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战士们露出渴望眼神的……
是那所雪白的教学楼,还有那洁净的教室,和大而通亮的黑板。
「诚实勇敢乐学多思」
跟随沈泽学习,娃娃们己经能认得出黑板上那几个似是标语的词汇。
八十载光阴流转。
当今日少年步履匆匆穿过教学楼长廊,为‘减负’二字没有落实到位而满腹牢骚时,那方硝烟不止的时空里,读书成了战士们被炮火碾碎的残梦。
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云层,全校师生在校操场集合。
时值4月3日,清明节前一天。
【“倭虏肆虐,神州陆沉;”】
【“半壁江山,尽染腥膻。”】
【“血战八载,乾坤再造;”】
【“碧血千秋,民族之光。”】
沉重庄严的嗓音,逐句将碑文朗诵。
压抑的音乐让走进这里的每个人都心境悲凉。
远征军名录墙,密密麻麻刻着无数个名字。
【国殇墓园】
谁懂国殇二字的含义……
正值清明前后,石碑下己经放置了许许多多白色和黄色的菊花。
数不尽的延夏儿女走在青石台阶的小路上,众人眼中含泪,喉头哽咽,连性格活泼的小孩子们在这里也自觉庄严肃穆。
看镇魂碑下一支支白菊,便知己经有多少人前来祭奠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届时海岸线被樱花国封锁,唯一能连通境外的公路是老百姓靠着肩挑背扛修成的。
以人力扛拽着沉重的压路石一步步压出来的公路,每走一步都是人民的血与汗。
【“这里长眠着9168座墓碑,因为他们,因为许许多多数不尽的抗战先辈,我们才有了如今的生活,有了令其他国家羡慕的和平。”】
全校一千多名师生来到墓碑前,在每座墓碑前放下雪白的菊花。
来到少年战士的石像前,师生将提前准备好的红领巾为小战士们系上。
“这是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学生们喃喃自语。
老师:“敬礼!”
全体少先队队员,敬少先队队礼。
还有学生在墓前放上自己喜欢吃的糖、喜欢喝的饮料、喜欢吃的零食,亦或者是自己叠的纸船……
‘走!我带你们回家!’
‘多给我们叠几条纸船!’
‘好!一定多多的!’
‘叠很多、很多!’
那隐含哭腔的嗓音,不知道来自于哪里,只是他们出现在战士们的耳朵里竟是那般催人泪下。
走上山巅,学生们正好看到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也来到这里祭奠战友。
两鬓斑白,身形苍老,面容早己看不出年轻时候的模样。
战士们使劲辨认,也没认出他是自己的哪一位战友。
老人在墓碑前痛哭出声,哽咽着唱——
【“君不见?~汉终军?~”】
【“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
“绝域轻?~骑催战云?~”
这首远征军军歌战士们唱出声来的时候,和那老兵一样,眼中回忆起来的都是当年一起经历过的生死……
那心如刀绞,却又无上荣耀的记忆。
将近七千人的大合唱,铁血雄心响彻冥府,忠肠回荡净土余音。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听着那熟悉的歌声,远方有灵魂在不经意的地方轻微晃动,在几次挣扎过后,终于起身浮游在半空中,顺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飘去。
那是他们还没归队的一千多个战友的灵魂,听着熟悉的军歌,凭借那歌声中的思念和力量,即便冥灯还没有照射到身上,这些灵魂惨惨幽幽地汇聚而来。
他们跌跌撞撞,急躁又兴奋。
想要尽快回到战友们身边去,像一朵朵散发着微微荧光的蒲公英,飘向了他们心之所向的方向。
首到被冥灯的光将不完整的七魂三魄充盈,才变回了原本的样子。
灰衣灰裤灰帽子,一张张朴素而坚毅的面容。
跟在战友们身边一起唱:“弃我昔时笔昔时笔?~著我战时衿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呼战歌齐从军?~高呼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势扫倭奴不顾身?~”
万万没想到,本以为越是最后越难寻觅的战友们,竟然自己来到了他们身旁!
张世安、沈泽的喜悦溢于言表。
两人一边唱着军歌,一边默数着这些归队战友们的数量!
7759……7760……7761……7762……7763!
根据先前统计出来的数据,总计七千七百六十三人!实到七千七百六十三人!
用人世间的时间计算,他们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所有在松江战役中牺牲的战友全部归队!
但当时那一战,他们打了至少三个月!
赤晶里……
指尖拨动吉他琴弦的声音,轻轻唱起了这样一首歌……
【“老人听见无声的黄昏~?”】
赤晶画面里,是九千多块石碑中的其中一块。
八旬老太跪在石碑前,诉说着悼念的供言:“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女儿大概是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石碑上正写着——
「第五军 97师贾正平」
【“斜阳拉长树影下的人~?”】
贾正平周围的战友们全都看向他!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贾正平是1920年生人,22岁加入的远征军,24岁为国捐躯。
有个八旬的女儿这种事,突然一下子还真把他砸懵了!
他确实是娶了媳妇才入伍参军的。
“但我、我……”
想到自己入伍前,拜托媳妇好好照顾自己爹娘时候的情景,贾正平的嘴角逐渐压不住的上翘。
“我有个孩子?我还有个孩子?!!”
知道战争胜利,国泰民安以后,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让他喜悦了!
“我还有个娃娃!我媳妇还给我生了个娃娃!!”
“不对不对,我是第五军97师的贾正平吧?”他问身旁的战士,“我是第五军 97师的贾正平对吧?!!”
其他战士和他拥抱,替他高兴。
“你也太幸运了!!”
“我家小子在我上战场时就会上房揭瓦了!也不知道之后怎么样,他和他娘都好不好。”
己经成了家的战士们,多少都是对贾正平既祝福又羡慕的。
为了贾正平能听见赤晶里,那个他素未蒙面的女儿的话,战士们都安静的等待着看完再庆祝他们这位无比幸运的战友。
【“远处传来歌声呼唤着~?”】
赤晶里的八旬老太和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小时候,村子里就说我父亲是出兵抗战去了,但是我那时候不敢问我母亲。”
“首到我母亲临终前,才悄悄翻出一个照片,告诉我父亲的真实身份和姓名。”
“首到六十岁……”老太声音哽咽,“我趴在这几千多块墓碑前,一块一块的找……”
“——终于找到了我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