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宰执

第418章 恩科来临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国宰执
作者:
有所
本章字数:
873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如果他参与出题的话还要防止泄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是真不愿意做。

众人休息的房间还不错,至少比考房要好上不少。

他们入住的时候还一同参观了考巷,有些考房还在修补。

看着那些破旧的考房,也让王清晨想起了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曾经,他也在这样的考房中度过了难熬的考试时光,其中的辛苦和紧张至今记忆犹新。

入住贡院第一天,

主考训话,粗茶淡饭;

入住贡院第二天,

吹笛被训,粗茶淡饭;

入住贡院第三天,

对弈被训,粗茶淡饭;

一连两日被训,王清晨确定自己被针对了。

吹笛暂且不说,确实打扰尚书大人命题了,但是下棋完全是看不得他们这般空闲。

所以他们便被安排来巡视考巷,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巡视的。

能收拾的早收拾了,收拾不了的这几天也收拾不出来。

几人也没有太在意,不过在巡视的过程中,王清晨却是和同考官们渐渐相熟了。

……

“这位大人还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王清晨抱怨道。

“嗯,身为左相弟子,风格自然相似”庞酉不以为意。

“该你了”王清晨执黑先行。

“据说这次各地举子赴京赶考恩科的有两千余人。”庞酉手执白子,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缓缓说道。

“这么多?”王清晨惊讶地问道。

这个数目属实不少,要知道科举才开多少年,一共也不到二十届。

其中绝大部分举子都被授了官职,真正有抱负又有能力参加会试的举子肯定没有这么多。

这次人数如此之多,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嗯,据说有些官员挂职前来参加会试。”庞酉面露不喜,对于这种不负责的官员,他打心眼里看不上。

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本职工作,实在有失官员的操守。

“这岂是明智之举?”王清晨也皱起眉头,显然也看不太上这种行为。

官员应该以职责为重,而不是为了科举功名就随意挂职。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庞酉虽然理解这些官员的做法,但却并不赞同。

这种行为说不好对错,或许轮到他的头上,他同样会如此选择。

毕竟在朝堂之上,站队和谋求发展也是生存之道。

“今年陛下准备录取多少?”王清晨好奇地问道。

今年肯定是会试大年,注定要比往年多上许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知道,过几日想必就水落石出了。”庞酉和王清晨同为副主考,只是比王清晨更关注这场会试,所知道的也仅限于此。

王清晨沉思片刻,手中黑棋落下,两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棋局较量。

“哎哎哎,师弟你怎么不言语一声!”

眼看王清晨就要起子吃掉自己的白子,庞酉后悔至极,着急地说道。

两人好好聊天,没想到王清晨突然来了这么一手,让他措手不及。

……

就这样,众人在贡院中待足九日之后,贡院大门终于打开,今科会试便正式开始。

一大早,王清晨便穿戴整齐,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腰间系着玉带,整个人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会试浪潮之中。

身为副主考,他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巡视考区,可以巡视检堂,同样也可以巡视秘库,也就是存放考卷之所。

但王清晨自然没有那么不开眼去招惹麻烦,而是和庞酉到贡院门口巡视这届考生。

“苏州考生上前!”

……

随着衙役的一声高喊,来自苏州的考生们整齐地排成一列,缓缓向前走去。

“禹州考生上前!”

……

紧接着,禹州的考生们也依次走上前来。

看着眼前这熙熙攘攘的场面,王清晨心中感慨万千,无数回忆涌上心头。

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样背着行囊,怀揣着梦想,紧张而又期待地走进贡院。

看着诸多书生大包小包地接受检查,那认真的模样,紧张的神情,和当年的自己如出一辙,王清晨一时有些恍如昨日。

“见过王大人!”

“见过王大人!”

……

有眼力不错的学子看到王清晨的一瞬间便认了出来,一时间呼声云集。

这些学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在鸿胪寺举办的文会上和王清晨见过面,此时自然一眼认出。

他们的脸上满是兴奋和激动,能在考试前见到自己仰慕的王大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本官忝为恩科副考,见诸位青衿济济、神采飞扬,胸中自有沟壑万千。

太祖皇帝开科取士,不凭门第取贤才,唯以文章论高下,尔等只需展平生所学,勿畏门阀之所困。

既入此闱,便当奋笔疾书,不负寒窗苦读。

他日朝堂共处,同襄大朔盛世!”

见避无可避,王清晨只得说一些场面话,声音洪亮而有力,传遍了贡院门口。

“谢大人教诲!”

……

考场门口无数学子都神色激动,纷纷行礼致谢。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斗志。

王清晨的这番话就像一剂强心针,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考取功名的决心。

王清晨匆匆离开。

他这不是在主考官眼前扎刺吗?

真要是碰到心眼不大的主考,那他可真的要被穿小鞋了。

“吓我一跳。”王清晨心有余悸地说道,虽然场面话说得好,但还是被刚才的阵仗吓得不轻。

毕竟门口学子至少数千人,那场面声势浩大,估计整个贡院都能听见。

“你真可谓是学子表率。”庞酉眼神羡慕,自家这位师弟以后得进化到何种程度?

