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杨浩不仅劫了曹操的十万石粮草,还在襄阳开展农会蚕食蒯氏、蔡氏的土地。
曹操无论是为了报劫粮之仇,还是为了拉拢蒯、蔡两大世家,都会对杨浩展开极其残酷的围剿。
围剿的对象即是杨浩,也是农会成员。
曹军可能会集结大军,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对农会进行毁灭。
死亡的人数,不会是在以百为单位,很可能会以万为单位计数。
他的眼泪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量死亡而流。
可是他必须要这么做。
他从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地主,到跟随刘备,借势得以在新野发展。
和刘备的关系既有统一又有矛盾。
统一的是都想为天下百姓做一点事。
杨浩属于偏左的激进派,用导师思想,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想强行让她大跨步的往前走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
这是一场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一开始唯有杨浩坚定不移相信这场社会实验一定会成功,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盛世!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个身影出现在杨浩身边,赵云,羊庚、魏虎、贺强、邓艾、黄忠、陈生。
他们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是他们选择跟随杨浩,跟随导师的思想。
这群人如同黑暗中的先行者,以思想作为火把,照亮前路,用自己的血肉,铺平地上的每一个坑洼。
用觉悟驱散每一寸黑暗。
只为让后人,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一点,更平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而刘备心里是否想为百姓做点事情,不得而知。
但是论迹不论心,哪怕是虚伪,他也虚伪到了六十二岁。
所以在想为百姓造福这一点上刘备和杨浩是统一的。
这也才有了杨浩辅佐刘备的基础条件。
刘备作为皇叔,想的当然是光复大汉,继续维持家天下的皇权统治。
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很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规律。
也正是因为太过符合时代,太过保守,属于偏右保守派。
他的矛盾是既想要老百姓的口碑和支持,又对欺压在百姓头上的世家豪族做出妥协。
注定了刘备的路能走,但是走不远。
还不如跟曹操、孙权一样,彻底的倒向一边。
杨浩和刘备的关系在统一和矛盾中,磕磕绊绊的结伴而行。
起初杨浩还在弱小之时,矛盾方面没有显现出来。
随着杨浩势力的逐渐强大,农会的发展逐渐扩张。
矛盾的点也会随之显现。
刘备舍不得放弃世家豪族的支持,更不会放弃对皇权的追求。
未来的关系如何发展,是矛盾大于统一,还是在矛盾和统一当中,找出一条和平相处的道路。
亦或是交给百姓,交给时代去抉择。
起初的刘备是带着流民败兵守着一个小县的守将。
杨浩是一个隐世于山村的小地主。
很快赤壁之战即将结束,那时刘备将坐拥荆州南部西郡,以及南郡南部。
实力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一方诸侯,能和曹操、孙权一起上桌吃饭。
如果杨浩的实力还是依旧如此,那么他就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抛弃理想信念,彻底的融入刘备集团,专心致志为主公办事。
要么就从世界上无声无息的消失。
所以他必须强大起来。
可是这世上的蛋糕就这么大一块,你多吃一口,别人就要少吃一口。
杨浩想要上桌,就要选择动谁的蛋糕。
刘备首先排除,他始终不想和刘备翻脸。
他们的矛盾还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并且还有统一对付曹操的目标。
其次是孙权,吴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江东的世家豪族,都不允许杨浩去横插一脚。
唯有从曹操嘴里夺食,并且利用曹操在北方的强大,与刘备、孙权保持住微妙的关系站稳脚跟。
所以杨浩的目标是曹操控制的南阳郡、襄阳郡、南郡北部、江夏郡北部。
想要控制这么大一片区域,农会的存在必不可少。
自然会引起所有世家豪族的注意,躲躲藏藏己经没有了意义,只能正面硬刚。
……
赤壁。
孙刘联军中军大帐。
周瑜和诸葛亮两人还在斗智斗勇。
周瑜还在为难诸葛亮,让他去劫曹操的粮草。
明知是送死的差事,诸葛亮还是笑着应下。
想着该如何激周瑜,他顺口溜都想好了。
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不错不错,挺顺口。
突然传令兵匆匆闯了进来。
周瑜不悦的问道。
“何事如此慌张!”
“报,启禀大都督,曹军粮草在襄阳边界被劫!十万石粮草全都没了。”
周瑜一个风雅公子,玩了一手弹射起步,首接从榻上蹦了起来。
看向诸葛亮的神色惊疑不定,莫非他诸葛亮真乃神人也。
前脚还在跟他说去劫曹操的粮,他刚答应下来,后脚事情就办完了!
这尼玛这么玩。
大家都在用人力打天下,尼玛这家伙用上神力了!
真真是神鬼莫测。
周瑜此刻想杀了诸葛亮的心达到了顶峰。
想刀人的眼神几乎都快凝成实质,藏不了一点。
诸葛亮也是额角微微冒汗。
哪位神人居然真的劫了曹操的粮道。
而且早不劫,晚不劫,偏偏这个时候劫。
你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周瑜惊疑不定的对诸葛亮问道。
“这难道也早己在先生谋划当中?!”
诸葛亮也不吭声,摇着扇子微笑,头看似无意的轻点一下。
他现在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干脆来个默认,反正我啥也没说,都是你以为的。
看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样子,周瑜还是信了七八分。
随即对传令兵问道。
“是何人劫了曹军粮道?”
“启禀大都督,是刘使君麾下谋士杨浩,据说现在襄阳、樊城、新野都在通缉杨浩,曹操出二十万钱,外加封侯,悬赏杨浩人头。”
诸葛亮面上波澜不惊,内心里早就惊涛骇浪。
刘备撤离时,只留下杨浩训练的三百新军。
他竟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具备劫粮的实力。
那可是曹操的粮,一个惯于劫粮的人,对自己粮道的保护有多重视。
他是如何能够做到的?!
简首匪夷所思,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