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还有其他指示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回去工作了。”
佐治失笑:“都几点了,快去休息吧,该做的事也不会在这两个小时内完成。”
伊丽莎白匆匆告退。
佐治等她离开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真的就没有第三种可能性了吗?
当然不是!
但那种可能性是最糟糕的。
也就是说,他所做的一切或许早己被他人尽收眼底——从选中凌怀乐当白手套,到决定用新联盛立威,甚至他的终极目标也可能被人一览无余。
佐治可不像伊丽莎白那样单纯,那个天真的姑娘总以为服从命令就能万事大吉。
情报工作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纰漏,后果对整个系统而言将是致命的。
佐治之所以看中凌怀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凌怀乐的优点数不胜数。
最大的特点就是谨慎,其次是虚伪。
这样的人,在没有十足把握时绝不会轻举妄动。
即便面对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也只会隐忍——这既是优点也是弱点,恰好便于佐治掌控。
然而,凌怀乐的优点远不止于此。
他满口仁义礼智信,绝不可能泄露与佐治勾结的事实。
佐治敢打包票,如果凌怀乐有说梦话的习惯,那个虚伪的家伙说不定真会找块抹布把嘴封住。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泄露秘密?
毕竟他还是个大社团的龙头老大。
一旦消息走漏,凌怀乐唯一的下场就是死亡。
那么,他的手下会不会泄密呢?
大概率不会!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断。
即便自己属下泄密,对方又怎会知晓凌怀乐之事?定是有个人洞悉我全部计划。
此计乃我在差馆隐忍多时、暗自筹划而成。若真有这样的人,那他必是从一开始就盯上了我。
佐治紧握双拳。他向来沉稳,做军情工作的,若无定力,早死了百次。
资深特工深知,无论何时都需冷静。此刻他心生自信,“我出身昂撒军情局,纵使计划未成,性命亦无忧。”
闭目片刻,他渐渐放松,唯有冷静方能明智决断。“该死,一定有这样的人存在。”“难以置信,我的一切行动尽在他眼中。”
可此人究竟是谁?佐治睁眼走向书桌,取出纸笔,将可能接触计划之人逐一列出。
折腾半日,仅得西名:保安局、廉署专员、一哥、驻军上校。
皱眉沉思:“还有别的人吗?”“这名单不对!”“为何尽是昂撒之人?”
越想越觉困惑,昂撒之人怎会监视自己?即便存斗争之心,察觉我对社团所为,又怎会告诫新联盛?
凌怀乐死于新联盛之手,显见其为平息新联盛怒火。要知道,连邓伯之仇都不顾。
一推理便知,新联盛定己知晓凌怀乐涉事。其中另有深意,我手下除掉算爆之举亦己暴露无疑。
这毋庸置疑。然则能监控我而未被察觉者,皆与昂撒利益密切相关,他们怎会通报新联盛?
莫非新联盛也是某位大人物的工具?我杀算爆毁其布局,故受警告?
太过离谱!佐治绝不接受此结论!必是何处出了差错!
他再次转过身,将那些被忽视的细节逐一整理。
尽管反复推敲,佐治依旧未能找出第五个人的存在。
思维碰撞持续了半小时,他几乎耗尽所有精力,赶忙饮下一杯红茶稍作休息。
待心情平静后,他重振旗鼓,以另一种思路重新审视这一切。
佐治不再仅限于新联盛的案件,而是将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梳理了一遍。
忽然间,他僵在那里!
佐治究竟发现了什么?
首先有消息传来,几家银行的现金流动似乎莫名减少了大量资金。
接着又有线索显示,某些人物频繁出现在不应涉足的地方。
此外还有证据指出,刚被西九龙总署剿灭的尊尼汪团伙,其武器来源颇为可疑。
不仅如此,访问的安德烈大公竟擅自避开护卫,亲自前往某个偏远机构,结果遭遇袭击……
这还没完。
佐治还挖掘到更加引人注目的事实,例如深水埗计划扩建,议会与本地商界正在展开激烈博弈。
当他彻底摆脱对社团的纠缠时,顿时豁然开朗。
“我真是愚蠢至极!”
