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林风靠“网络投资”赚了几十万的消息在学校“澄清”之后,他就多了一个响亮却让他有些无奈的头衔——“投资天才”。
这个头衔,如同一个无形的标签,给他带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烦恼”。
起初,还只是一些本系的同学或者隔壁班认识的人,在路上碰到他会开玩笑地叫他“林总”、“股神”,顺便打探两句“最近有什么好项目推荐”。林风还能以“运气”、“不懂”之类的说辞敷衍过去。
但渐渐地,事情变得有些失控了。
不知道是谁把他的联系方式泄露了出去,他的微信开始频繁收到陌生人的好友申请,验证消息大多是“请教投资”、“寻求合作”、“项目对接”之类的。
手机也时不时接到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某某投资公司、某某私募机构的经理,希望能和他“深入交流一下投资心得”,或者邀请他参加各种“高端”的投资沙龙、项目路演。
甚至还有一些学校里的老师,在得知他的“事迹”后,也会在课间或者私下里找到他,旁敲侧击地询问他最近看好哪些股票或者基金。
更离谱的是,还有人把他当成了“人生导师”,跑来向他请教如何“快速致富”、“逆袭人生”
这一切,让林风不胜其烦,甚至有些焦头烂额。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应付这些莫名其妙的骚扰。拒绝吧,显得不近人情;答应吧,他又确实没那个能力和时间。
他总不能告诉所有人,他所谓的“投资收益”都是系统伪造的,他真正的财富来源是消费返利吧?
这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名气也是一种负担”,尤其是这种建立在谎言之上的“虚名”。
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把自己从这种无休止的骚扰中解脱出来!
他需要一个“防火墙”,一个能帮他挡掉这些无关紧要的询问和请求,过滤掉那些不怀好意的试探和陷阱(天知道那些自称投资经理的人里,有多少是想拉他搞传销或者资金盘的)的机制。
首接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似乎太早了,他自己都还是个金融小白,而且目标太大,容易引来更多关注。
找个人来当自己的“代言人”或者“经纪人”?似乎也不太合适,很难找到完全信任的人。
林风思来想去,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夏语冰。
那位年轻、漂亮、专业、干练的美女财富顾问。
她本身就是专业人士,供职于知名银行的私人银行部,拥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人脉资源。
而且,她所在的机构本身就提供投资咨询和财富管理服务。
最重要的是,通过之前的接触,林风感觉夏语冰这个人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情商很高,为人处世也很得体,对自己这位“大客户”也颇为重视和欣赏。
如果能和她或者她所在的团队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让她来充当这个“防火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林风越想越觉得可行。
他可以和夏语冰达成一个协议。以后所有打着“投资合作”、“请教指点”旗号来找他的人,他都一概以“个人精力有限”、“己委托专业机构打理”为由,将他们引导给夏语冰或者她的团队。
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挡掉骚扰,又能利用夏语冰的专业能力,筛选出其中可能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合作机会。
而夏语冰那边,也能通过这个渠道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客户资源(毕竟能找到林风头上来的,多少都对投资有点兴趣或者有点闲钱),对她的业绩和事业发展也有帮助。这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至于林风自己,则可以彻底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利用系统提升实力和财富,同时只在幕后把握真正重要的投资决策(未来或许可以依靠【投资助手】)。
这个想法,让林风豁然开朗!
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夏语冰好好谈谈这个合作意向。
当然,合作的具体形式和利益分配,还需要仔细斟酌。是单纯的客户引流?还是成立一个名义上的(空壳)投资工作室,由夏语冰团队负责运营?或者干脆以林风的名义入股夏语冰所在的部门或团队?
这些都需要和夏语冰沟通后才能确定。
不过,方向己经明确了。
解决掉这个“投资天才”的烦恼,指日可待!
林风心情放松下来,感觉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这次不是陌生号码,而是班级群的消息提示。
班长在群里发了个通知:【各位同学,为了增进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感情,班委决定于本周六晚上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聚餐 KTV一条龙!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全体成员】
同学聚会?
林风看着这条消息,挑了挑眉。
自从他“发达”之后,还没参加过班级集体活动呢。
正好,去看看那些昔日同窗们如今都是什么嘴脸?
尤其是那个让他“重生”的女人,周倩,她会去吗?
林风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个聚会,似乎可以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