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所以胤禛跟兄弟之间的关系都不太好。
雍正登基之后八,九,十几位阿哥都被胤禛圈禁。甚至连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胤禵都被赶去守皇陵了。
但在这些兄弟之中有一个人是不同的,胤禛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都给了极大的殊荣。他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在1730年胤祥去世,胤禛拖着病体连发数道诏令,在诏令中称赞胤祥为国之柱石。甚至他还跟鄂尔泰说:“朕从前意望,凡朕生前身后,朝廷内外大纲节目得王一人,朕实心神俱为之安悦,毫无疑故,今不幸朕弟舍我先逝,方寸乱矣。”]
胤禵一脸嫉恨地看着胤禛。明明自己才是他的亲弟弟,他却对胤祥那么好。
如果胤禛知道胤禵的想法肯定会告诉胤禵他不需要一个会帮着外人对付他的弟弟。
雍正听到胤祥会先他而去便什么都顾不上了,立刻命太医去胤祥的府邸。胤祥可比他小八岁啊,怎会先他一步离去。
[胤禛对胤祥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两兄弟从小关系亲密。
康熙三十八年时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去世。胤祥就被胤禛的生母德妃抚养,并且康熙还下旨让胤禛教胤祥算学。
所以两人关系好也就不足为奇。]
胤祥一脸感激地看着胤禛。那时母妃去世,他还有两个妹妹要照顾。宫里的人一贯是拜高踩低的,若不是西哥的照顾他肯定会更难。
[当然胤禛能对胤祥这么好,也跟胤祥的才华分不开的。
胤祥和胤禛一开始都是康熙为太子培养的班底,所以胤祥应该是很有才华的。
但在一废太子之后胤祥被圈禁,关在养蜂夹道。为什么被圈禁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是胤祥自康熙五十年(1711年)起便患有“鹤膝风”,表现为膝关节肿痛、肌肉萎缩。康熙晚年圈禁期间恶劣的调养环境加剧了病情?,这也是导致胤祥死得早。]
胤禛叹了口气,汗阿玛废太子牵连到了胤祥所以才有圈禁一事。而对于胤祥的病太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好好将养着。
[在胤禛登基之后胤祥就被封为了铁帽子王,总理事务。
胤祥在雍正时期达到了权力的巅峰,掌握了财政、行政和军事等关键职位,实际上相当于首席大臣。所以后世都开玩笑说胤祥是常务副皇帝。
胤祥首先接管了户部三库,管理全国财务。在清查账目之后发现多处积弊,胤祥就提出裁减冗员,严查资金流向。
在胤禛设立军机处之后,胤祥被任命为首任军机大臣。胤祥参与制定征兵计划,监督物资调配。甚至亲自巡视边疆各地的军需状况。
雍正制度的政策中都有胤祥的身影。两兄弟可谓“棠棣情深”。]
众位阿哥都看向胤禛,看着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不近人情居然这么信任胤祥。
胤褆想现在他投靠胤禛来得及吗?反正他这辈子是当不上皇帝了,投靠下一任皇帝说不定自己也能混个铁帽子王当当。当然胤礽现在被二立了,可胤褆打死都不可能和他化敌为友。
李世民:“在皇室中这样的情谊很难得。皇室中人总会因为权力而迷失,杀亲杀子的不在少数。”
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李建成小时候也称得上兄友弟恭。可惜最终走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胤禛之所以对胤祥这么好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胤祥懂分寸。没有像年羹尧那样居功自傲,嚣张跋扈。
[胤祥除了身兼数职,还惠及了家人。
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去世后仅被追封为敏妃。但雍正追封她为敬敏皇贵妃,连升两级。并且葬入了康熙的景陵。要知道康熙景陵只葬了他的三位皇后和乌雅氏。
胤祥去世后,他的长子弘晓继承了 怡亲王的爵位,并且被赐予可以世代承袭的特权,成为铁帽子王?。此外,胤祥的另一个儿子弘晈也被封为宁郡王,并享受世袭待遇,尽管后来弘晈后代的世袭资格被取消?。]
乾隆:“汗阿玛把十三叔的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了吧!可惜他们没有像十三叔一样尽忠职守,反而和弘晳一样犯上作乱。”
胤?:“我额娘都没能葬入景陵,这敏妃还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胤禩也不禁感叹敏妃命好生了个好儿子,死后极尽哀荣。若是他当了皇帝,自己的额娘肯定会比敏妃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