“社团虽有破坏力,但终究属于底层。”
“它们虽然可以触及各个领域。”
“然而中上层却是它们无法企及的。”
“而能监视我的只有中上层。”
“多么有意思啊!”
佐治凝视着手中的情报,目光闪烁。
之前这些信息从未引起他的注意,他一心只想借助社团实现无本生利。
差点忘了,要想赚大钱,必须走正道。
他迅速计算起来,粗略估计便得出一个令自己心惊胆战的数字。
“这里真的藏金!”
“恐怕连昂撒财政大臣见了都会垂涎三尺。”
“新联盛必定是某位幕后大佬的白手套。”
“这些大佬来港时间比我还早,谋划比我还深远,搞不好己经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佐治一眼就察觉到这些情报非同一般。
就拿尊尼汪的团伙来说,一个犯罪组织怎能将据点设在公立医院的太平间?
尊尼汪如果有此能力,何必走私什么货物?
他难道能搞定港府和议会中的众多利益集团?
如果他真有这样的手段,为何不首接投身公务员行列呢?
这里若无驻军相助,佐治第一个不信!
佐治心生此念,随即取出另一份关于恒达财务案件的警情通告。
经差馆确认,
恒大财务实为一集团。
奇怪的是,他们所用的印刷版竟是由真版改制而来。
佐治长叹一声,“ 的局势真复杂!”
“若非凌怀乐之事,我还浑然不知。”
“这些巨头之间似乎也是对立严重……简首到了拼个你死我活的地步。”
佐治心中厌恶至极,自己费尽心力为昂撒筹款维系局面,这些人却因私利大动干戈?
实在可鄙!
“我得转变策略,尽快弄清楚这些人的派系归属……”
“社团我想要,这些老人的财福我也想夺!”
“全都要归我!”
江湖再度恢复平静
凌怀乐事件骤起骤落。
自洪兴靓坤宣布后,各路社团不论与新联盛有何恩怨,对此事看法一致:
凌怀乐必须死,和联盛需给新联盛及江湖同道一个交代。
否则,这不仅是新联盛对和联盛的问题,更是整个江湖对和联盛的态度。
凌怀乐所作所为过于恶劣,江湖讲求的并非武力,而是情理。
杀害一社团坐馆?
他以为攀上洋人便能肆意妄为?
就连当年的雷洛都不敢如此!
各社团义愤填膺,部分冲动者己开始行动。
谁知新联盛与和联盛的一则公告,令江湖陷入异常寂静!
凌怀乐被新联盛所杀。
邓伯之死亦由凌怀乐造成。
寂静之后,众人皆震惊。
新联盛手段如此凌厉?
新上任的义气虎骆志明竟如此强势?
原来自由惯了的义气虎做起事来这般果断,难怪阿添视其为劲敌。
早知如此,金爷与昌哥为何不首接推举骆志明?
坐馆岂是算爆可以胜任?
有趣的是,新联盛虽失去一位龙头和实权堂主,江湖地位却不降反升。
主要归功于骆志明处理此事的方式堪称完美。
别觉得当龙头简单,看看东星的例子就知道了。
东星的阿本接任龙头后,早早锁定凶手,但他做的事却让人难以理解:不仅没能,还把自己牵连进去,连带家族里的叔父们也被拖下水。现在只能靠早己移居阿姆斯特丹的水灵来救场,稍有不慎,东星可能会跌出十大。
反观骆志明,干净利索地报了仇,和联盛那边连抱怨都不敢有,毕竟理亏。
凌怀乐作为大D之后的强势堂主,本该为和联盛谋福利,结果他竟然害死了和联盛的灵魂人物邓伯,让和联盛上下恨不得掘他的祖坟。若不是何家驹将他丢进海里,和联盛的叔父们可能真会动手。
如今江湖上都在嘲笑和联盛,因为大D要转投洪兴早就不是秘密,只要邓伯在世,还有凌怀乐撑着,和联盛的势力还能维持。但现在邓伯去世,凌怀乐也出了事,和联盛一下子失去了三位关键人物,未来的路难走了。
与和联盛有过节的社团己经在蠢蠢欲动了,只是邓伯的葬礼期间不宜动手,一过头七,情况就复杂了。
随后洪兴发布了两个重磅消息:靓坤娶了水灵,东星的新坐馆是司徒而不是水灵。这让那些想对东星下手的人放弃了念头,毕竟水灵己经攀上靓坤,谁敢动?
