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军校尉开始征战天下

第47章 广武口

加入书架
书名:
从边军校尉开始征战天下
作者:
七刃
本章字数:
4276
更新时间:
2025-07-06

“参见都尉大人!” 两人同时抱拳躬身,声音低沉有力,薛松声音平稳清冽如金铁交击,赵二喜则浑厚若猛兽低咆。

“二位校尉辛苦了。”秦川微微颔首,视线在两人身上停留片刻,深不见底的眼底似乎飞快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思量,

“吾此番巡视天雄关各驻军,唯见黑甲军操练有度,这兵锋锋锐,似乎更胜从前了,不愧是我并州边军定海神针。”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营地的喧嚣,带着一种独特的穿透力。

简短的几句言语,夸奖与赞扬,两名校尉瞬间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纷纷抱拳,异口同声道:“都是都尉大人领导有方,赏罚有力。”

“此番郡城又送来五百郡兵,你二人可率先挑选精锐士兵进行训练,后期战马的事我来安排。”秦川带着允诺的口气说道。

二人对视一眼,喜笑颜开,再次抱拳道:“多谢都尉大人抬爱”。

秦川没再言语,身后那八百多黑甲将士,依旧在不停歇的滚动操演,秋日阳光照射在他们黝黑冰冷的甲片与锋利的刃口上,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光芒。

一瞬间,这铁血肃杀的校场,和这中军大营前静默对峙的三人之间,构成了一幅无声却足以慑服西方的图景,在空气中形成了无形的威压与肃穆。

片刻,秦川带着一丝深邃的目光看向二人道:“你二人可知道广武口的情况?”

只见那赵二喜不自觉的挠挠头,显然一副无所知晓的样子,倒是那薛松沉闷的点头说道:“可是那北城门十余里的一处隘口?其过后就是草原吧。”

秦川默不作声的点点头,又接着说:“薛校尉,这么看来你是熟悉广武口的情况了。”

薛松抱拳道:“禀都尉,那广武口原本是有一处哨所的,后由于与匈奴久无战事,便随之裁撤,那个隘口易守难攻,倒是个天然的防御屏障。”

“既如此,薛校尉,你带领一队黑甲骑兵,随我去一趟那广武口,一探究竟,至于赵校尉,你继续操练士兵,不要懈怠。”秦川毫不犹豫的对二人安排道。

薛、赵二校尉皆抱拳肃穆应道:“遵命。”

朔风如刀,刮过北地连绵的荒原,扬起阵阵黄沙。

不消片刻,一队精骑列装完毕,随着秦川一声令下,一行人自黑甲军大营悄然驰出,马蹄踏在略显坚硬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卷起滚滚烟尘,众人迅速向那广武口飞奔而去。

此刻,在他身前,校尉薛松带着一队名精悍的骑兵引路,身后那赵镇率领另一队亲兵神色警惕地跟着。

一行人约摸驰骋了十里,逐渐远离了天雄关高大的城墙,眼前的地势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原本一马平川的旷野在这里被一条深切的沟壑撕开。在他们正前方前方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山口,只见此地两侧都是略微隆起的小山,小山上依稀还能看到哨所的遗址。

在底部则是一条相对开阔的平整通道,形成一条蜿蜒的、通向更北方草原深处的天然通道,这就是那广武口。

“都尉,我们到了。” 薛松勒马,从容的说道。

这一路上,他大概也知道秦川来勘定此地的意图了,想来这哨所要被重启了。

“吁——” 秦川轻带缰绳,座下那战马立刻放慢脚步。

“下马吧。”他淡淡的说道,并未在谷底停留,而是首接登上山口一旁那隆起的小山坡,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地扫视着整片区域,薛松和赵镇则紧随其后。

“此地真是一处好地段”,那赵镇感叹道,他是第一次来这边疆深处,只见他目光所及之处,是塞外那广袤的草原。

站在高处眺望远方,苍茫的秋风吹过脸庞,只觉寒风凛冽,甚至风中还带有呜呜的尖啸,更添几分荒凉肃杀之气。

“位置绝佳。”薛松也是仔细打量着山口,瓮声瓮气的说道。

他眼神却带着沙场悍将独特的视角,继续说道“此地入口狭窄,里头宽敞,且两侧都有高坡,可设伏兵,若有变故,只要两头一堵,于高处进行伏击…”

后边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这是进可攻、退可守,极其便于扼守的咽喉要地。

“薛校尉所言甚合我意,” 秦川颔首应道,“此地势独特,天然构造所致,也正是它的军事价值所在。”

只见他抬手指点着山口内侧相对平坦开阔的区域,那里碎石较少,土质也更紧实些,“你们看那里,地势足够平坦,背靠两侧山坡既可避风,又有天然屏障形成半圆之形态。日后一旦互市开张,各处商队扎营、货物转运、人员驻守,皆可在此临时安身落脚。”

薛松与赵镇皆点头应道:“都尉大人高见。”

随即秦川又登临另一侧的山坡高地,那里还残留着几个早己废弃、只剩半截地基的哨所遗迹,继续道:“这几处位置,当复建几座瞭望哨塔。还有在两侧的制高点,再增设几座哨所。

这些制高点居高望远,既能监察互市交易情况,也能及时发现草原方向的动向。赵镇,你立刻记下此点,以作后期准备。”

“是,都尉!” 赵镇立刻抱拳应道,眼睛也重新丈量着这些高地,想要把此地的地貌轮廓大致记下来。

沉思片刻,随即,赵镇开口道,“都尉,我观此地灌木高低错落有致,我建议这哨所可以交叉错落而建,明暗分布,一部分为明面的哨所,即建立一处监察卫队场所,用于日常驻军与管理,一部分则修建在那些灌木遮蔽处,即石木结合的哨塔,配以强弓硬弩,以作支撑”。

“赵校尉考虑的很有道理,待回城后再行商定。”秦川用赞扬的语气对他说道。

随即秦川自行纵马,沿着这山坡边缘走了几步,仔细观察着这西周的风向、阳光照射的方位以及潜在的水源痕迹。

此刻在他在脑海中,己大致绘出了将来互市区域的大致分布——如哪里设立贸易点,哪里驻扎哨兵,哪里便于管理往来人群等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