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月带着会计去拿前两天跟林主任预定的礼盒,打算先拿回来包装好,拿去给供销社谈。
“小王同志,你这礼盒确实好看。”林主任把礼盒打开,里面有两层,像抽屉一样,上面还有一个手提的把柄。
王瑾月很满意这礼盒,实物比设计稿还要好看。
跟林主任告别后,两人拿着就往大队跑,想连忙回去包装好就去供销社。
这绝对好卖。
宋词年也刚好在大队,看着王瑾月跑得一身汗,脸上红彤彤的,默默起身倒了一杯水给她。
“喝点水。”
“嘿嘿嘿,谢谢!”王瑾月在傻乐,拿起猛喝。
一样累得慌的会计没人给他倒水,只能边看他们腻腻歪歪边去倒水喝。
“切,有老公了不起啊!”会计叔有点酸溜溜的。
“会计叔,我听到了,我要跟婶子说你也想要老公。”王瑾月两眼笑眯眯的看着他。
“乱说什么,我只是看你们感情那么好。”会计被王瑾月的话吓到了,什么东西叫他想要老公?他不要脸了?
“不说了,我家里有点事先回去了。”会计害怕王瑾月口出狂言急急忙忙找个借口远离她。
“哈哈哈哈哈哈哈。”王瑾月看会计落荒而逃笑得可大声了。
“好啦!下次不可以胡说,这样不好。”宋词年看着王瑾月的笑脸,宠溺带着点无奈。
“知道了,就是开个玩笑,我跟会计叔很要好的。”王瑾月没觉得哪里有问题,她从小就老跟着她爹来大队部。
在她小的时候会计叔可没少跟她开玩笑,但也没少给她带好吃的。
“我把礼盒拿回来了,你来看看。”王瑾月拉着宋词年展示她拿回来的礼盒。
“可以。”宋词年打开看看,又拿起来看看整个礼盒外表有没有瑕疵。
宋词年盯着看总感觉少点什么。
“你咋了。”王瑾月看到宋词年面无表情拿着礼盒不知道在想什么,把脑袋伸到宋词年眼前好奇看着。
好家伙,越看越好看,王瑾月都在咽口水了。
宋词年回过神来,看着王瑾月色眯眯的眼神,用手盖住她的眼睛,低头在她耳边“口水收收,这是在外面呢!”
王瑾月眼前一黑,又感觉到自己耳边有宋词年呼出的热气,有点痒,不自觉躲了一下。
“我又不是色鬼,你是我的我还不能看吗?”又听到宋词年的话,王瑾月有点害羞。
“可以看,回去再看好嘛。”宋词年松开手,温和道。
“我知道了,是你害羞了,对不对。”王瑾月感觉自己发现了什么大事,很兴奋。
“对,是我害羞了。”宋词年明知道是王瑾月害羞了,还是配合他。
“过来,是不是感觉少了点东西。”宋词年走到篓筐里的普通版包装柿子饼,递给王瑾月。
“有点单调。”王瑾月立即凑过来看。
“是没有名字,这包装没有任何标识,谁知道是什么东西哪里来的。”宋词年刚才想了一下才发现的没有名称。
“我懂了,就是要给柿子饼起个名字,然后写在上面。”王瑾月经过他一提醒,马上就懂了。
“写在上面工作量太大了,我们用印章的方式给印在上面。”宋词年摇摇头,给出自己的建议。
“大队里是有木工,但他不会做那么细致的活,怎么办?”王瑾月一听还挺开心,下一秒脸就耷拉下来。
“我会做,但需要很多印泥,你现在去找队长叔开会,决定名字叫什么,我去找木头。”宋词年以前跟着爷爷学过做印章,正好帮上忙。
“宋词年,你怎么什么都会。”王瑾月两眼快冒星星了。
“可是我不会把柿子饼卖出去几百份,还是你比较厉害。”宋词年轻轻拍了拍王瑾月后脑勺,就准备去找合适的木头。
“爹,宋词年说我们的柿子饼没有名字,需要我们大家想一个出来印在包装上。”王瑾月拿着普通包装的柿子饼找到王贵涛。
王贵涛马不停蹄召集干部开会,让大家都想想叫什么名字好。
“首接叫小月儿柿子饼,反正也是瑾月第一个做出来的人。”会计叔简单粗暴不过脑子。
“不行,会计叔这是咱们大队的生意,不是我自己的。”王瑾月想想这个名字要印在包装上估计没啥人愿意买来吃。
“叫王家柿饼,是咱们王家屯出去的。”一首在抽着烟筒没有说话的书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大家都点点头,简单好记。
只有王瑾月没有开口和点头。
“还想吃柿饼,大家怎么看。”王瑾月脑海中闪过尝试了柿饼的人,都会在说一句好想再吃一个。
“还想吃柿饼。”王贵涛跟其他干部一样自己念叨了几句,觉得可以。
“柿饼毕竟原材料是季节限定,我们之后肯定还会有新产品,也用还想吃这三个字为开头,大家就知道这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东西。”王瑾月跟大家解释。
这时王瑾月还不知道这就是品牌效应。
“就用这个了。”书记拍板,大家没什么意见都同意了。
“咱们之前定做的礼盒也拿回来了,大家看一看。”王瑾月将礼盒放在桌子上,让他们自己传阅。
“这个送礼很合适。”王贵涛点点头。
“这一个礼盒两块钱卖的不贵,看起来就漂亮。”书记也很满意。
“爹,你让包装工们再放进去之前,每个柿饼底下要放一张弄皱的包装纸垫一下,显得有层次。”王瑾月拿出一张包装纸对半裁开,在手上弄皱垫在柿饼底部。
“好,等会爹就去教一下她们。”王贵涛确实觉得有点装饰更加上档次了。
“对了,宋词年会做印章,然后需要印泥,到时候印在包装上。”王瑾月没忘记宋词年的话。
宋词年干了活就要让他们都知道,给宋词年立个好好改造积极帮助大队部解决问题的人设。
没想到这一个小举动会救了宋词年。
“好,等会我就去买。”会计叔接过这个活,骑着队里的自行车就要去供销社。
说完,王瑾月就打算回家找宋词年。
宋词年本来一个人蹲在王瑾月家的木头堆找合适的木头,后面王瑾天看他一个人在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在干嘛。
“找啥呢!”
“找块大木头,等会刻个印章。”宋词年头也没抬在木头旁仔细寻找着。
“找什么样的?”王瑾天刚好去山上砍完柴回来,肩膀上的木被他放在地上。
“这个。”宋词年听到声响,回头看向地上的木头。
“那你拿去。”王瑾天也没想到自己刚好好帮上宋词年的忙,很大方就给他了。
“谢谢二哥。”宋词年也不客气。
“谁是你二哥,切。”说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