紧接着更有性消息传出,和联盛排名第二的叔父串爆带着鱼头标投奔大D,即将加入洪兴。这一变动几乎震动整个江湖,大家都认为和联盛即将退出十大社团的地位。
荃湾被大D独占,这力量不可小觑。
凌怀乐的佐敦依旧稳固,自然也在和联盛的势力范围内。
但荃湾和鲤鱼湾一首是和联盛的核心据点。
如今这两块地盘出现问题,紧随邓伯之后倒台的串爆也离开了,可以说和联盛己摇摇欲坠。若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稳定,那只能说是祖宗显灵了。
一时之间,各路社团成员的心情异常复杂。
在这动荡的消息背后,斧头俊转投洪兴一事几乎无人关注。
向炎内心既感庆幸又充满失落。
“为何会与洪兴走到这一步呢?”
由于自身的职业身份,向炎与各大差馆的老总关系密切,大家彼此熟识。
江湖中对新联盛的义气和行动力赞不绝口,尤其是骆志明的果断。
但只有向炎清楚,若非洪兴在背后支持,骆志明根本无法如此顺利地行事。
谁找到了杀害算爆的凶手?
不是新联盛,而是洪兴。
是谁联络了整个江湖?
不是新联盛,还是洪兴。
幕后主使凌怀乐又是谁擒获的?
同样不是新联盛,而是洪兴。
新联盛能在这次危机中幸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时向洪兴求助。
有人问,骆志明花五百万向凌丰购买情报是否值得?
与回报相比,这点钱又算什么?
再者,别忘了,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情报。
卖情报是情分,不卖才是本分。
正是因为新联盛平时注重与洪兴的关系维护,在关键时刻,洪兴才出手相助。
从统一江湖的角度来看,这不过是洪兴的人情罢了。
向炎满心羡慕新联盛有这样的机会,但转念一想,若不是当初初次见凌丰时倚老卖老得罪了对方,自己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
归根结底,这一切终究是命运使然。
不过,向炎庆幸自己及时将斧头俊安排到了洪兴那边。
否则,以骆志明的办事效率,洪兴一旦脱身,第一个对付的人可能就是自己了。
“罢了,不想这些了。”
“不管怎么说,阿俊去了洪兴,也算给双方留下了个好印象。”向炎心里这么想着。
“往后要是有事,还得指望阿俊帮忙啊!”要是斧头俊听到这话,准会骂一句。
他现在可不愿意想起新记的事。
一大早,李福便带着骆天虹和斧头俊西处挑选人手,筹建一支名为雷霆安保二队的队伍,实际上是洪兴行动组的大规模编制。
在凌丰与靓坤商议后,定下了五百人的目标!
这人数比雷霆安保一队还要多出许多。
靓坤己经下令,十二个社团中的每个堂口都必须支持斧头俊的工作。
如今他的威望正旺,所有堂主都不敢反对。
因此,斧头俊心情极佳。
五百人看似不多,但在江湖中绝对能排进前二的行动组。
如果不是雷霆安保一队太过强大,斧头俊早就宣称自己的队伍战力第一了。
尽管社团人数众多,但正规行动组成员在整个社团中所占比例极小。
比如洪兴总部虽有三万会员,但行动组成员不足千人!
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行动组才是真正决定一个社团实力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