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雪微微颔首,微笑着回应武藏:“使者过奖,两国相交,以和为贵,愿此次交流能增进彼此情谊。”
高丽使者金敏浩眼珠一转,心生一计,说道:“听闻大乾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一绝。今日难得相聚,不如我们来对对子,比作诗,以增雅兴,如何?”苏凌雪欣然应允:“那便请使者出题。”
金敏浩略作思考,开口道:“我出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苏凌雪不假思索,应道:“魑魅魍魉西小鬼,鬼鬼犯边。”众臣纷纷叫好。
武藏也来了兴致,说道:“那我来出一题,‘明月照古今’。”苏凌雪轻启朱唇:“清风拂春秋。”
赵翊在一旁脸色阴沉,他没想到苏凌雪应对如此自如。金敏浩又道:“那我再出一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苏凌雪从容答道:“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此时,朝堂气氛热烈,众人皆为苏凌雪的才华所折服。赵翊气得脸色涨红,紧握着拳头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武藏不服气,继续出题道:“十口心思,思乡思妻思社稷。”
苏凌雪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赵承煦说道:“本宫乃一介女子,本不该参与此等重要场合,但本宫深得陛下厚爱和赏识,特许本宫来到这里。”
“所以,本宫的下联是,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皇。”
此对一出,全场惊呼,苏凌雪说道:“二位使者,现在该本宫出题了,烟锁池塘柳。”
金敏浩和武藏皆陷入了沉思,眉头紧皱,反复琢磨着这五个字。朝堂上一时安静异常,只听得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过了片刻,金敏浩率先开口:“此对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五字的偏旁分别涵盖了金木水火土,实在精妙!”武藏也点头称是,额上己冒出细密的汗珠。
苏凌雪微笑着,目光中透着自信与从容。她静静地等待着二人的回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金敏浩终是摇头叹道:“在下才疏学浅,实在难以应对。”
武藏亦是一脸愧色,拱手说道:“此对甚难,还望贵妃娘娘赐教。”
苏凌雪轻启朱唇:“本宫便为二位解惑。‘炮镇海城楼’,此为下联。以炮对烟,镇对锁,海对池,城对塘,楼对柳,且同样包含五行偏旁。”
众人闻之,恍然大悟,纷纷赞叹云贵妃的才华绝世。赵翊在一旁,脸色愈发难看,心中满是嫉妒与不甘。
“好!果然是朕的爱妃。”赵承煦闻此言语,心中颇为满意,缓声道:“苏将军教导有方,使朕得此才女为妻,朕甚是欣慰。”
苏凌雪沉凝道:“陛下,此对联胜负己分,不若此刻继续比试作诗,烦请陛下为妾身记录。”
赵承煦欣然应允,眼中满是期待与赞赏。苏凌雪轻启檀口,缓缓吟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声婉转,却又透着坚定的气势,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武藏不愿服输,但也确实是做不出什么好诗出来,只能站在原地干瞪眼。
苏凌雪略作停顿,目光坚定,再次吟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一出,众人皆被其豪迈悲壮之情所感染。
赵翊在一旁,脸色越发阴沉,他本想借此机会让苏凌雪出丑,却没想到她竟如此才华横溢。
苏凌雪又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时的她,周身仿佛散发着一种耀眼的光芒,让人无法忽视。
赵承煦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赞道:“爱妃之才华,真乃天下无双!”朝堂之上,欢呼声此起彼伏,苏凌雪的才情再次折服了众人。
武藏见苏凌雪如此出彩,心中虽服气,可面子上却过不去,硬着头皮说道:“贵妃娘娘果然才情过人,只是不知这作诗之能是否只是一时之运。”
苏凌雪听闻,轻轻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使者这是输得不服?本宫倒不介意继续让你见识。”
赵翊这时忍不住插话:“苏凌雪,莫要张狂,说不定只是碰巧罢了。”
苏凌雪目光转向赵翊,眼神中满是不屑:“赵翊,你屡次三番找茬,莫不是嫉妒本宫的才华?”
金敏浩赶忙打圆场:“贵妃娘娘莫要动怒,咱们继续切磋便是。”
苏凌雪冷哼一声:“那本宫便再作一首。”她稍作思索,开口吟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一出,众人又是一阵惊叹。苏凌雪挑衅地看向武藏和赵翊:“二位,可还有话说?”
武藏和赵翊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苏凌雪神色严肃,语气沉稳:“今日之交流,本宫本以和为贵,奈何有人心胸狭隘,见不得他人之好。本宫的才情并非偶然,而是长久积累。若还有人不服,尽可再来挑战。”
赵承煦大笑道:“爱妃莫气,这胜负己分,明眼人皆知。”
苏凌雪微微福身:“谢陛下信任。”她目光扫过众人,眼中的自信与热情丝毫不减,仿佛在说:还有谁不服?
此时,一位不期而至的来客踏入了金銮殿,此人乃是高阳高太师,他历经永康帝、永乾帝两朝,至赵承煦永盛帝时,己为三代重臣。
高阳轻抚着胡须,向着赵承煦郑重施礼后言道:“陛下,贵妃娘娘纵有才艺,然其终归女子,女子不可干政,此乃祖训,陛下万不可对其如此纵容。”
苏凌雪听闻此言,并未惊慌失措,而是恭敬地向赵承煦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太师所言不无道理,臣妾虽有几分薄才,但绝无干政之心。方才不过是为了维护大乾国威,与他国使者切磋才艺而己。”
赵承煦皱起眉头,看了看高阳,又看了看苏凌雪,说道:“爱妃说得没错,朕心里有数。”
高阳仍不甘心,正欲再说些什么。苏凌雪却抢先一步说道:“太师饱读诗书,想必也是尊崇孔圣之人。孔圣人曾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然而,如今臣妾身处高位,自是明白谨言慎行之道。且今日之事关乎两国邦交,臣妾所为不过是锦上添花。”
高阳一时语塞,赵承煦见状,笑着说:“太师,爱妃此举于国有益,您就不必多心了。”高阳无奈,只得退下。苏凌雪松了口气,而朝堂众人也对她更加钦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