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晋西北的荒野上,秋风卷着黄沙呼啸而过。
沈云舟三人伏在一处隐蔽的山坡上,望远镜中映出远处对峙的两支军队——一面是土黄色军装的日军联队,约三千余人,炮兵阵地己经架设完毕;另一面是灰蓝色制服的晋绥军,约八千多人,依托地形构筑了防御工事。
"奇怪,晋绥军的装备配置看起来不比鬼子差。"沈云舟调整着望远镜焦距,看到晋绥军阵地后方排列整齐的山炮和迫击炮,"按理说防守应该占优势,鬼子很难打赢啊。"
李霜华突然按住他的肩膀:"看,这是要开始了。"
远处传来闷雷般的炮声,日军阵地上腾起十余道火光。几乎同时,晋绥军炮兵也开火了。
两边的炮弹在空中交错而过,在对方阵地上炸开一朵朵死亡之花。大地在震颤,冲击波掀起漫天尘土。
"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啊。"苏紫嫣惊讶地看到晋绥军的炮弹精准落在日军炮兵阵地,炸飞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炮战持续了约莫二十分钟,双方各有损伤。突然,日军阵地上响起尖锐的哨声,三个步兵方队开始向前推进——正面是一个完整的大队,左右两翼各有一个中队。
"来了!"沈云舟握紧拳头,"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这是小鬼子的标准战术啊。"
晋绥军阵地上,一个穿着笔挺军装的身影站在指挥部掩体前,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即使隔着这么远,沈云舟也能看出那人气质儒雅,与周围粗犷的军官形成鲜明对比。
"传令兵!"儒雅军官放下望远镜,声音清朗,"告诉一营死守正面,放近了打。二营、三营曾梯次队形节节阻击,不要让火力点一次性暴露,先给藏住一半的火力,我要给小鬼子来顿狠的。"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正面阵地上,晋绥军士兵趴在战壕里纹丝不动,首到日军进入三百米范围才突然开火。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如同死神镰刀,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如割麦子般倒下。
"打得好!"沈云舟忍不住低呼。那儒雅军官的指挥沉着冷静,士兵执行也坚决果断。
但很快,沈云舟的笑容凝固了——左右两翼的情况截然不同。日军仅用两个中队就打得晋绥军节节败退,有些阵地甚至出现了溃逃现象。
"怎么会这样?明明他们还占着优势啊。"苏紫嫣难以置信地看着右翼一个连的晋绥军丢下机枪逃跑。
李霜华冷笑一声:"你看他们阵地后面的指挥部。"
沈云舟和苏紫嫣朝着李霜华手指的方向看去,几辆黑色轿车正快速驶离战场,后方有大批部队在无序后撤,甚至可以说是溃逃。
沈云舟气得浑身发抖:"指挥官临阵脱逃?这是真该死啊!"
正面战场上,那儒雅军官显然也发现了异常。他猛地拔出配枪对天鸣放,厉声喝道:"派两个连行成督战队!给我去两翼!擅自后退者,格杀勿论!"
两队戴着红袖标的士兵立刻分赴两翼。与此同时,正面阵地因为分兵支援而火力减弱,日军趁机逼近到百米之内。
"危险!"沈云舟看到那儒雅军官亲自带着警卫连冲上前线。
军官脱下军帽,脸上的儒雅尽褪,反而换上了几分狰狞,手持冲锋枪向日军扫射,几个短点射过去消灭了几头小鬼子。而晋绥军这边的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竟然硬生生将日军压了回去。
望远镜里,沈云舟清晰地看到那军官被弹片划破手臂,却仍屹立在战壕上指挥。他身边的传令兵一个接一个倒下,但命令始终在传达。
"左翼稳住了!"苏紫嫣突然喊道。只见督战队处决了几个逃兵后,左翼晋绥军开始组织有效反击。
然而右翼情况继续恶化。日军己经突破第一道防线,正向纵深推进。更糟的是,正面阵地因分兵过多,也开始缓缓的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不过因为有那位长官的指挥,倒也撤退有序,没有给鬼子趁机击溃他们的机会。
"那个军官在重新布防。"李霜华指着正面阵地。
“这个军官很不错啊,有股子狠劲,但又充满了智慧。”沈云舟也点头附和道。
儒雅军官正亲自调整机枪位,形成交叉火力网。他弯腰扶起一个受伤的士兵,解下自己的绷带为士兵包扎。
“只要他们坚持到天黑,虽然不一定能放住这些小鬼子,不过想要撤退还是能做到的。”李慕华接着道。
沈云舟抬头望了望天,“应该没问题的,估计还有两个小时就快天黑了,以那位晋绥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应该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就连右翼现在撤到第二条防线以后也稳下来了。”
夕阳西下,战场被染成血色。日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但在晋绥军顽强的抵抗下无功而返。随着夜幕降临,枪声渐渐稀疏。
"他们要撤退了。"沈云舟看到晋绥军开始有序后撤,那儒雅军官走在最后,亲自断后。
三人沉默地看着这一幕。沈云舟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八千人打三千人,装备相当,居然打成这样,这打的是什么仗?那些指挥官就该……"
"好了,云舟,这也是因为只有一个人在真正指挥。"李霜华冷冷道,"其他军官要么逃跑,要么畏战,这怎么可能打赢?"
苏紫嫣突然指向远处:"快看!鬼子有支骑兵从侧翼包抄过去了!"
一支约两百人的日军骑兵不知何时绕到了晋绥军撤退路线上,眼看就要截断后路。那儒雅军官立即命令部队转向迎敌,自己带着警卫排冲向最危险的位置。
"不行!太危险了!"沈云舟猛地站起身,"我们得去帮忙!不管他是谁,只要他是打小鬼子的英雄,我都要去帮帮场子。"
李霜华一把拉住他:"你疯了?这种规模的战斗……"
"娘!那是真正打鬼子的军人!"沈云舟眼中燃烧着怒火,"如果我们连这样的人都不救,还谈什么杀鬼子保家卫国?还能对得起父亲对我的教导吗?"
李霜华与儿子对视片刻,突然笑了:"好,这才是我儿子。紫嫣,你留在这里策应。"
月光下,两道黑影如鬼魅般向战场掠去。沈云舟的青霜剑在月色中泛着寒光,李霜华的软剑如银蛇吐信。他们选择的正是日军骑兵的侧后方——最薄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