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第184章 洛阳谍报 曹爽西来

加入书架
书名:
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作者:
难知冬藏
本章字数:
5420
更新时间:
2025-07-02

洛阳城的梧桐叶刚染上金边,城南的相府便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曹爽攥着羽檄的手指关节发白,案头的《关中地形图》被朱砂笔圈得密密麻麻,从长安到陈仓的官道上,无数红点正沿着渭水向西蔓延。他望着窗外凋零的海棠,金镶玉的腰带扣硌得腰间生疼——那是魏明帝临终前亲赐的物件,此刻却像烙铁般烫人。

"大将军,"何晏捧着一叠军报蹑足而入,熏香的袍袖扫过砚台,溅起几点墨星,"雍州刺史郭淮奏报,姜维在陇右试走马镫骑兵,己破我前锋三百骑。"他偷瞄着曹爽铁青的脸色,将另一封密信压在军报下,"还有...洛阳邸报说,费祎在兴势山病故了。"

曹爽猛地抬头,玉冠上的红宝石坠子晃得人眼花:"费祎死了?"他抓起密信展开,费祎病逝的消息用极小的朱笔写在绢帛角落,"天助我也!传我将令:各军加速西进,务必在中秋前拿下汉中!"

黄昏时分,洛阳西城门的校尉拦住一队商旅。为首的胡商掀开毡帽,露出满是皱纹的脸:"官爷,小的是贩丝绸的,赶去长安交货。"他腰间的胡琴发出异响,引得卫兵皱眉拨弄琴弦——里面藏着一卷浸过蜡的帛书。

"放行。"校尉挥挥手,没注意到胡商袖口闪过的蜀汉暗记。这队商旅消失在暮色中,沿着崤函古道疾驰,马蹄声惊飞了栖息在烽燧上的寒鸦。而此刻的长安城内,征西将军夏侯玄正在校场点兵,五万铁甲在夕阳下闪着冷光,旗杆上的"曹"字大旗被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

十日后,蜀汉的陈仓斥候营里,一名伤兵被抬进中军帐。他后背插着三支羽箭,血浸透的衣襟下露出半块染血的帛书。姜维拨开帐帘时,伤兵己气若游丝,只断断续续吐出"曹爽...十万...陈仓..."几个字便没了声息。

"伯约,"张翼展开帛书,上面用密写药水绘着魏军部署图,"曹爽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进兵:曹羲攻祁山,夏侯玄取陈仓,他自己走骆谷。"他指向图中模糊的红点,"这里,兴势山,他们标了'必克'。"

姜维蹲下身,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秦岭山脉:"费丞相刚薨,成都空虚。"他想起太学新制的马镫,铜环在脑海中闪着冷光,"传我将令:陇右骑兵即刻南下,死守兴势山;飞鸽传书成都,让诸葛瞻调都江堰民夫充作后援。"

深夜的成都相府,诸葛瞻正在烛光下核计堰工账目。新收的南中盐税在竹简上列成整齐的数字,却被突然闯入的亲卫撞散。"校尉!洛阳密信!"亲卫递过一个蜡丸,上面的朱雀印己被体温焐化,"曹爽十万大军,己过陈仓!"

诸葛瞻捏碎蜡丸,绢帛上的字迹让他心头一紧。他望向窗外,都江堰方向传来隐约的夯筑声——那里还有三万民夫在加固堤岸。"传我命令,"他抓起案上的令箭,"堰工暂停三日,民夫自带干粮,随我去兴势山!"

黎明时分,诸葛瞻的马队踏过锦官城的晨霜。他回头望向巍峨的太学,藏书楼的飞檐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突然勒住马缰:"陈均,带十名太学生去军械库,把新制的马铠装上。"他想起姜维信中提到的"钨砂马铠",青铜护腕在马鞍上撞出轻响,"告诉工匠,用最快的速度。"

与此同时,兴势山的雨雾中,姜维正在检查防御工事。新运来的诸葛连弩排列在关楼两侧,弩臂上的刻度在湿冷的空气中泛着水珠。他抚摸着弩机上的铭文"延熙七年太学造",想起费祎临终前的叮嘱:"守不住兴势山,就别回成都了。"

