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我还敢打你呢!
“嗯呐,继续讲!”
“刘忠艳,你不要客气哈!”
杨峰故意做出一副认真的模样,甚至让孙诗瑶给自己拿纸笔,像是要专门记录刘忠艳的诉求似的。
刘忠艳一看,呀,这个村长挺懂事的啊!
她居然真的可以满足本小姐的要求!
诶,果然是个大男人,不像是他媳妇孙诗瑶那样婆婆妈妈的。
“第三,我要吃牛排!”
“第四,我要小裙子!”
“第五,我们这些女生啊,每一个都要独立房间,如果村里房子不够,你就给我建!”
“第六,我们什么事都不想做,但是公分,你必须给我们打满!”
“暂时就这些,我想到新的,再告诉你!”
刘忠艳脸上洋溢着笑容,见到杨峰真的在用笔写,顿时开心起来,谁说下乡会辛苦的啊?怎么可能啊!
杨峰合上笔盖,笑问着,“刘知青,要不我给你三万块钱,怎么样?”
“啊?”
刘忠艳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你这么贪的啊?
你居然有这么多钱,诶呀,能耐啊!
其他知青一听这情况,都有点懵了。
杨峰笑嘻嘻的说着,“这样,每个女知青,我都发三万块钱,怎么样?”
刘忠艳眼神一变,你有这么多钱吗?
她变了神情,问着:“杨峰村长,你莫不是在和我开玩笑?”
“是你先开玩笑的啊!”
“想要泡澡、又想要喝咖啡、还想要吃午饭肉、吃牛排、小裙子?啧啧啧!”
“你当老子这里是五星级酒店啊?老子告诉你,叼毛没有!”
杨峰脸色一变,就差把本子砸刘忠艳的脸上,更是刘忠艳说道,“文新鸿和刘金杰已经去掏粪了!”
“你他么也得给我去掏粪,至于掏粪工具,就用你的洗脸盆。”
“你敢拒绝,老子就在你的考核表上写上‘不听上级命令,拥有极为严重抵触情绪!’这段文字!”
“你敢!”
刘忠艳气得脸都红了,那考核表是要进个人档案,跟我一辈子的,让你这么写,我岂不是废了啊?
当即——
刘忠艳打算搬出自己的父亲,就见到杨峰眼神一变。
啪~~
杨峰一巴掌抽在刘忠艳的脸上,“你爹就是天皇老子,在我这都不管用!”
“下乡,不是让你来体验生活的,我们村民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
“再敢哔哔,老子还抽你!”
“你敢打我?”
刘忠艳像是见到新世界似的,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峰。
她对于杨峰刚刚所言的一切,完全没听进去。
杨峰怒火更大了,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啊?
他上去一脚踹在了刘忠艳的大腿上,给踹倒在地上,“不止敢打你,老子还敢踢你呢!”
“艹!”
“你想要当大小姐,就给我滚回家去当!”
杨峰将手中的本子,猛地砸在刘忠艳的身上,“老子给你一天时间反应,一天之后,再敢哔哔。”
“就让你晓得我的厉害,我可不是四九城的巡逻队员,老子有的是力量,有的是手段!”
他说完之后,转身就进了内院,像是这种知青,就必须要以绝对霸道的态势镇住。
要不然——
这些知青要在这里好几年,以后时间长着呢,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随着杨峰和孙诗瑶进内院之后。
地上的刘忠艳羞愧难当,周围全都是女知青啊。
她拿起本子,打开想要遮盖自己的脸颊,顺势就看到了本子上的记录!
“不是应该记录我的要求嘛?”
刘忠艳仔细一看才发现,杨峰刚刚根本没有认真记录,反而是在写‘莎比’两个字,还连续写了十几个莎比。
顿时,她气得将本子都给撕了,大喊着,“杨峰,我不会算了的!”
“算咯,算咯!”一个女知青上来劝解道:“这是人家的地盘啊!”
“算了,算了!”
“人家杨峰村长,也不是太坏啊。”
又有两个女知青上来劝解着,她们没多坏,住进四合院时,也是非常不好意思。
只是刘忠艳觉得自己住进来,太扎眼睛,所以要求其他女知青跟着自己进来。
这下子。
女知青看着刘忠艳的情况,有很多都在暗自嘲笑。
更有的单纯女知青,是真的想要劝解刘忠艳,表示自己下乡历练这个阶段,一切都要依靠着杨峰和杨日明来给评语,如果把他们两个得罪死了,不仅是白来下乡,还会惹麻烦。
“你们这些废物!”
“杨峰这么收拾我,你们都不吭声,是欺软怕硬吗?”
刘忠艳悲然的站起来,审视着这些单纯的女知青。
她只觉得她们在欺负自己,顿时悲愤的跑出四合院,要去村大队打电话告家长。
……
中午时!
杨日明和杨华抱着一堆档案袋,就来到杨峰家里面。
杨峰打开档案一个一看,是知青高杰的档案,上面记录了高杰从小学到现在的情况,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提前来下乡,下乡的周期是四年左右,想要在下乡之后,回京城进供电所任职科员。
其他档案上,也分别记录了这些知青的情况。
其中,男知青的班长是刘金杰,副班长文新鸿,家庭背景很强,每一个都不差于赵蒙山。
只是,赵蒙山和张征路都算成熟的了,而他们只有十七八岁,还养了一身懒习惯。
女知青则是以刘忠艳为首。
他们三个之下,就是高杰。
无论是学历、背景、还是威望,高杰都是老四。
“四年的服务期,按理来说,我们需要将他们编入生产队。”
“但是——”
村委杨日明叹息一声,说道:“我们生产队,因为靠近河岸上游,其实生产效率不高,赚的少。”
“并且,我们已经有了养猪场,猪仔已经被补全了40头,除此之外,黄老还送来了20头小猪仔!”
“合计60猪仔的养猪场,以及狩猎队,伐木队等等。”
“我们怎么安排他们?”
安排他们去生产队,收益低,就怕这些知青吃不饱饭。
安排他们去狩猎队,就怕他们死在山上,这些大城市来的知青,娇生惯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