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智斗

第620章:人员调整到位

加入书架
书名:
官场智斗
作者:
鲍尔日
本章字数:
5884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一下就进去西个人,这盘棋该怎么下?

周林进去了,这个人出不来了。乡里有句俗话,叫【不死都要脱层皮】,此人可以从开发区抹掉了。至于以后情况怎样,一时没有结果。

余光远进去了,也正在查他的经济问题。这个人,也可以在开发区抹掉。

接下来就是黎琴琴、鲁璞玉,至少这两位的科长不能当了。如果是配合查一查,她们很快就会放出来,现在,她们没有放出来的消息,至于结局如何,不甚乐观。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布兵摆将。

以前我找孟部长,大多是他老部下的身份去找,现在,他是我的首接上级,很多事要向他报告。次日上班,我先打电话给他,问他在不在办公室。

他说:”在啊。“

我说:“有几件事过来汇报一下。”

说罢,我又通知舒展,等会到组织部楼下来接我。

进了孟部长办公室,秘书送进一杯茶。把门带关。

我说:“您事情多,时间紧,我汇报两件事。”

他点点头。

“目前的领导分工,暂时不变。只有老余那一块后勤工作没人分管。”

孟部长说:“你上次不是说提朱加华当工会主席,让他分管吗?”

我说:“对。上次是闲谈,这次正式请示。”

“那就赶快行动吧。”

得到了他的许可,我提出第二个问题:

“黎琴琴、鲁璞玉进去了,就算出来,也不能再当科长了,这两个岗位要人替补。我的想法是招聘。财务室主任内部招聘。招商科科长向社会招聘。”

孟部长说:“财务室主任,内部招聘可以,但招商科科长,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谁?”

“招商局的一个副科长,叫宋英。她从事多年招商工作,年纪30出头,调过去就让她负责,以后再提为科长。高小亮对你这么好,你也要投桃报李啊。”

我笑道:“部长指教得对。”

孟部长说:“也是个大美人,你就不要步周林的后尘,不要什么主任与科长搞到一块去,那我就是个罪人,对不起舒老书记,也对不起小舒。”

我笑道:“部长时时敲敲我,您放心,郝晓东不是那样的人。”

孟部长说:“对年轻干部,我时时要敲这个警钟。不过也要告诉你。这个女子不是鲁璞玉。她是块真玉,人大张主任的儿媳。在某种程度上,张主任可以帮你一把,懂吗?”

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心想,孟部长真是深谋远的领导,进个人也考虑别人的背景,背景越强的人,对我,对单位都是一种帮助,便说:

“感谢部长对我和我们单位的关心。”

他说:“那你就把朱加华的方案报上来。批准后,迅速换届。”

离开孟部长办公室,下楼,上车,我对舒展说:“去单位。”

说完,我就打电话给马连成,说15分钟后,要他来我办公室。

我刚到办公室,马连成就进来了。

两下坐下,我说:“有几件工作,我们两人先商量一下。然后再开主任会议。”

他点点头,我把人事问题跟他一一商量。也把孟部长提的人选透了风。

他说:“我都同意。”

“那我们马上召开主任会议吧。”

十点,主任会议召开。我没有要朱加华参加,只让樊文华当记录员。

我说道:“就当前的工作与大家商讨一下。目前己经是11月份了。因为出了腐败案,牵涉到多个岗位。现在讨论一下岗位的补缺。

一是工会主席的问题,以前是余光远同志兼任,长期有名无实,现在更是无名无实。急须配齐这个岗位,开展正常的工会活动。现在请大家提提名。”

沉默。

沉默是很正常的。都干了这么多年的革命工作了,要谁来当这工会主席,你郝主任心中有数。还要我们提名干嘛?

所以,大家都不做声。

只有马连成的沉默是假的。

过了一会儿,他说:“大家都不发言,我提名朱加华吧。”

刘平均马上表态:“我同意。”

向有志是个书生,见排在他后面的人都表了态,便说:“我也同意。”

我喝了一口茶,说道:

“既然你们都同意,我就去向孟部长汇报。这是第一件事。下面讨论第二件事,就是财务室与招商科两位负责人的问题。

招商科呢,我准备到招商局去挖一个人过来。大家的意见如何?”

马连成说:“要是能挖一个人最好。人家专门招商的,挖过来就可以用。”

其他两人也表态同意。

我接着说:“财务室就不去挖人了,财务科长的岗位很重要。就是内部竞聘。财务科的五六个同志,加上本单位懂财务工作的都可以参与。

据我了解,我们单位有好几位,原来就是搞财务的,只是调进来改做其他工作,这些人都可以报名。

为什么要竞聘呢?就是不照顾任何关系。谁经得起考试和考核,谁就来当这个财务室主任,不管他以前是一般干部还是科级干部。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让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

这次,最先表态的竟然是刘平均。他说:“我同意。这样最公平。”

我知道,他在努力表现自己,积极向我靠拢。

马连成说:“我也同意,处级干部要市委定,但科级干部由我们定。我们是开发区,要有些与众不同的举措。我建议,以后这些科级干部,干脆搞一年一度竞聘,能者上,庸者下。”

我说:“马主任这个提议好。不激活这塘水,就是一塘死水。”

向有志说:“我也同意。”

我说:“我们都取得了共识,我向部长汇报之后,如果他同意,我们就马上实施,如果他有不同意见,我们再开会商讨。”

两天后,我再召集各位主任,开了一个短会,宣布孟部长同意我们的方案。然后说:

“那么,三件事同时铺开。

第一、向市委汇报工会主席预备人选。并向市总工会报告,准备换届选举。

第二、调入了宋英到招商科任副科长,排第一。

第三、财务室主任实行招聘制。

特别是实行招聘制,我们还专门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书面汇报。率先提出:

“能者上,庸者下,以工作实效加上群众打分相结合的形式,两年一考评,彻底打破中层干部职务终身化的规矩,塑造开发区新形象。”

这个报告送上去,谭书记很高兴,他说:“常委会专门讨论吧。”

过了半个月,有些事如意,有些事不如意。

第一,市委同意朱加华作为工会主席人选,并在11月下旬召开的工会换届选举中,成功当选为工会主席。

第二,彭珊竞聘为财务室主任。

第三,宋英调入,任招商科第一副科长。

只有全员竞聘科长这一条 ,在常委会上没有通过。因为开发区毕竟不是企业。很多常委提出,人家好不容易当上科长副科长。两年一换,人心不稳。

而且其他单位没搞,开发区单独搞,开发区的人觉得不平衡。甚至有的常委说——在开发区当个科长,总是当得不安心。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马连成找到我,感叹说:“做点事难啊。我也是向白石水泥厂学的。他们是搞一年一度的考核。不行就下。”

我笑道:“人家是瓷碗,一切以叶总说了算。我们是铁碗,我俩的力气太小了啊,铁碗是摔都摔不了。换个方式,三年内都没评过一次先进的,坚决不提拔。”

他说:“三年后呢?”

“三年后也一样。”

他笑道:“三年后,你还在这里当主任?”

我问:“不当主任,你安排我搞什么工作?”

他笑道:“你应该会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嘛。”

我说:“我们老家有个笑话。一个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干部,24岁那年,正好要个无党派人士当副乡长。他刚好符合条件,于是就当上了副乡长。

他扳着手指一数,参加工作三年当副乡长,三年一迁升,他算来算去,不到五十岁就能当上副国级。”

马连成说:“没有傻的人吧?”

我说:“怎么没有呢,你就是一个,算出我三年后就可以提一级。”

他哈哈大笑。

我说:“兄弟,我们埋头干事,当官的事儿,谁也算不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