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抢银行,只为报效国家!

第19章 引爆全球舆论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抢银行,只为报效国家!
作者:
美味汉堡皇
本章字数:
4298
更新时间:
2025-05-15

与此同时。

杭城大学会议室内。

张承载院士指挥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写满了推导公式和未来构想的巨大白板,从墙上完整地拆卸下来。

随后,用特制的防震缓冲材料层层包裹,再装进一个印有绝密标识的合金箱子里,由专人护送,以最快速度运往京都。

这块白板上的每一个字符,每一道划痕,此刻都己是无价之宝,是开启一个全新科技时代的钥匙!

当然,在场的众人都签了保密协议,且中途不允许拍照,所有电子产品都要集中检查处理。

等一切工作完成,

张院士第一时间拿起加密电话,将刚才会议的详细情况,尤其是杨昊现场推演的场面和最终结论,以及那宏伟的未来构想,一字不落地向中科院的范院长做了汇报。

范院长听完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拨通了连接中枢的那条红色专线。

几分钟后,最高层办公室。

身着一席正装,气质儒雅的二号领导,放下了手中的电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深邃。

他约莫想起了网上的传闻,今年是华夏历二零二五年,也是一百八十年一次的九子离火运。

华夏国运亨达,终将巨龙腾飞!

沉吟片刻后,不由得会心一笑,按下了桌上的一个按钮。

“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位领导,十分钟后,小会议室开个短会。”

十分钟后,一个由科技部、教育部、安全部、财政部等核心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简短碰头会,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召开。

根据“曙光”议题的指导思想,在经过短暂讨论和信息交换后,由一号领导拍板定论。

“第一,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技术验证和转化程序,由中科院牵头,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不计代价,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吃透技术,实现初步应用。”

“第二,杨昊同志的贡献,居功至伟,必须给予最高规格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安全保卫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

“第三,关于高考改革的提议,方向是对的,但要稳妥推进,先放出风声,看看社会反响,注意引导,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争议。”

“第西,也是现在最紧迫的。”一号“领导”语气加重,“时移世易了,我们需要向外界释放一些信号,既要展示我们的科技自信,又要有所保留,引起关注,掌握主动权。”

他略作思索,看向宣传部门的负责人。

“拟定两份通告,通过官方媒体发布。”

“一份,是关于表彰杨昊同志的,重点突出‘青年才俊’、‘特殊贡献’,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就按范院长建议的,800万,一次性发放。但关于具体科技成果,要模糊处理,点到为止。”

“另一份,是关于高考改革意向的,教育部来拟稿,措辞要严谨,强调‘探讨’、‘可能性’、‘保证公平’,目的是引发讨论,为后续的教育改革作铺垫。”

“记住,两份通告都要简短,信息量要大,但关键信息要藏得住。”

“是!”与会人员齐声应道。

会议迅速结束,但一场即将在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的风暴,己然开始酝酿。

当天下午。

华夏国家通讯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APP等所有具备最高权威性的官方媒体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推送了两条看似关联不大,却又引人遐想的简讯。

【通告一】

“近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在杭城地区取得一项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此过程中,青年学生杨昊同志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出了关键性、特殊性的重大贡献。为表彰其杰出成就,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报请最高领导批准,决定授予杨昊同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颁发奖金人民币800万元。”

通告极其简短,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技术名称,没有杨昊的详细身份信息,只有一个名字,一个“青年学生同志”的模糊定位,以及“前沿科技”、“重大突破”、“关键特殊贡献”和那刺眼的800万奖金。

【通告二】

“教育部今日发布消息称,为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己提议启动高考内容改革的相关调研与论证程序。未来将适时召开专家咨询会与社会听证会,在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科学选拔人才的前提下,探讨在高考部分科目中,适当增加对前沿科技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考查(如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的可能性。相关改革方案将严格遵循程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成熟后再行公布。”

这条通告同样措辞谨慎,充满了“提议”、“探讨”、“可能性”等不确定性词汇,但高考改革、前沿科技这两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瞬间触动了亿万学生和家长的神经。

两则通告一出,国内舆论场瞬间引爆,所有人都在探讨——

“卧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给了个叫杨昊的青年学生?!”

“800万奖金!我没看错吧?这杨昊是何方神圣?”

“杭城的重大突破?什么突破啊?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前沿科技…难道是室温超”(该用户己封禁)

“高考要改了?要考前沿科技?完犊子了,我物理刚及格啊!”

“这是要逼死文科生吗?论述前沿科技?我只知道这么打瓦…”

“楼上的别慌,俺也是!”

……

网络上,各种猜测、分析、质疑、惊叹井喷。

“杨昊”这个名字瞬间登顶各大平台热搜榜首。

关于“杭城科技突破”和“高考改革”的话题,更是引发了全民大讨论,热度空前。

官方的语焉不详,反而给了民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就在华夏国内舆论沸腾之际,这两则简短的通告,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世界各地,摆在了各国情报机构和领导人的案头。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