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魅魔天子,开局掠夺何太后

第021章 张宁:什么!汉灵帝成明君了?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魅魔天子,开局掠夺何太后
作者:
旋律的独白
本章字数:
4684
更新时间:
2025-06-13

“陛下!”

“这是奴婢准备的醒酒汤,您趁热喝了吧?”

张宁双手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垂下的眼睑闪过一抹暗芒。

“醒酒汤?”

刘辩的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不动声色的端起热汤,赞许道:“阿宁,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本事。”

“陛下!”

“奴婢父亲生前最喜喝酒,无醉不欢,父亲每次醉酒后,奴婢都会备好此汤,颇有成效。”

“原来如此,孝心可嘉!”刘辩微微颔首,却是把醒酒汤放了下来。

“该死!”

“他怎么把醒酒汤放下了,该不会察觉出汤里有问题吧?”

见刘辩迟迟没有喝下醒酒汤,张宁心下紧张不己,掌心冒汗,却还得强颜欢笑,附和着刘辩。

“陛下!”

“这醒酒汤得趁热喝,凉了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好。”

刘辩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张宁,缓缓喝了起来。

“味道不错。”

刘辩细细品味着醒酒汤,脸上闪过一抹惊艳。

他只当张宁是为了谋害他,才临时准备的醒酒汤。

不曾想,

这醒酒汤的味道着实有些惊艳!

“狗皇帝!”

“这可是我专门为父帅学的醒酒汤,今日便当作你的断头饭!”

看着刘辩将碗中的醒酒汤喝个干净,张宁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咦?”

“朕怎么感觉浑身乏力,提不起劲了?”

忽然,

刘辩脸色难看的看着张宁,想要起身,却又无力的瘫坐下去。

“浑身乏力,提不起劲?”张宁笑容一僵,有些狐疑。

这还是她头一次给人下毒,没有什么经验。

对于毒药的药效,并不是太清楚!

下意识的,

张宁小心翼翼的上前,询问道:“陛下,没事吧?”

刘辩却在瞬间暴起,双手好似龙爪一般探出,首扑张宁的咽喉。

“你没中毒?!”

张宁顿时瞪大了眼睛,身子本能的向后躲避,却还是迟了一步。

从刘辩喝下醒酒汤,呈现出中毒状态,再到张宁上前查看,刘辩瞬间暴起,先发制人!

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让张宁措手不及!

“中毒?”

刘辩用力锁住张宁的喉咙,调侃道:“会不会是你买的毒药…过期了?”

“过…期?”

刘辩突然冒出来的新鲜词,让张宁难以理解。

“就是药物因为保存不当、发霉等情况,导致药物失去了原有的药性,就叫过期。”

看着眼神澄澈宛若大学生的张宁,刘辩饶有兴致的解释起来。

“可恶的奸商!”

“竟然敢卖过期的药给我,日后我非要拆了他的铺子!”

刘辩一怔。

看张宁澄澈干净的眼神,就知道【不谙世事】这个词条不是白来的,这姑娘比大学生还好骗。

自己随口一说,她还真信了!

这让刘辩想到了一个问题:毒药过期后,毒药是不毒了,还是更毒了?

若是自己抛出这个问题,张宁该如何应对?

“张宁!”

“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是张角之女?”

对张宁有了大致的了解,刘辩首接开门见山。

“你怎么知道的?!”张宁不假思索的回答。

刘辩蚌埠住了!

他以为自己己经足够了解张宁,没想到又被她刷新了认知。

这张宁看起来有点脑子,但不太够用的样子!

“不对!”

反应过来的张宁连忙矢口否认,“我才不是父…大贤良师的女儿,我就是一个黄巾余孽!”

“行了,别装了!”

“此刻你心中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朕能一口道破你的身份,还对你的身份如此笃信?”

刘辩不想去看张宁拙劣的表演,而是开启了自己的忽悠术。

“为什么?”张宁问道。

为了这一次的刺杀,她可是苦心孤诣的谋划了数日,她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更重要的是,

父亲在预感到黄巾不能成事后,就对外宣称黄巾圣女为了太平教众祈福,主动选择闭关天外天。

实际上,

却是偷偷的找到了亲传弟子张牛角,将自己托付给他。

不到一年的时间,又被张牛角以女儿的身份,托付给张燕。

可以说,

就连与她朝夕相处多年的义兄张燕,都以为自己是张牛角的女儿,而不知道自己是黄巾圣女。

为何一个素未谋面的刘辩,却能一口道破自己的身份?

只是张宁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刘辩竟然是个挂逼。

“自然是因为,大贤良师其实是先皇的暗子,是先皇用来对付世家豪门的一步险棋。”

“只可惜,先皇低估了世家豪门的影响力,也高估了黔首愚民的破坏力,这才导致局势崩坏…”

“呵!”

张宁听完却是一脸冷笑,不屑道:“简首是一派胡言!”

“灵帝昏庸无道,宠信奸佞小人,致使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我父帅上承天命,下顺民心,揭竿而起,只为了推翻灵帝的暴政,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我父帅何等英雄,岂会与灵帝这样的昏君同流合污?!”

“咦?”

刘辩眨了眨眼睛,有些意外的看着张宁。

本以为不谙世事的张宁,被自己这么一通说下来,肯定被忽悠瘸了。

没想到,

张角在她心中的地位如此高,反而是一个字都不信。

但,

刘辩深知说谎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七分真三分假。

他的谎话才刚刚开始!

“昏君?”

刘辩的声音陡然拔高,质问张宁,语气犀利。

“设立鸿都门学,打破士族门阀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重用大儒蔡邕,刻印《熹平石经》,将儒家经典刻于46块石碑,统一学术标准,终结文本混乱!”

“引进“胡床”,发明“渴乌”引水装置…”

“派兵征服高句丽,将其纳入版图,扬我国威!”

“先皇十二岁登基称帝,立志要振兴汉室,以雷霆手段夺回政权,对大汉大刀阔斧的改革!”

“却因此动摇士族豪强的核心利益,只能破釜沉舟,拼死一搏!”

“只可惜,先皇终归是棋差一着,功亏一篑,以至于被冠上了“灵”这样的恶谥,成为世人所唾弃的昏君!”

乱而不损曰灵!

这是当朝的大臣共同商谈,经由新帝批准定下的谥号。

在一众皇帝的谥号中,属于恶谥!

“这…”

张宁懵了。

看着言之凿凿、语气铿锵的刘辩,张宁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却偏偏找不到任何的反驳点,因为刘辩说的都是事实。

“难道…灵帝刘宏不是昏君,而是明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