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前,刘母正忙碌地准备着晚饭。
她一边熟练地切着土豆,刀刃与案板撞击发出“咚咚”的声响。
一边骂道:“一点都不知道心疼老娘!下班回来还得伺候你们这些棒槌,饭都不知道做!只知道在家吃白食!”
大儿子刘春生则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搪瓷盆,认真地清洗着青菜。
听到刘母的骂声,他知道是说给他听的。
他张了张嘴想解释说家里的粮食都被她锁进柜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随后想了想还是算了,说了只会迎来刘母更猛烈的发泄,他不想连晚饭都没有了!
“春生,菜洗好了没有?”刘母不耐烦得喊道。
“妈,马上就好了!”刘春生连忙回答,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一些。
“磨磨唧唧的!给我快点!你爸应该快回来了!”
刘母的语气越发严厉,手中的菜刀也剁得更响了。
刘春生心中一着急,动作幅度有些大,盆里的水溅出了一点。
刘母见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猛地转过身来,嫌弃的盯着刘春生,手指几乎要戳到他的鼻子上,骂道:
“水都溅了一地,也不知道长点脑子!笨手笨脚的,干啥啥不行!”
刘春生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低着头,沉默不语。
他早己习惯了母亲这样的责骂,小时候他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才会让母亲不喜,经常偷偷躲起来抹眼泪。
后来,他发现了无论他做得再好,母亲对他的责备没有减少,她疼爱的眼神只会落在弟弟妹妹身上,他终究是明白了母亲根本不爱他。
他想起几年前,当时下乡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个社会都被这股热潮所席卷。
那时的他年仅 15 岁,刚刚初中毕业。眼看着距离下乡的年龄越来越近,他天天往外跑想找份工作,急得嘴巴都起了燎泡。
后来,他终于是打听到了有人出售一份临时工作,要价300块,可他兜里一分钱都没有。但他知道家里能拿出来,毕竟父母双职工。
他内心不断挣扎,终于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跟家里人开口。
“爸,妈!我……”
他有些吞吞吐吐地开口,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怎么了?”
父亲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他能有什么事?一个男孩子扭扭捏捏样!”母亲显然对他非常看不上眼,言语表情都十分嫌弃!
刘春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坚定一些:
“能不能出钱帮我……买……帮我买一份工作?我打听到了有一份临时工,我不想下乡……”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微不可闻。
“买工作?你这孩子是不是脑子烧坏了!”
刘母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愤怒得几乎要喷出火来,
“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家里这点钱,还不够供你弟弟妹妹上学呢!你倒好,整天就知道在家里混吃等死,还想让我们给你买工作!”
刘父也紧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无奈和失望:“春生,你也是个大人了,怎么就不懂事呢?你弟弟妹妹还小,别总想着靠家里。”
“大哥!你真不要脸!竟然朝家里伸手!”妹妹刘夏花鄙夷的说道。
“略略略!不要脸!不要脸!”弟弟刘冬幸灾乐祸的跟着附和道。
刘春生的脸瞬间变得苍白,他咬着嘴唇,眼眶里满是委屈和不甘。
“我不是,我会……”刘春生刚想解释说这钱他会还的,就被刘母打断了。
“别说了!你就是个没用的东西!还想要老娘的钱,老娘的血你要不要!”说着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
刘春生被打了个趔趄,他捂着火辣辣的脸颊,转身跑出了家门。
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他回到了家,正当他准备敲响父母房门跟他们道歉的时候,听到了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
“那孩子一夜都没有回来吗?”
“管他做什么,最好死在外面得了!白眼狼一个!”
“行了,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
“我就计较怎么了,竟然敢肖想家里的钱,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不……”
还没有等刘母说完,就被刘父捂住了嘴巴。
“嘘!小声点,让孩子听到了怎么想!”
“放开!怕什么,两个小的这会儿一定还在睡得跟死猪一样!大的不是还没有回来吗?而且我管他怎么想,都不知道你妈从哪里捡来的野种!”
……
后面的话刘春生没有继续听下去了,他脸色惨白,浑浑噩噩的离开。
一路狂奔,也不知跑了多久,首到他跑到了郊外乡下大伯家。
他气喘吁吁地推开门,静悄悄的,应该都上工去了,他来到后院,看到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便扑了过去,声音带着哭腔:“奶奶,奶奶!”
“哎哟!吓了我老大跳!原来是春生啊!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了?你爸妈又打你了?”
“奶奶,您跟我说实话,我到底是不是爸妈亲生的?”
刘奶奶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她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春生啊,你别问了,你就是咱家的孩子。”
“奶奶,您跟我说实话!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我偷听到我妈说了我是你捡来的!”
奶奶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开口:
“春生,你确实不是你爸妈亲生的。当年你爸妈迟迟没有孩子,你是我从几千里外黑省大兴县娘家所在的柳镇抱回来的。”
刘春生的身体猛地一震,他瞪大了眼睛,虽然他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但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奶奶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毕竟小时候是自己养的,她心疼地说:
“春生,你别难过。虽然你不是亲生的,你爸妈虽然偏心了些,但毕竟也将你养大了。你可别做出什么傻事来。”
刘春生点了点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奶奶,您别跟别人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成吗?”
刘奶奶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回到家的刘春生像往常一样,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己经知道了真相,只是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为下乡做准备。
几天后,刘春生报名参加了下乡,地点正是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