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训练场上己经响起激烈的争执声。
"林营长,您这套'潜伏观察法'好是好,可太费时间了!"魏大勇摸着光头,眉头皱成个"川"字,"按我们骑兵侦察的老法子,一个冲锋就能把敌情摸个八九不离十!"
段鹏蹲在一旁的沙盘边,手里捏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老魏,我觉得林营长说的有道理。你记不记得上回打青龙岗,咱们就吃了冒进的亏?"
林海没有立即反驳,而是从战术背包里取出几个小物件摆在桌上——微型指南针、伪装油彩、便携式测距仪,还有几个魏大勇从未见过的奇怪装置。
"魏连长,你看看这个。"林海拿起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金属盒,轻轻一按,盒盖弹开,露出里面的精密齿轮。
魏大勇瞪大眼睛:"这是啥玩意儿?"
"微型照相机,德国造。"林海递给他,"可以在一百米外拍清敌人的布防图。"
段鹏倒吸一口凉气:"乖乖,这可比画地图准多了!"
---
正午时分,一场特殊的对抗演习在山林间展开。魏大勇率领的侦察兵对阵林海亲自调教的特战小队。
"记住,你们现在是'敌军'。"林海给魏大勇系上代表敌军的蓝臂章,"用你最拿手的法子来抓我们。"
魏大勇咧嘴一笑:"林营长,那您可要小心了!我这些崽子鼻子比猎犬还灵!"
三小时后,满身树叶的魏大勇瘫坐在山脚下,脸色难看至极。他的侦察兵折损大半,却连特战小队的影子都没摸到。
"邪了门了!"魏大勇狠狠捶了下地面,"我明明看见他们往东去了,怎么一转眼......"
"在这里。"林海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魏大勇猛地回头,只见五米外的"树"突然动了——那竟是个浑身插满枝叶的战士!
"伪装网配合环境模拟。"林海帮那个战士卸下身上的伪装,"只要不动,三米外根本发现不了。"
段鹏从灌木丛里钻出来,头上还顶着几片枯叶:"老魏,认输吧。这帮空降兵简首跟山里的精怪似的!"
---
傍晚的战术室里,林海将白天的演练过程一一复盘。投影仪(用油灯和自制幻灯片替代)在墙上投出地形图,上面标注着双方每一步行动。
"魏团长的骑兵侦察快、准、狠,这是优势。"林海用木棍指着图纸,"但现代侦察更讲究'隐形'和'信息整合'。"
他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温度、风速、光照角度,甚至鸟兽的异常活动,都是情报来源。"
魏大勇挠着头:"这也太细了......"
"不细不行。"林海严肃地说,"未来的战场上,一个细节就能决定生死。"
他转向段鹏:"段副团长,你们上次侦察美军补给站时,是不是发现他们的哨位每隔两小时换一次?"
段鹏点头:"对,特别准时。"
"这就是规律。"林海在白纸上画了个钟表图,"掌握了敌人的规律,就能找到漏洞。"
魏大勇突然拍案而起:"我明白了!您是说,侦察不光要'看',还得'算'!"
林海微笑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
月光透过窗棂,在战术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海点燃油灯,继续给两人讲解。
"这套'三维标记法'是我结合美军战术改良的。"他在沙盘上插满各色小旗,"红色代表火力点,蓝色是补给线,黄色......"
段鹏突然打断:"等等!这个标记法......"他激动地翻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我们骑兵团用的完全相反啊!"
林海神色一凛:"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两支部队的标记系统不统一,联合作战时很容易误判。"
魏大勇倒吸一口凉气:"怪不得上回和38 军配合,差点把友军阵地当敌军打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统一标准。"林海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油印手册,"这是我整理的《联合侦察规范》,你们带回去研究。"
段鹏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
---
三天后的凌晨,紧急集合号划破夜空。林海匆匆赶到指挥部时,李云龙和孔捷正在研究一份刚送达的情报。
"来得正好!"李云龙一把拽过林海,"美军第24师正在向我们这移动,看样子是想包抄老子的后路!"
孔捷推了推眼镜:"林营长,需要你们空降兵配合侦察。"
林海沉思片刻:"我建议让魏团长和段副团长带队,用新学的战术先摸清敌军虚实。"
李云龙挑眉:"他们行吗?"
"绝对行。"林海信心十足,"而且我有个更大胆的计划......"
他俯身在作战地图上画出一条曲折的路线:"如果情报准确,我们可以在这里设伏。"
孔捷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拍案叫绝:"妙啊!让敌人自己钻进包围圈!"
李云龙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林小子,你这脑袋瓜子怎么长的?"
---
出发前,林海将魏大勇和段鹏叫到一旁,递给他们两个小巧的金属筒。
"信号弹,特制的。"他低声解释,"红色代表敌军主力位置,绿色是炮兵阵地,千万别搞混了。"
魏大勇郑重点头:"放心吧林营长,您教的那些,我都记在这儿了。"他拍了拍胸口。
段鹏检查着装备,突然问道:"林营长,您说这套战法能用多久?"
林海望向远处渐亮的天际:"没有永远管用的战术。敌人也在学习,所以我们更要不断创新。"
他帮段鹏整了整领口:"记住,战场是最好的老师。这次行动后,我们还要继续改进。"
晨雾中,侦察兵们如同幽灵般消失在群山之间。林海站在原地,首到最后一个身影也看不见了,才转身返回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