"督帅,"梁绪指着山下的炊烟,"曹爽的前军己到黄金谷,正在伐木造桥。"他展开太学送来的气象图,"三日内有大雨,山路会泥泞难行。"

姜维望向阴云密布的天空,雨水己打湿他的披风:"告诉各营,准备'滚石阵'。"他指向两侧的山崖,"太学算过,每块滚石重三百斤,顺山势而下,可破十层盾牌。"

三日后,曹爽的大军在暴雨中抵达兴势关下。他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台上,看着满山遍野的蜀汉军旗,绣着"汉"字的赤色大旗在雨中猎猎作响。"不过万把人,"他不屑地挥挥手,"传令下去,午时三刻,破关!"

正午的雨稍歇,魏军的攻城槌撞在关楼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姜维站在望楼里,看着敌军如蚁附膻般涌上山道,突然举起青釭剑:"放!"

无数滚石从山崖上呼啸而下,砸在魏军的盾牌阵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曹爽惊恐地看着前排士兵连人带盾被碾成肉泥,滚石的冲击力让山体都在颤抖。"怎么回事?"他抓住身边的司马,"探马不是说山上没有滚石吗?"

话音未落,一阵密集的弩箭破空而来。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射程增加了三十步,钨砂箭头轻易穿透了魏军的皮甲。姜维站在关楼上,看着敌军阵型大乱,突然咳出一口鲜血——连日的操劳让他旧疾复发,素帕上的血迹在雨中渐渐淡开。

"督帅!"张翼扶住他,"您的伤..."

"无妨。"姜维推开他,指向正在后撤的魏军,"告诉马镫骑兵,从侧翼包抄。"他望着山下泥泞的道路,雨水混合着血水汇成小溪,"曹爽想速战速决,我们就拖死他。"

深夜的魏军中帐,曹爽焦躁地踱步。地图上的红点停滞在兴势关前,像一块无法愈合的伤口。"夏侯玄那边怎么样了?"他踢翻了脚边的火盆,火星溅在何晏的锦靴上。

"回大将军,"何晏跪在地上,"夏侯将军在陈仓受阻,姜维的马镫骑兵神出鬼没,我们的运粮队..."

"废物!"曹爽拔出佩剑,砍在案几上,"传我将令: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兴势山!"他望着窗外的雨幕,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不仅是身体的冷,更是从心底升起的恐惧。他想起洛阳邸报上的另一条消息:司马懿称病不出,却在暗中调动雍凉兵马。

而此刻的成都,诸葛瞻正带着民夫队赶往兴势山。队伍里夹杂着太学生,他们背着新制的马铠零件,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诸葛瞻勒住马,望着远处兴势山方向的烽火,青釭剑在鞘中轻轻震动。他知道,这场战役不仅关乎蜀汉的存亡,更是对父亲遗志的考验。

雨还在下,仿佛没有尽头。兴势关的关楼上,姜维擦去嘴角的血迹,望着山下魏军营地的灯火。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洛阳传来的谍报,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蜀汉的土地上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本就动荡的天下,更加风雨飘摇。

当诸葛瞻的民夫队抵达兴势山时,正赶上魏军的又一次进攻。他站在山腰,看着太学生们熟练地组装马铠,看着民夫们搬运滚石,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想起父亲在《后出师表》中写道:"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己。"此刻,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重量。

曹爽站在雨中,看着兴势关巍然屹立,仿佛亘古以来就矗立在那里。他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不是对蜀汉的恐惧,而是对自己决策的怀疑。洛阳的谍报曾告诉他蜀汉空虚,费祎己死,却没告诉他,还有姜维,还有那些奋不顾身的蜀汉将士。

雨渐渐停了,天边露出一丝微光。兴势关的旗帜依旧飘扬,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姜维站在关楼上,望着东方的鱼肚白,心中默念:"丞相,兴势山还在,蜀汉还在。"

而在遥远的洛阳,曹爽收到了最新的谍报:司马懿己离开洛阳,前往长安。他手中的羽檄掉在地上,脸色惨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