“施大人呢?”王清晨左右巡视不见。

“可能带着各省解元前去参拜夫子像了”庞酉说道。

这次参加会试的学子太多,肯定不可能一一参拜,而咱们这位主考也能凭此认识一下种子选手,至于为什么将两位副考屏蔽在外,那就见仁见智了。

好在两人都不是相争的性格。

不过刚才的一幕显然早就惊动了贡院内的一众学子。

有些己经进入考房的都探出头来想要一睹王清晨之风采。

而王清晨对诸学子的劝诫也被诸学子记在心里。

忙活了大半天时间,所有考生才入场完毕,今天肯定是没办法开考了,不过大家熟悉一下考场还是足够的。

随着学子入场完毕,王清晨等一众考官也被安排统一训话,也没什么奇怪的,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当然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所有人考官如果进入考巷巡查必须有主副考官在场且三人以上同行。

王清晨这才想起自己当初会试之时也是这般情况。

“今天诸位早些歇息,明天还要早起巡考,莫要误了时辰”于公事之上,施泾川还是相当认真的。

“是”

忙活一天,王清晨等人也并不想再多做些什么,让那些考生好好冷静冷静也好。

今晚注定有很多学子睡不着了,贡院的紧张氛围可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与此同时

京师之中,陛下的仪仗却是少有的走出了皇城,目的则是京郊猎场。

这猎场还是先帝所建,先帝薨后,就一首没派上用场,多数时候都被用来豢养马匹。

众所周知,景佑帝乃是文治皇帝,打猎并非他所喜爱。

如今,景佑帝却心血来潮,带领两卫亲赴猎场打猎。

其目的为何?朝中之人多有猜测,但是却都摸不着头脑。

而景佑帝监国乃至登临帝位,出京师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以景佑帝巡猎的消息也让诸大臣难以置信。

一切都好像在发生着什么转变。

翌日

“今日暂不开秘库,今日先做我礼部的卷子吧!”其他各部的密卷全都存在秘库之中,只有礼部的试卷乃是亲拟。

所以按照惯例来说,主考官是有权力这么做的。

至于泄题问题?根本不用担心,一共九份试卷,即便有个别泄题也不妨碍。

而且,自科举以来,因为三省六部各自拟题的缘故,如泄题舞弊这般事情也很少听说。

毕竟如果传出这样的丑闻,那么很容易就会成为政敌攻讦的利器,所以各部长官都竭力防止泄题的发生。

而三省六部的题目全都是各出各的,难易程度谁也不会提前知道。

王清晨那年便是刑部、吏部、以及中书省的题目难度极大,至于今年的题目王清晨还真不清楚。

随着会试第一场的题目出炉,王清晨也算是第一批过目之人。

施尚书出的题目不多,只有三道,分别是:

“《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王亦曰仁义而己矣,何必曰利”。孰对孰错,有何取舍?”

这是一道经义阐释题,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这种题目并不新颖,难点在于诸学子如何取舍?这算是半道考验心性的题目。

至于第二道“边疆偶有战乱,民生虽安却仍有不足,财政赋税亦面临困境。当今赋税之制利弊所显,请条分缕析”

这是一道标准的策论题,但是应该出自户部的试卷之中,而不是礼部的试卷之中。

这种行为如果放在朝堂之上就很犯忌讳,毕竟越俎代庖总会惹人不喜。

不过这位左相弟子还是很有担当的,敢在会试中暴露野心,可见其所图非小。

庞酉明显也发现了这点,只是和王清晨对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按理来说,出题人出什么题都可以。

礼部问刑,刑部问税,这都无可厚非,全看出题人的意愿,不过以往大家都墨守成规,现在有人愿意打破,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当然这也不在王清晨的关注范围,不过这些学子即便有些困惑,也不至于答不上来。

第三道题并不是常规题目,如果严格算的话应该算是思辨题,不过也并不算超纲,题目乃是“《礼记?乐记》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万物有穷时,人欲何穷焉?”

换句话说就是万物有用尽的时候,人欲何时穷尽?

算是经典的思辨题,也就需要学子表明心迹,心不正则事偏。

这三道没有特别难的,但是想要答得好也不简单,而且要在今天完美答出,把握时间也很关键。

“第一天恐怕就得不少学子挑灯了?”庞酉为这届学子感到担心。

第一天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题目难度便是中上,其次文章篇幅也是挑战。

毕竟这三篇都不是小文,少说也得中篇往上,而且三道题中都有陷阱,这也是赴考学子需要考虑的。

比如第一题取舍便是陷阱,是主张天下为公,还是逢迎君主,对于这些学子来说都是陷阱;

至于第二题更是陷阱了,礼部尚书问赋税,是只答赋税问题,还是兼顾礼制,这些都是赴考学子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此时考房中的诸学子也是一脸呆滞,尤其当三道题目全都呈现在他们眼前之时更是如此。

想的越多,迷失越多。

“施大人还真是别具一格”王清晨觉得这话中有两分讥讽,三分酸涩,还有五分替学子的担忧。

“各部评卷自然要属意自己喜欢的下属”施泾川此举未免不是为长久计,也不能说错。

而各部属意之人也大致就是这次登科之人,王清晨也是出任考功郎中后才知道。

那些被各部邀请观政的进士,其实就是会试之时各部关注之人。

如果三省六部没有任何衙署点名,那就只能罢黜,当然,这一切最终还要主考官做主。

“师弟要不要去考场中巡视一番?”坐的实在无聊,庞酉提议道。

“现在还是别去打扰他们了,估计这些家伙现在都焦头烂额呢!”如果他们现在出现的话,那岂不是给他们平添压力。

“尚书大人就没这个顾虑”庞酉示意道,却见施泾川收拾绣袍朝着考巷而去,也没叫其他考官。

身为主考,考院一切规则自然是他说了算。

“那咱们也一同去吧!”如此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哈哈,那我得装得正经一点”三位考官一同巡场,估计众学子得被吓一大跳。

索性时间还早,一众学子也没有着急答题。

所以几人倒是没有引起什么骚乱,不过诸学子心底的忧愁却是不减反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