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来了。”一声清脆的童声从身后传来。
林母扶着高高隆起的孕肚,缓缓转过身,看见来人,脸上瞬间绽放出温柔的笑容:“哎呀,是翊辰啊,过来到母亲这儿来。”
林清元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小儿子身后,也慢慢踱步走了过去。
“今日肚里的孩子可曾闹你?”林清元关切地询问道。
林母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没有,这孩子今天倒是安静。”
林翊辰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好奇地转过头来,问道:“母亲,我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弟弟?我要和弟弟一起玩。”
林母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道:“我们翊辰是想见弟弟吗?等再过几个月就能见到了。你哥哥这几日就要到京城了,你难道不想见你哥哥吗?”
林翊辰己经两岁了,他虽然自出生起就没和林如海见过,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哥哥没什么具体印象,不过却经常能收到林如海给他寄来的各种新奇小玩意,所以,他很给面子地点点头,脆生生地说:“想,翊辰要去接哥哥。”
林清元宠溺地看着面前的妻儿,将手中的扇子打开,轻轻给娘俩扇了扇风,说道:“如海这回中举,等他来京城,我打算送他去清澜书院进读。那书院师资雄厚,学风严谨,定能让他在学业上更进一步。”
“清澜书院?”
林母想了想,问道,“老爷,我听闻这家书院的要求极为严苛,学子必须通过书院专门设置的考核,才有资格进入。而且,书院有规定,不允许学生带仆人贴身伺候,这……”
林青元神色从容,轻轻点头,缓缓说道:“夫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般严格的要求,实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子,只有历经磨砺,方能成才。
以如海的学识水平,通过考核应当不在话下,这对他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紧接着,林青元话题一转,感慨道:“如海今年也周岁十七,虚岁十八了,眼瞅着就快二十了,到了能成家娶妻的年龄,是不是应该给他相看相看?把这事提前安排上日程?”
林清元之所以如此说,归根到底还是不希望日后林如海娶贾敏的,在他看来,贾敏这样的人,无论从性格还是为人处世,都不适合做他林家妇。
林母听了老爷说的话,深表认同,连忙点头说道:“确实如此,老爷考虑得周全,不过我这身子现在也不太方便,诸多事宜怕是力不从心。等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再安排如海的婚事吧。不过…”
林母细细思索一番说道:“”你还别说,我心里还真有几个不错的人选,且说与你听听…”
“李御史家的大姑娘,性子温婉,知书达理,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平日里孝顺长辈,在邻里间口碑也极好。”
林母兴致勃勃地说着,“还有大理寺张大人家的大姑娘,为人大气开朗,虽是女儿身,却有着男儿般的豁达,而且她对诗词也颇有见解,写得一手好字。”
林清元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林母又接着说:“王侍郎家的二姑娘,心思细腻,做事沉稳,她管家的本事可是一绝,持家是一把好手……”
林母越说越上头,林清元也没有打断他。
林母说的这几家他也知道,姑娘确实不错,于是也和林母一起开始对林如海的婚事‘指指点点’。
另一边,处于话题中心的林如海己经下了船,看看眼前高大巍峨的城墙,脸上也终于露出笑容。
这两年来他一个人待在姑苏,时常挂念家中父母,还有小弟。
听母来信中讲,小弟机灵可爱,聪慧异常,才两岁的年纪就开始跟着父亲开始学认字了。对此,他感到非常骄傲,瞧,这就是他林如海的弟弟。
很快,林清元夫妻两个就见到了归家的大儿子。
林如海看着父亲母亲,眼眶微红,似有泪水在打转。
林清元见状,扯了扯嘴角,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弄这死出,平时又不是不联系,搞得好像是被人抛弃一样。
心里这么想,不过嘴上还是安慰道:“如海,一路上辛苦了。”
林母更是红了眼眶,心疼地说:“快让娘看看,瘦了没?”
站在一旁的小豆丁林翊辰则是好奇的打量着对面的林如海。
这是哥俩第一次正式见面,林如海蹲下身子,笑着向弟弟打招呼,林翊辰也是个自来熟的性子,大大方方的回应,一时间,气氛很是融洽。
林如海从怀中掏出给小家伙准备好的见面礼,是一个精致的木雕小老虎,栩栩如生,煞是可爱。
林翊辰一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礼貌致谢后就接了过去,顺带着连林如海腰间佩戴的玉佩,也讨要了过来,一点都不知道客气为何物。
林如海对此倒喜闻乐见的,觉得小弟一点都不跟他这个哥哥生分。
别看林翊辰只有两岁,却是个十足的小财迷,而且很有理财意识,从小到大收到的礼物红包都被他单独存了起来,如今也算“家资不菲”,真要比起来,可能林如海都没他有钱。
这些年来,林清元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和卓越的经营头脑,对林家的产业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调整,优化了产业经营模式,短短几年间,林家便积累了不菲的资产。
有了钱之后,又在京城置办了一批铺子和庄子之类的不动产,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林家,家中的积蓄愈发丰厚。
就拿林翊辰存钱的箱子来说,都己经有五个大箱子了,里面装满了他两年来积攒的钱财、珍贵物件,以及亲朋好友送给他的各种礼物。
所以说,家中最“穷”的就数林如海了。
林如海:………错付了
…………
林如海不负林清元的期望,顺利的考进了清澜书院。
林清元觉得,林如海一心专注于学业,对后宅中的种种争斗和阴私手段几乎一无所知,这短板必须给他补上。
让他知道,后宅绝非风平浪静之地,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往往能引发一系列麻烦,甚至影响到家族的兴衰。
林清元决定找位从宫里退下来的老嬷嬷接到府上。这种能从宫里那种吃人的地方全身而退的,都是狠人,深谙各种后宅争斗的手段和门道,用来教导林如海,再好不过。
好歹父子一场,他希望林如海在踏入婚姻之前,就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有所了解,这并非是要教林如海去算计他人,而是让他具备保护自己和家族的能力,有时候多一份见识,多一份防备,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不是所有人的后宅都能像林府这般和谐,像林府这样的才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