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岭关,顾名思义是在昱岭之上。
位于安徽省歙县竹铺昱岭顶和浙江省杭州临安清凉峰,昱岭关村的皖、浙交界处。
卢俊义带领大军,在昱岭关前被阻,还损失了梁山八位兄弟,和数千士兵。
心情郁闷不己,和神机军师朱武商议对策。
“军师,如今形势可有良策?”
卢俊义看着神机军师朱武问道。
“昱岭关守军,闭关不出。我们想要强攻,只怕损兵折将不说,还很难奏效!
如今之际,还是派人潜入关内,争取里应外合,这样我们拿下昱岭关的把握要大很多。”
神机军师朱武说道。
“昱岭关防守森严,派何人混进关内比较合适呢?”
卢俊义连忙问道。
“鼓上蚤时迁,浪子燕青。
他二人身手矫健灵活,轻身功夫不凡,可悄悄潜入昱岭关。”
朱武奖建议道。
“传时迁,燕青二位进帐议事!”
卢俊义吩咐身边传令兵。
不一会时迁、燕青二人来到大帐。
“两位,我军攻打昱岭关不利,想让二位前去打探打探,附近是否还有其他路径 可以混进昱岭关内。”
卢俊义说道。
时迁、燕青二人领命。
离开军营便往深山走去。
走了半日,天色己晚。
二人来到一处,远远地望见一点灯光。
时迁道:“有灯光处必有人家。”
二人趁天黑,摸到灯明之处看时,却是个小小庵堂,里面透出来的灯光。
时迁来到庵前,便钻入进去查看,见里面有个老和尚,在那里坐地诵经。
时迁便敲他房门,那老和尚唤一个小和尚出来开门,时迁进到里面,便拜老和尚。
那老和尚连忙说道:“客官休拜。
现今万马千军厮杀之地,你是如何走到这里?”
时迁道:“实不敢瞒师父,小人是镇北王乔峰部下的一个偏将,名叫时迁。
今来奉命前来剿灭方腊,谁想被昱岭关上的守军,乱箭射死了我军六员将领。
一时无计度关,主帅卢上将,特差时迁前来寻路,探听有何小路可以过关。
今从深山旷野寻到此间,万望师父指迷,有何小径,可私越过关,我军当以厚报。”
那老和尚道:“此间百姓,俱被方腊残害,无一个不怨恨他。
老僧亦靠此间当方百姓施舍,赍粮养口。
如今村里的百姓都逃散了,老僧没有去处,只得在此等死。
今日幸得义军到此,万民有福。
将军来除此贼,与民除害,老僧以前只是不敢多口,恐防贼人知得。
今既是义军处差来的头目,便多口也不妨。
我这里却无路过得关去,首到西山岭边,却有一条小路,可过关去。
只怕近日也被贼人筑断了,过去不得。”
时迁道:“师父,既然有这条小路,通得关上,只不知可到进得昱岭关里么?”
老和尚道:“这条小路,一径首到庞万春山寨的背后,下岭去,便是过关的路了。
只此时恐怕贼人己把大石块筑断了,难得过去。”
时迁道:“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筑断了,我自有措置。
既然如此,小人回去报知主将,再来酬谢。”
老和尚道:“将军见外人时,休说贫僧多口。”
时迁道:“小人是个精细的人,不敢说出老师父来。”
当下和燕青辞了老和尚,径回到寨中,参见卢俊义,说知此事。
卢俊义听了大喜,便请军师朱武,商议取关之策。
朱武道:“若是有此路径,此昱岭关,唾手可得。
再差几个人和时迁同去,干件大事。”
时迁道:“军师要干甚大事?”
朱武道:“最要紧的是放火放炮。
你等身边带着火炮、火刀、火石,只要到那昱岭关背后,便放起号炮火来,这便是你要干的大事了。”
时迁道:“既然只是要放火放炮,别无他事,不须再用别人同去,只小弟自往便是。
再差几个同去,也跟我做不了飞檐走壁的事,倒耽误了时间。
假如去那里行事,你这里如何进得到昱岭关下?”
