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亲大典后的紫禁城褪去了往日的肃杀,处处洋溢着藏汉联姻的喜庆。乾隆特命礼部筹备盛大的送亲队伍,陈知画带着一众命妇协助紫薇为赛娅置办嫁妆。绣房内,金线绣着祥云与格桑花的嫁衣铺满长案,赛娅摸着柔软的云锦,罕见地红了脸:"早听说大清的绣娘手巧,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陆明远则忙着与西藏使团商议通商细则。他将江南织造局的新样图册递给土司,指尖点过"茶马古道"的线路图:"若能在沿线设互市,贵地的羊毛、药材,与我朝的丝绸、瓷器......"老土司捋着胡须大笑,腰间的银饰叮当作响:"五阿哥果然有远见!我看赛娅与福尔康这对小夫妻,往后定能成为藏汉往来的佳话。"
消息传到城南,小燕子正带着念棠在院子里喂金鱼。小姑娘趴在石栏上,晃着羊角辫问:"额娘,驸马是什么呀?"小燕子刮了刮女儿的鼻尖:"就是像你阿玛那样,对妻子好、会保护人的大英雄!"话音未落,纪梵希抱着新买的糖画模具推门而入,夕阳将他的影子拉长,恰好笼罩住妻女。
三日后的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出了京城。福尔康身着簇新的藏式礼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方。紫薇站在城楼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手中的帕子随风轻扬。晴儿悄悄递来温热的茶盏:"格格放心,福大爷定会护好赛娅公主。"老佛爷拄着拐杖也来了,看着绵延的车队,忽然轻叹:"永琪这步棋,倒是走得漂亮。"
陆明远与陈知画站在乾隆身侧,望着天边的云霞。系统提示音最后一次响起:"宿主任务圆满完成,原剧情重大危机己彻底消除。"陈知画察觉丈夫的放松,将手轻轻放进他掌心。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孩子们举着纸鸢追逐,欢声笑语中,京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宁。
数月后,西藏传来喜讯:赛娅与福尔康在拉萨主持修建的第一座汉藏合璧书院落成。小燕子读着紫薇寄来的信,拉着纪梵希的手首跳脚:"你看!福尔康还教藏民写汉字呢!"念棠凑过来,在信纸空白处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太阳。
五阿哥府内,绵忆缠着父亲要听故事。陆明远抱着儿子坐在廊下,指着天上的星星:"从前啊,有位勇敢的公主和聪明的书生......"陈知画在一旁刺绣,绣绷上的双蝶正要飞向远方。晚风拂过宫墙,带着桂花的甜香,将这一个个平凡又珍贵的夜晚,酿成了岁月里最醇厚的酒。
和亲的红绸在拉萨河畔飘扬时,福尔泰正立在乾清宫阶下,腰间新换的侍卫佩刀泛着冷光。三日前,乾隆将象征御前侍卫统领的玉牌拍在他掌心:"尔康既己做了西藏驸马,这护驾重任,便交予你了。"
殿外春雪纷扬,福尔泰望着掌心微微发烫的玉牌,恍惚想起兄长临行前的嘱托。那日清晨,福尔康牵着赛娅公主的马,在朝阳中回头笑道:"尔泰,替我看好京城,看好紫薇。"他的藏袍下摆扫过宫道,惊起一群白鸽,也彻底改写了兄弟二人的命运。
五阿哥府内,陆明远展开西藏传来的密信,羊皮纸上的藏文与汉文工整并列。陈知画端着参茶进来,见丈夫嘴角含笑:"可是尔康来信了?"信纸间飘落一片风干的格桑花,那是赛娅公主特意夹在信中的信物。"他说拉萨的百姓己学会种桑养蚕,"陆明远指着信中字迹,"赛娅还让画师将《天工开物》绘成图册,要教藏地姑娘织布。"
与此同时,城南小院里,小燕子正踮脚往屋檐挂新扎的灯笼。念棠举着糖画追在身后,羊角辫上的红绸晃得像跳动的火苗。"阿玛快看!"小姑娘突然停住,纪梵希放下画笔转身,就见女儿手中的糖画——歪歪扭扭的侍卫官形象,却戴着和福尔泰一模一样的腰牌。
紫禁城的侍卫值房内,福尔泰将最后一盏灯笼挂上廊柱。自从接任御前侍卫统领,他每日寅时便要巡查宫墙。月光洒在他新换的蟒纹箭袖上,想起昨日明珠格格送来的桂花糕,嘴角不自觉上扬。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他握了握腰间佩刀,继续走向下一个岗哨。
老佛爷的慈宁宫近来常飘出笑声。紫薇带着绵忆来请安时,总被留下听戏。那日《文成公主》的戏文唱到"从此汉藏一家亲",老佛爷特意让晴儿取来珍藏的玛瑙佛珠:"给赛娅那丫头捎去,就说让她在西藏好好教驸马规矩。"
夏末,福尔康与赛娅联名的奏章送到乾隆案头。泛黄的羊皮纸上,除了汇报西藏新政,还附了幅孩童读书图——二十三个藏汉幼童围坐在一起,捧着竹简诵读《三字经》。乾隆将奏章递给陆明远,笑道:"永琪当初提议文试招亲,倒真成就了一段佳话。"
秋风吹起时,小燕子的糖画摊新添了藏式图案。戴着虎头帽的念棠蹲在摊子前,认真地给每个糖画上的侍卫官都画上格桑花。纪梵希支起画架,将这一幕定格在宣纸上,远处传来市集的喧闹,夹杂着卖艺人唱的新曲:"驸马远嫁西藏地,兄弟换岗守太平......"
而在巍峨的布达拉宫,赛娅公主正教福尔康跳弦子舞。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驸马府新修的藏书阁上。阁中整齐排列着汉藏典籍,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幅京城画师所绘的全家福——福伦夫妇端坐中央,尔泰身着侍卫服站在父亲身侧,兄长与嫂子的藏式婚服鲜艳夺目,背后是万里晴空下的紫禁城与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