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乱斗

第300 章 熙熙攘攘十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大乱斗
作者:
流浪的西北
本章字数:
4406
更新时间:
2025-06-25

找王宁远沟通贾政做了,至于商谈如何,只要王宁远不开口,还不是贾政的一家之言。

逢五的朝会,朝堂上又热闹起来。

边军出镇是雍庆帝和内阁、六部主官共同的决定,可在京官眼里立马成了陛下穷兵黩武的开端。

部分官员能不知内情嘛,他们知道。

可武力威压永远不会被传统的士人认可。

他们是反战的,千百年来用圣贤书都没彻底同化的游牧民族,他们却倔强的认为他们能成。

杀良冒功被他们指出,以后心向国朝的异族如何抉择成了未知之数。

他们总是仁慈的将王道放在目光所及的所有人身上。

最终目的却是彻底打消雍庆帝日益膨胀的征战之心。

无论是为了儿子,还是为了国朝利益,王宁远自然不同意撤军。

甚至还提出边军在当地筑城,能更好的威服漠南,监视漠北。

人,如今朝廷可不缺,有水源的草原整理成良田对汉人并不是难事。

各种理由,论点在朝堂上喷薄而出,总之就是没有结果。

王宁远的强硬不止在朝堂上,对待国子监、宗学、府学更是毫不手软。

对于私藏禁书的学子更是不留情面,不止革掉其功名,还将他们发往灾民营地服劳役。

仕林中抨击王宁远有辱斯文的浪潮声此起彼伏。

当然都是顺天府以外的仕林,高压下顺天府内的大儒成了禁声虫。

开坛讲学需要到顺天府报备算是拿住了他们的命脉。

对于礼部的示好,王宁远全当毫不知情,拿到手里的权力还还回去。

学阀既然不能消除,那就分裂他们,为了升官发财,自然有人会改换门庭。

京城的变化是可喜的,可朝堂上依然吵闹异常。

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现象己经越发凸显。

边军接到回程使节的折子己经送进京城,边军的命运同样己经到了揭晓的时刻。

秋收在即,朝廷有了新粮保底,粮食压力骤减。

边军就地建城和东行巡边都出乎了百官的意料。

雍庆帝的种种表现,处处透露着对北静王的容忍己经到了极点。

德哥儿还在回程的路途上,乌雅却己经不能在等。

辽东的气候和北地不同,若是在寒冬降临之前移民队伍还没有安身之所,他们将活不过这个寒冬。

乌雅跪在正堂听着夫人张穗唠叨的嘱咐着乌雅。

乌雅脸上挂着泪,不停的点着头。

“你的族人你更了解,仇恨该如何化解是你们男人的事。

小心行事,事不可为就退回来,王家到底也是你的家。”

乌雅听完三个响头磕在地上,跪首后对着馨姐儿挤出一个笑脸,这才转身出了正堂。

王宁远站在前院大缸前,不停的呼啦着缸里的水。

听到乌雅的脚步声,王宁远开口道。

“都准备好了?”

乌雅一拉衣摆在王宁远面前跪了下来。

“老爷,都己经准备妥当。

随行人中有皇城司和南镇府司的人。”

“小心行事,在我眼里你是自家人,在他们眼里未必。

正是因为你的出身,想有所作为自然不能同他人相比。

愿意守朝廷律法,愿意平安生活的那就编户齐民。

野性难驯的,就将他们赶到朵颜三卫的麾下,辽东以后不会有中间地带。

对朵颜部的挤压朝廷会不留余地。

北静王一系的动作你务必查清!

王家以后会不停的将力量往辽东倾斜,朵颜部退回江北,就是清理北静王也是你归家之时。”

这是信任,这份信任也让乌雅心里无比沉重。

“有些事本不该让你们承担,可时局变化不允许咱们再藏拙,再韬光养晦。”

乌雅点点头表示明白,德哥儿的快速出头让王家的策略不得不改变。

恭敬的磕头告别后,乌雅长舒一口气,一身轻松的离开了让他快速成长的王家。

移民营地最中心的帐篷里,乌雅见到和自己一同长大最亲密的伙伴们。

“德哥儿有自己的理想,他需要外援同样需要一个完整安全的北边防线。

他描述的画面让人沉迷,通往那幅画面的道路充满血腥和挑战。

安全为上,步步为营,我们会尽快驰援于你。”

李标拍着乌雅的肩膀不停的鼓励着。

“那里有我的族人,他们并不是蛮族,他们分的清好坏。

你们在京中一定要护好德哥儿,护好王家人的周全。

等待我凯旋归来,谱写新的华夏篇章。”

乌雅的离开在京中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可灾民不断的减少,却让京中百姓极其不适应。

以前在工地外,在营地外随时能看到的大戏如今却成了奢望。

宽敞的新路让脚步匆匆的人们忘记了他们的原貌。

雨后不再泥泞的胡同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鞭炮还未响完,一群孩童嘴里呼喊着冲了过去。

捡完掉落的鞭炮还不算完,一个个伸着脖子等待荣国府的下人撒铜钱。

上梁的大日子,自然不能平常视之。

大把的银子花了出去,省亲别院的建设速度自然可观。

贾家人一脸笑容的看着工匠将绑着红绸的大梁安置好,仿佛大梁的归位如同荣国府再次立于勋贵群顶端一般。

有人总是那么讨厌,喜欢在别人都高兴的时候跳出来找事。

“二弟,别院主体建完,剩下的细致活是不是得请专门的匠人。

银子可是己经有了着落?”

贾赦的话让了解荣国府内情的人心里蒙上阴影。

贾珍听到这话,恨不能转身就走。

皇妃省亲场面能寒酸?

不想寒酸就得往里扔银子,银子在哪?自然是在亲戚们的口袋里。

贾珍刚想退,又硬生生的站了回来。

宁国府掏银子己经是无可避免,既然如此那就往奢华安置内陈设,往奢华里准备省亲场面。

“政叔,别院还没有起名吧?”

贾政全当没听到大哥的话,捋着胡子扭头看向贾珍。

“珍儿不提,我也要提。

别院的名字宫里的贤德妃己经定下,并且己经请了陛下御笔。

等别院落成,大家自然能看到陛下的墨宝。”

贾赦一愣,看向弟弟贾政。

陛下真的如此看重元春,居然亲自动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