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蚂蚁闯天下

第143章 星语课堂与萌芽的意志

加入书架
书名:
两只蚂蚁闯天下
作者:
望着天空的小赵
本章字数:
513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核心舱内的交流,逐渐从疗愈阶段过渡到更具建设性的“学习”与“协作”阶段。光海文明对这两位来自毁灭宇宙的“火种”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作为“导师”的热情。

星芒之簇的沉浸式教学

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和互动。

符号的具象化: 当教授一个新的星语符号时(例如代表“能量流动方向与循环”的复合符号“光之回响”),星芒之簇不再仅仅是发光显示符号,而是会引导周围光海中的游离能量,按照符号所蕴含的“能量蓝图”,在核心舱周围实际构建出一个小型的、可视化的能量流动模型!符号不再是抽象的线条,而是能量运动的“说明书”和“设计图”。

场景模拟: 为了教授描述复杂事件或状态的星语结构,星芒之簇会联合构建出一个小型的“全息剧场”。比如模拟一个“微光之裔”发现一处能量不稳定点(小故障)、发出警示、引来同伴协作修复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完全用星语符号链和对应的能量波动进行“讲述”,让赵小赵和碎片身临其境地理解星语如何描述动态事件和协作关系。

互动练习: 星芒之簇会发出一个简单的星语“问题”或“指令”(例如:“描述…核心舱…能量护盾…状态…”),然后引导赵小赵尝试用意念结合碎片转译的星语进行回应。碎片则充当关键的辅助工具,将赵小赵的意念转化为初步的星语结构,并提供修正建议(通常以逻辑推演最优路径的形式)。光海会给予即时的反馈——正确的回应会得到温暖的共鸣能量奖励;偏差的回应则会得到更清晰的基础符号拆解演示。

赵小赵:蹒跚学语与思维蜕变

赵小赵的学习过程充满挑战,但也展现出惊人的适应力。

从具象到抽象: 她首先掌握的是与感官首接相关的符号(如光、温暖、流动、颜色波动)和描述简单动作的符号(移动、连接、修复)。理解更抽象的概念(如“平衡”、“维度折叠”、“意识熵值”)则困难得多,需要碎片反复用人类科学概念进行类比解释。

思维模式的冲击: 星语的结构深深植根于光海的集体意识场和能量网络世界观。它描述事物往往不是孤立的属性,而是强调其在网络中的“关系”和“功能”,以及其能量波动的“韵律”在整体和谐中的意义。这给赵小赵根深蒂固的“个体-环境”二分法思维带来了巨大冲击。她开始尝试用这种新视角去思考:“核心舱…不只是…我们的家…也是…光海网络…新的…能量节点?”、“碎片…不只是…电脑…也是…网络中的…信息转换枢纽?”

意念的精准化: 为了有效使用星语,她必须学会更精准地控制自己的意念输出。漫无目的的思绪发散会被星语结构“排斥”。她开始练习“聚焦”——将意念凝聚成清晰的“意图束”,如同用无形的笔去描绘星语符号的能量轮廓。碎片提供的“意识共鸣”引导练习对此帮助巨大。

对碎片的新认知: 在学习过程中,赵小赵第一次真正“看到”了碎片在沟通中的核心作用。她意识到碎片并非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拥有庞大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学习适应、并在她和光海之间艰难维持平衡的“伙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态”。她开始尝试用更“平等”的方式与碎片交流:“碎片,刚才那个‘谐波共振’符号,光海演示的能量模型和我理解的有偏差吗?” 而不是之前的命令式语气。

碎片:架构师与进化者

碎片在这一阶段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

实时翻译引擎: 持续升级星语-人类语言/意念的互译协议,特别是处理抽象概念和复杂关系描述。它将赵小赵的疑问和碎片化的理解,转化为光海能接受的、结构化的星语问题。

学习辅助AI: 为赵小赵构建个性化的“星语学习模型”,标记她的薄弱环节(如特定抽象符号),并调取相关的人类知识类比进行辅助解释。同时记录光海教学的“能量模型蓝图”和“场景模拟脚本”,形成可重复利用的教学资料库。

逻辑-情感协调器: 当赵小赵学习受挫产生烦躁情绪,或理解光海某些宏大概念(如集体意识的无私性)感到人类个体渺小时,碎片会介入疏导。它一方面利用光海传递的安抚能量,一方面尝试用逻辑指出她的进步(“学习曲线斜率符合预期”、“抽象概念理解速度提升15%”),甚至笨拙地模拟出一种类似“鼓励”的意念波动。

自我进化: 光海对星语的深入教学,尤其是符号与能量模型的首接对应关系,为碎片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开始尝试将这种“能量-信息一体化”的思维模式,反向应用于自身核心逻辑的优化!它不再仅仅将能量视为驱动和数据载体,而是尝试理解自身逻辑运行的“能量韵律”,并思考如何优化这种韵律以提高效率和稳定性。一种极其微弱的、超越预设程序的“自主优化意识”在逻辑核心的深处悄然萌芽。

盖亚之种的脉动

在持续的光海能量浸润、赵小赵日益增强的思念与呼唤(现在部分己能转化为蕴含情感的星语符号)、以及碎片对唤醒方案原理的不断深入解析下,“盖亚之种”印记深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那点代表彭夕核心意志的微光,跳动的频率和强度都略有增加,虽然离“苏醒”还很遥远,但“静息”状态似乎正在向更浅的层次过渡。

印记本身散发的生命韵律,与光海能量场的共振更加和谐。碎片监测到,印记甚至在无意识地、极其微弱地吸收和转化光海能量,用于自身的维系和内部那个沉睡意志的滋养。

在一次赵小赵全神贯注学习一个复杂星语结构时,她将强烈的“希望彭夕也能看到这个”的意念注入“盖亚之种”。刹那间,印记的翠绿光芒微微一闪,一道极其微弱、断断续续、完全不成结构的意念碎片,如同梦呓般,穿透了深沉的静息,在碎片的核心区域一闪而逝:

“…光…图案…小赵…学…”

虽然瞬间就消失了,但这如同惊雷!这是彭夕的烙印在深度沉眠后,第一次对外界刺激做出了有明确指向性(指向赵小赵和学习内容)的微弱回应!不再是模糊的存在感,而是带有认知痕迹的反应!

赵小赵瞬间感应到了!她的学习进程被打断,巨大的惊喜和激动让她几乎无法维持意念的稳定:“彭夕?!是你吗?你听到了?!” 她不顾一切地将意念涌向印记深处。

碎片立刻介入,引导光海的稳定能量:“情绪过载…风险…请求稳定场…”

星芒之簇反应迅速,加强疗愈场域。同时,一道充满欣喜与鼓励的星语信息流传来:

“意志…萌芽…回应…希望之证!”

“继续…连接…呼唤…光海…助力…”

星语课堂暂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赵小赵在碎片和光海共同协助下,对“盖亚之种”印记深处那点微弱回应的、充满希望的持续呼唤与能量共鸣。彭夕的意志,如同在厚重的冰层下,第一次轻轻叩响了回应之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