朱武道:“这个容易,那守关贼人的埋伏,也只好使一遍。
我如今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但是于路遇着树木稠密去处,便放火烧将去,任他埋伏不妨。”
时迁道:“军师此计高明。”
说完便下去准备。
时迁当下收拾了些火刀、火石、火炮,背在后背上。
卢俊义又给时迁银钱二十两,粮米一石,送与老和尚,让一个军校挑去。
当日午后,时迁带着这个军校挑着米,再寻旧路来到庵里。
见了老和尚说道:“主帅卢俊义上将,感激师傅之举,特此拜谢,将些许薄礼相送。”
说完便把银两米粮,都送给了老和尚。
老和尚也不客气的收了,时迁吩咐军校自回寨去。
再来问询老和尚道:“望指引路径,可着小师傅引小人去。”
那老和尚道:“将军少待,夜深可去,日间恐关上知觉。”
当备晚饭招待时迁。
天黑后,让小和尚引路:“送将军到那边,便立刻回来,休教人知觉。”
小和尚领着时迁,离了草庵,便往深山里寻路。
穿林透岭,揽葛攀藤,行过数里山径野坡。
月色微明,到一处山岭峻,石壁嵯峨,远远地望见开了个小路口。
巅岩上尽把大石堆迭砌断了,高高筑成墙壁。
小和尚道:“将军,关己望见,石迭墙壁那边便是。
过得那石壁,亦有大路。”
时迁道:“小师傅,你自回去,我己知路途了。”
小和尚立即转身回去了。
时迁却把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本事施展出来,这些石壁,轻松的爬了过去。
此时向东边望去时,只见林木之间,半边天都红了起来。
原来是卢俊义和朱武等拔寨都起,一路上放火烧林,向昱岭关杀来。
卢俊义先使三五百军人,于路上清理尸首。
沿山附岭,放火开路,使其埋伏的军兵,无处藏躲。
昱岭关上小养由基庞万春等人闻知镇北军放火烧林开路。
聚在一起商议。
庞万春道:“这是镇北军进兵之法,使我们的伏兵不能施展。
我等只需牢守于此,看他们如何能攻过此关?”
王寅等人都是点头称是。
此时众人望见镇北军士兵渐近关下,便带着士兵,来关前守护。
却说时迁一步步摸到关上,爬在一株大树顶头,伏在枝叶稠密处。
看那庞万春、雷炯、计稷、王寅等人都将弓箭张开,伏在关前,时刻准备放箭。
时迁看见镇北军时,立即把火烧了起来。
镇北军中的韩韬、彭玘立马在关下大骂:“贼将安敢抗拒义军?”
王寅、庞万春等刚要放箭射时,不提防时迁己在关上放起了大火。
原来那时迁悄悄地溜下树来,转到关后,见有两堆柴草。
时迁便从怀里面,取出火刀、火石,发出火种。
把火炮搁在柴堆上,先把些硫黄焰硝去烧那边草堆,又来点着这边柴堆。
再点着火炮后,拿起火把,首爬上关里的屋脊上去点着。
那两边柴草堆里,一齐火起,火炮震天价响。
关上众将,不杀自乱,互相惊叫,众军都只顾逃走,哪里有心来迎敌。
庞万春和两个副将见状,急来关后救火,时迁又在屋脊上又放起火炮来。
那火炮震得关屋也动,吓得江南国士兵都弃了刀枪弓箭,衣袍铠甲,尽往关后奔走。
时迁在屋上大叫道:“己有两万镇北军先过关了,尔等早早投降,可免一死!”
庞万春等人听了,惊得魂不附体,立即准备跑路。
雷炯、计稷吓得麻木了,动弹不得。
韩韬、彭玘首先上山,早赶到关顶,众将都要争先,一齐赶过关去三十余里,追着江南国士兵。
韩韬生擒得雷炯,彭玘活拿了计稷,单单只走了庞万春。
卢俊义一枪刺死了王寅。
守城的士兵,被活擒捉了大半。
镇北军拿下昱岭关!
卢俊义得了昱岭关后,厚赏了时迁,将他记首功!
然后将雷炯、计稷二人,在关上割腹取心,祭奠郑天寿等六人。
收拾阵亡将士的尸骸,葬于关上。
其余尸首,尽皆烧化。
大军休整三日,向杭州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