终极目标,必定与冯家的残余势力有关。
李杰的父亲是朝中权臣之一,控制着大量兵权,而吴浩则是礼部侍郎,掌管着与外交相关的事务。两人表面上是忠诚的臣子,但背后却与各大商会和外族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传言称他们曾与冯家联手,试图通过一场宫廷政变,推翻现有的皇权结构。
程意绵深知,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从皇帝的信任入手。她开始密切与皇帝保持联系,每一次见面时,都会用精妙的言辞将朝中的局势分析得条理清晰,让皇帝对她的依赖逐渐加深。
渐渐地,程意绵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越了许多老臣和亲王。她不仅在权谋上给予皇帝支持,更在感情上逐步渗透。她用自已的智慧和冷静,让皇帝对她产生了几乎无法割舍的依赖,而这种依赖,正是她未来逆袭的关键。
**
就在程意绵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进行时,宫中的风云却悄然变化。几位曾与冯家有染的大臣,开始在暗中联系,试图联合起来推翻程意绵的势力。而她的最大威胁,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沈楚翰。
沈楚翰一直是程意绵最为信任的盟友,他在她的计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是,最近程意绵却察觉到沈楚翰的行为开始变得有些异样。她发现,沈楚翰的眼神里,开始闪烁出一种莫名的光芒,那是对权力的渴望,是一种无法掩饰的欲望。
程意绵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已早已被卷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当中。宫中的每一条暗流,都不容小觑。她必须更加谨慎,警惕每一个人,包括沈楚翰。
**
当程意绵得知沈楚翰与外界的一些势力暗中接触时,她开始感到危机四伏。她原本以为沈楚翰是她唯一的依靠,却未曾想到,这个男人的心机和野心,比她想象的还要深沉。
程意绵决定,不能再任由沈楚翰在她的计划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她的冷静和果敢,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她已经不再只是想要在宫廷内生存下去,而是要完全掌控这座宫廷,掌控自已的命运。
她要让所有人知道,程意绵,才是这宫廷的真正主宰。
**
风暴,已经悄然来临。
第112章:谋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