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断裂分析西
“这两个小子难道是九条命的猫不成?”有位政治觉悟比山还高的民兵满脸怒容,双眼瞪得像铜铃一般,扯着嗓子高声喊道,“你们是不是特务来搞破坏的?”
他的声音犹如雷霆万钧,响彻云霄,似乎要将那厚重的云层撕裂开来。这声音不仅震耳欲聋,更是充满了威严和压迫感,仿佛要与那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较高下。
陈志和子繁完全没有预料到会遭遇这样的质问,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得浑身一颤,心脏都差点跳出嗓子眼儿。两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和茫然的神色,一时间竟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如雷贯耳的质问。
他们只觉得自己就像丈二和尚一样,完全摸不着头脑。这莫名其妙的指责让他们哭笑不得,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委屈。
就这样,陈志和子繁像被拎小鸡似的,被带到了附近的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异常简陋,就像是一个破旧的棚户,可能是因为救火而临时设置的指挥部。房间的墙壁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窗户上的玻璃也早己破碎,寒风透过缝隙呼啸而入,让人不禁打起寒颤。
房间里,端坐着几位领导,他们正襟危坐,神情严肃,犹如山岳般沉稳。他们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内心,让人不寒而栗。而那些抓获陈志和子繁的民兵们,则像一群好奇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围在门口,交头接耳,对这两个“不速之客”充满了好奇。
“能从如此惨烈的爆炸现场毫发无损地走出来,现在也就只有你们两个人了!还磨蹭什么呢?赶紧给我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你们两个到底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又是为了干什么?”只见那位年纪稍长一些的领导,此刻正满脸怒容,他的吼声震耳欲聋,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让人不寒而栗。
子繁刚想开口解释,一个民兵便如献宝般将那块爆罐钢板递到领导面前,“这俩小子居然把钢板给偷出来了,莫不是想带回家打菜刀吧!”
子繁哈哈大笑:“就这个爆罐碎片还能打菜刀,真是笑话?我玩命去火场那儿,难道就是为了一把菜刀吗?哈哈哈。”
陈志则不紧不慢地说:“我俩是东北电力学院的学生,到现场是为了研究这次大爆炸的原由。这块钢板是准备拿回去做金属材料断裂分析的。”
领导们听了陈志的话,一脸懵逼。年纪稍长的领导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怀疑,“就凭你们俩学生还能做什么金属材料断裂分析?谁能证明你们俩是东北电力学院的学生?”
子繁赶忙从兜里掏出学生证,“您看,这是我们的学生证。我们对金属材料这块很有研究,这次爆炸太蹊跷,我们想找出原因,说不定还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领导接过学生证后,并没有像平常人那样粗略地看一眼就还给他们,而是将其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目光在学生证上停留了好一会儿,似乎想要从上面找到一些端倪或者破绽。
过了一会儿,领导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将信将疑的神情。他看着面前的两个人,语气有些严厉地问道:“什么断裂分析?你们是欲盖弥彰,你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难道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吗?”
显然,这位领导对于这两个人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和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对所谓的“断裂分析”如此执着,甚至不惜生命冒险前来。
领导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怒意,继续追问:“快说!到底是谁指使你们来的?”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子繁和陈志,似乎想要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陈志用学术语言详细地向领导阐述了金属断裂分析的重要意义:“金属断裂分析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核心是通过分析金属构件的断裂原因、断裂模式及失效机制,为工程安全、产品可靠性、材料研发等提供关键依据。这些依据能及早发现材料疲劳裂纹,避免压力容器爆炸,防灾难性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陈志加重语气对领导又继续阐述:“金属断裂分析不仅是“事后止损”的工具,更是“事前预防”的科学基础。它贯穿从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到服役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保障工程安全、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领导听得一头雾水,不耐烦地打断陈志说:“好了,好了!我现在没功夫听你絮絮叨叨,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抓住引爆液化气罐的犯罪嫌疑人。”领导马上抓起电话,打给东北电力学院。
校方学生部的王部长很快接到救火指挥部转来的电话。他确认说:“陈志和子繁是东北电力学院的学生,这两位学生,都是我亲自招来的。一位考分最高,一位作文状元,子繁的爸爸还提前拿走了录取通知书。学校可以担保,这俩学生不是特务”。
事情就这样被压下来了,人也被放回来了。当晚,在宿舍里,我和同学们把子繁、陈志紧紧地围住,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现场爆炸的具体情况。
子繁站在中间,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嘴巴像机关枪一样,不停地讲述着当时的场景。他的描述非常详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当时,我和陈志正在现场附近,突然听到一声巨响,然后就看到一股巨大的浓烟冲天而起!”子繁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激情,“我们立刻意识到发生了爆炸,于是赶紧跑过去查看情况。”
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声和提问。子繁则越说越起劲,他的手在空中挥舞着,模拟着爆炸的样子,“那场面真是太震撼了!到处都是火光和碎片,建筑物都被炸得摇摇欲坠!”
就在这时,子繁突然注意到柳薇和靳晓雯也在人群中听他讲述。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整个人都变得更加兴奋了。
“柳薇,靳晓雯,你们也在啊!”子繁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跟你们说,这次爆炸真的太惊险了!我们差点就回不来了!”
他开始更加生动地描述他们在爆炸现场的冒险经历,把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听得入了迷,对子繁和陈志的勇敢行为赞叹不己。
“哇,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柳薇瞪大了眼睛,满脸钦佩地说。
“是啊,要是我在现场,肯定吓得腿都软了!”靳晓雯也附和道。
子繁听了她们的话,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的青春仿佛在这一刻燃烧了起来。他继续讲述着他们如何在危险中穿梭,如何搜救遇难群众,如何收集爆罐碎片。同学们都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久久难以忘怀。
陈志的脸色异常沉重,他紧紧地皱起眉头,似乎心中有着无法言说的忧虑。他语气严肃地说道:“如果那些爆罐的碎片没有被收缴,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这些金属断裂的分析来查明事故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因为它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金属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和特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通过对这些分析数据的研究和整理,如果我们能够将其撰写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那么这篇论文必定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我有信心这篇论文能够被国家核心期刊《金属》所刊载。”
说到这里,陈志的双眼突然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仿佛他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或者突破。然而,这丝兴奋如同流星般短暂,瞬间便被忧虑所掩盖。
他稍稍皱起眉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强调道:“这对于金属抗裂研究来说,绝对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发现。它不仅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金属的性质,还能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陈志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似乎他深知这个发现对于整个行业的重要性。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夸张,而是基于对金属抗裂研究的深刻理解和长期实践。
当晚,美国的媒体也像被惊扰的蜂群一般,报道了中国吉林市那惊心动魄的液化气罐大爆炸。当时许多同学都是在通过美国电台学英语时,犹如被一道惊雷劈中,才知晓这个消息己经传遍了全世界。美国的卫星仿佛拥有千里眼一般,可以清晰地看到吉林市的大爆炸,然而却无法得知那令人揪心的伤亡人数。
子繁和陈志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星星一样,迅速在全校范围内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的名字在校园里传颂着,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老师们对子繁和陈志的评价极高,他们对子繁和陈志的“愚蠢”行为赞不绝口。这种“愚蠢”并非真正的愚蠢,而是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老师们认为,子繁和陈志展现出了八十年代大学生应有的特质,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杰出楷模。
同学们也对子繁和陈志充满了钦佩之情。他们被这两位同学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将他们视为勇攀科学高峰的无畏勇士。子繁和陈志的故事激励着同学们,让他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这样的氛围下,子繁和陈志的名字成为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他们的事迹被传颂着,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人们对子繁和陈志的赞扬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