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
冯婉儿的计划已经开始悄然布局。程天遥的改革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剧烈波动和反对派的阻力,他的政权根基并不牢固。冯婉儿深知,自已必须迅速行动,利用程天遥的弱点,以图反制。
几天后,冯婉儿再次召集了明珠,商讨接下来的步骤。她已经暗中联络了一些朝中的关键官员,尤其是那些对程天遥的改革持保留意见的官员。她需要这些人的支持,以便在关键时刻为自已出谋划策,甚至联合起来,逼迫程天遥陷入困境。
“明珠,马上去联系那些官员,让他们将一切反对程天遥改革的情绪传递到朝堂上来。”冯婉儿的眼神如刀锋般锐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程天遥如果觉得这场改革的道路已经平坦,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明珠点了点头,虽然知道冯婉儿的计划已经越发复杂,但她依然选择相信冯婉儿的判断:“冯妃放心,我这就去办。”
冯婉儿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远望。外面的宫廷繁华依旧,但她知道,这座深宫中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无数的阴谋和危险。程天遥以为自已已经稳固了自已的位置,但冯婉儿却早已在背后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着他不小心踏入陷阱。
与此同时,程天遥的内心并不如他表面上所展示的那般安宁。在冯婉儿的眼中,程天遥的野心和心机虽深,但他也并非没有脆弱的地方。近几日,程天遥的行为变得更加急切,似乎在准备应对某种突发的危机。冯婉儿深知,这是她的机会。
而赵玲妃,依旧在冯婉儿的安排下,紧跟程天遥的脚步。她暗中靠近程天遥,逐渐赢得了他的信任,并在与程天遥的交往中,发现了些许值得注意的细节。她从程天遥的贴身侍卫口中得知,程天遥近期频繁与一些边疆将领的使者秘密会面,且商讨的内容多涉及军事和资源调配。赵玲妃将这些情报一一传给冯婉儿,后者则开始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形成完整的情报网。
冯婉儿心中明了,程天遥的改革已经开始遭遇危机,他的野心则愈加膨胀。若他成功与外部势力联合,朝堂上的权力平衡将彻底打破,宫中的动荡将不可避免。而冯婉儿要做的,就是借助这个时机,反击程天遥,扭转局势。
宫中的气氛逐渐变得压抑,冯婉儿敏锐地察觉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程天遥的改革产生不满。那些在朝中长期处于低谷的官员、商会以及普通百姓,纷纷对改革提出质疑。冯婉儿并不急于表现自已,而是耐心等待时机,借势而起。
终于,机会来了。
程天遥在一次朝堂上的改革方案讨论会上,公开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地方军权,并声称将从边疆调动精锐部队,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这一提议引发了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应,尤其是那些曾经与冯婉儿有过密切合作的官员,开始联合起来,提出质疑。
“陛下,程大人此举是否过于冒进?若调动地方军权,恐怕会引起天下百姓的不安。”某位资深大臣站出来,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冯婉儿通过一扇窗悄然注视着这场讨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早已预料到,程天遥一定会因改革进展缓慢而焦虑,而他愈加急切地想要通过军力来稳固自已在朝中的地位,这无疑是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机会。
“陛下,若程大人真如他所言,调动军权以保改革,那我们不得不担心,程大人是否意图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已的权力。”另一位大臣语气锋利,直接挑明了程天遥的动机。
冯婉儿紧握着手中的书案,心中暗自得意。程天遥的策略过于明显,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暴露了他的野心。这一次,朝中的大臣们的质疑,让程天遥终于暴露了他真正的意图。冯婉儿深知,接下来,便是她出手的时刻。
“陛下,冯妃有一言。”冯婉儿从外面缓步走进,声音平静却充满威严。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她身上,冯婉儿微微一笑,步伐从容,走到朝堂之上。
“冯妃,请讲。”皇帝看向她,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期待。
冯婉儿低头行礼,之后缓缓起身:“陛下,程大人提议加强军权,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我认为此举不可取。若地方军权得到加强,恐怕会造成军权分散,削弱中央集权的稳定。更何况,程大人自提出改革以来,已经引起了不少反感与疑虑,若再如此急功近利,恐怕不仅改革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引发更大的民众骚乱。”
冯婉儿一席话,顿时让朝堂陷入了沉默。程天遥的脸色已经有些铁青,他显然没想到冯婉儿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公开挑战他。
冯婉儿看着程天遥,语气却依旧平和:“而且,陛下,冯妃以为,若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最关键的还是要稳住百姓的心。若百姓的信任得不到巩固,任何改革都会变成空谈。我们不应单纯依赖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应当从民生入手,真正解决百姓疾苦。”
朝堂上的大臣们顿时纷纷点头,显然冯婉儿的话让他们感到一丝宽慰。程天遥的提议再次遭遇重创,而冯婉儿的发言,则让他显得有些失势。
You said:
第66章:权谋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