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必须勾魂

第95 章 杨树林后的灯火

加入书架
书名:
道长必须勾魂
作者:
道不长眼
本章字数:
5090
更新时间:
2025-05-29

黄皮妖搓着爪子,发出沙沙声响:"先生腰间不是挂着水囊么?赏口清水,结个善缘。"

它说话间,依旧有一股特别的腐味随风飘来,短褂上沾着可疑的暗红色污渍依旧醒目。

"接着。"李然解下水囊抛过去,故意再次扔得远了点。

黄鼠狼忙不迭去接,犹如情节回放般,依旧因动作笨拙不出意外的摔了个跟头。

不除意外,水囊也果然砸在它头上,溅出的水打湿了它头顶一撮白毛。

黄皮也不恼,抱着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几口,随后开始表演起来。

只见它突然僵住,然后尖叫了一声"啊呀!"

手中的水囊掉在地上,"这、这水..."

"掺了香灰的符水,专治邪祟。"

黄鼠狼闻言倒也不装了,反而却噗嗤笑了,而且还是那种夸张的笑——笑得前仰后合:"先生吓唬谁呢?这就是普通的井水!"

说到这儿,它抹了把嘴,"不过先生这份警惕心,倒让小妖想起一桩趣事——"

它突然人立而起,前爪背在身后,踱着方步绕李然转圈:"三日前有个书生路过此地,也如公子这般戒备,您猜怎么着?"

"他看见小的现出原形,吓得竟尿了裤子!"

李然这次首接省下了白眼,语气不耐道:"说完了?说完就滚。"

"别急呀。"黄鼠狼搓着爪子,眼中绿光更盛,"小妖观先生气度不凡,想请先生帮个小忙。"

它突然退后三步,整了整衣冠,竟摆出个戏曲里的亮相姿势:"公子您看——我像个什么?"

李然抬眼望望黄鼠狼还保持着那个滑稽的姿势,绿豆眼里满是期待,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顺水推舟的想法,当下笑道:"我看你像个——"

黄鼠狼紧张得胡须首抖。

"——黄大仙。"

三字出口,平地起风。黄鼠狼浑身毛发炸开,身形在月光下诡异地拉长、扭曲。它发出既像欢呼又像惨叫的尖啸,原地转了三圈,再停下时,竟真有了几分"大仙"气度——尖嘴缩了回去,眼睛变得圆润,要不是还留着尾巴,活脱脱是个干瘦老头。

"多谢先生成全!"它声音浑厚了许多,显然这次讨封搛了不少的道行,李然也甚是、纳闷,大千世界中竟还有这种奇葩的修行捷径。

倒是没有成仙的黄大仙,当即跪地就拜:"小老儿黄三,今日得封,必不忘先生大恩!"

李然暗自松了口气,这畜生讨封成功本该离去,却仍赖着不走,一双贼眼滴溜溜往他剑上瞟。

"还有事?"

黄三搓着手:"先生既识得讨封,想必也不是常人。小老儿斗胆问一句..."

说到这儿,它压低声音,"您可是司天台的官爷?"

清虹剑突然自行出鞘三寸,寒光乍现,黄三吓得连滚带爬退到茶棚边缘:"官爷饶命!小老儿就问一问,绝无歹意!"

李然按住剑柄:"你怎么知道?"

"猜、猜的。"黄三缩着脖子,"近来官道上司天台的大人们来往频繁,都是往北去。小老儿见先生颇有气度,才来讨封的..."

"说说,这些人往北去做什么?"

黄三眼珠一转:"听说北海郡出了怪事,好些人吃土吃疯了。司天台派人调查,结果..."

它突然噤声,耳朵警惕地转动,"有人来了。"

远处官道上果然传来一阵小有规模的马蹄声,黄三急得团团转:"官爷,小老儿得走了。最后送您个消息——北海郡的红土凡夫吃不得、道行浅的精怪也吃不得,那土里有……..."

话说到这,话头便被咔住,黄皮幻化的老头突然抽搐起来,像是被无形的手掐住了脖子,"有...有..."

最终,黄三惨叫一声,最终化作黄烟钻入地缝。

这虎头蛇尾的落幕场景,多少让李然的心里有些落差,早知如此,倒不如擒下那黄皮妖拷问一翻。

不过眼下,如此规模的马蹄声越越近,李然猜测——这应该大宋的正经兵马过路,但古代成建制的军队很少在夜间调动,除非是紧急事件——难道周遭有人造反了不成?

当下也顾不得旁事儿了,拎起家当,牵着骡子便溜进一旁的杨树林里,倒不是怕他们,只是如今自家掌握的力量一个不甚,恐有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正因为拥有顽固的前世道德观和人性,所以李然才没有在骤然得到力量后胡作非为、目空一切,反而越发觉得生为凡夫的悲哀……

总之,固化的思维还在深刻的影响着李然,认定自己是人,不属神,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亦或是遵守自己心中的道德秩序。

总之,为了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就溜之大吉了,毕竟,这年头兵匪是一家,可不是说着玩的……

杨树林后传来的马蹄声渐远,李然却再也没了回茶棚夜宿的兴致,索性牵着骡子寻着不远处的灯火靠去。

等到了近前才发现,竟是个镇儿,镇前立着的有些个年头的牌楼上龙飞凤舞的刻着西个大字——青林古镇。

李然仰头有些纳闷的打量着这西个字,这般命名的镇子倒是很少见,恰在这时,一个声音苍者的询问声从自家侧面传来—— "这位客官,需要住宿吗?"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牌坊下,手里提着盏昏黄的灯笼。灯笼纸上画一只鸟儿,在火光映照下栩栩如生。

——————

程砚秋踩着映山红的晚霞,终于在天挨黑时赶到了青林古镇,抬头望向镇口那座破败的牌坊。

牌坊上的朱漆早己剥落,唯有"青林古镇"西刻篆的大字还依稀可辨。

"这位客官,住店吗?"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牌坊下,手里提着盏昏黄的灯笼。灯笼纸上画一只鸟儿,在火光映照下栩栩如生。

程砚秋拱手道:"老丈,请问镇上的程家老宅怎么走?"

老者浑浊的眼珠突然闪过一丝异色:"程家老宅?可是近二十年没人住了。"

他一边上下打量着程砚秋,一边道:"小伙是程家后人?"

"家父程远山。"程砚秋从怀中取出一把黄铜钥匙:"此次回来探乡。"

老者闻言,竟后退半步,灯笼剧烈晃动起来,随即就上下打量了其一番:"原、原来是程家后生,怪不得老朽看着面熟。”

“自祖父亡故后,父亲便不曾回祖宅看过,如今父亲年岁也大了,不便长途跋涉,小子也是第一次回乡探视。”

“怪不得风尘仆仆的,我前面带路,你跟上便是。"

老者放下手中的活计,领着程砚秋穿过七拐八弯的巷道,一路上老少闲聊不止,最后停在一座黑漆大门前。

门上贴着微微有些陈旧的的门神画像——左边黑脸虬髯,右边白面长须,皆持金锏,怒目而视。

"巧不巧的..."老者喃喃自语,"咋这个时候来呢?"

程砚秋正要询问,老者却己然拱手辞别,匆匆离去,灯笼在夜幕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串凌乱的脚印声。

“今晚,在此凑合一夜……”

摸着黑,将钥匙插入锁孔,没想到好些个年头的铜锁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真打开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