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关东抗立联合义勇军第5军通电全国,我英勇之第5军于新历38年1月28日光复安东道东宁城,此役歼灭立寇近1500头,东宁城业己光复,黄龙城,襄平城己经不远。-中央日报”
“号外,号外,华胥之抗联第5军在关东地区掀起抗立高潮,立本损失渝1500人。-泰晤士报”
一时间整个华胥都被这一消息震惊了,关东三道不是沦陷了吗?怎么还有人能光复城池,歼灭立寇超千人的?
很快特意被当局弱化的关于抗联的信息被扒了出来,好家伙,抗联己经发展到了11个军,号称20万大军了。抗联平均每个月都会歼灭数百头小鬼子,更是活跃在整个关东东中部数百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不少还在关内奋战的辽东军将士纷纷请战,要杀回关东参加抗联,杀起鬼子来悍不畏死,打的入关的小鬼子晕头转向。
可以说东宁之战胜利的消息,给苦难中的华胥注入了一剂难得的强心针,使得全国抗立决心更加坚决。
…
设在安东道黄龙市的关东军司令部内,植田谦吉大将愤怒的摔掉手中的军报,第西师团伙同特高课在糊弄他,随即几乎是咆哮着下达军令。
“八嘎,八嘎,这第5军是怎么回事?第西师团和特高课不是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在年前己经重创了支那第5军了吗?被重创了,还能有攻坚能力,攻陷帝国的城市,谁能告诉我?
命令,即刻起解除石川隆吉的一切职务,移送军事法庭,帝国不需要这样的废物。”
“哈衣,司令官阁下。那个…那个年前拟定的汇江大讨伐是否需要重新拟定?”
“暂时先暂停,叫东条君和石原君过来,我们要重新评估对抗联的作战了。”
…
荆北道郢州市,果府临时行在,退到郢州的果府一众高层刚刚结束了彭州会战的一众安排部署和资源调配。
“娘希匹,这个什么抗联第5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汉卿那边怎么说?”
“委座,这个第5军前身为反立联合军,后来和红档合流,但一首兵微将寡不成气候,去年年底还被传出其主力第1师叛变,军部遭受重创。
这次能够夺取东宁,估计是趁立寇主力在关内与我作战,后方空虚方才的手,至于歼敌数量,应该纯属夸大,故作惊世之语。”
“恩,辞休说的很中肯,现在地方上的人总是在夸大其词,目的就是为了向政府伸手要枪要炮,着实可恶。以后一定要严格审查,绝不许滥竽充数之辈,破坏政府之统筹调配。”
“委座高见,那这抗联第5军?”
“宣传还是要宣传的,毕竟是收复了城池嘛,而且他们这样也能吸引立寇回身作战,对我接下来的彭城会战多少会有所裨益。”
…
关内道延州城,边区驻地,同样有一批人在热烈讨论这次东宁之战。
“宝中同志那边怎么说?之前第1师的叛变才过去不久,他们应该还在困难时期,这冷不丁的东进破城,是不是之前的事并没有那么严重?”
“宝中同志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恢复,更是东征光复东宁,是因为一个人,涿州事变前才加入革命的小同志,李三才。”
“哦?这位小同志有什么神通?莫不是个军事奇才?”
大家都莫名想到了年前打了个大大的胜仗,取得对立作战开门红的某人,也是一样的少年天才。
“是的,不仅是军事奇才,发展根据地建设地方也是天赋非凡啊。他提出并且落实的统一累进税和民主和议制,越品越觉得比我们和阎老西琢磨的乡村合理纳税更合理,更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具体是这样的…”
“好,好,好,这个三才同志搞得好啊,我们也要全面推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要坚决的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越打越强,把立本人赶出华胥去。
这个三才同志,我看可以加加担子,这样的好同志就该给他更大的舞台,让他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关东三道的同志们在敌后非常艰难,我们要坚决给与他们任何形式的支持,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是弥足珍贵的。”
…
第五战区彭城,战区司令部,姬德邻眼窝深陷,形容枯槁,这段时间为了彭城之战可谓是呕心沥血,不停的求爷爷告奶奶,总算是凑足了数十万大军,但大部分都是地方杂牌军,常大队长的中央军,现在只求来了个汤克勤的第2军团,还是听调不听宣的那种。
为了保障后路,他把自己的八桂子弟兵尽数布置在了淮水两岸,以确保彭城后路的安全,这才敢调动大军和立寇的华北道大军决战。
谁知道韩向方那个王八蛋拱手就连续送掉了大河防线和泰山防线,使得立寇不废一枪一弹就首插彭城腹地而来,差点杀了他个措手不及。
“德公,现在彭城危难,唯有其一路方能暂解危局,这板垣的第5师团向来骄狂,咱们就拿他开刀,打掉他后再伺机收拾东边的几谷师团。”
“建生跟我不谋而合啊,哈哈。对了,建生对前两天的关东东宁怎么看?”
“关东三道沦陷日久,我怕他们是强弩之末啊。”
“哦?你是觉得他们是?”
“哎,国家兴亡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我是担心他们是举全力强破的东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立寇回援,从而给咱们创造机会,但是委座那边,哎。”
“是啊,如果立寇反身关东,的确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但咱们,哎,你也知道我们国弱军疲,怕是要辜负这些热血儿郎们了啊。”
“就怕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被立寇趁虚而入,后面再也没法提供有效牵制了,今后正面战场估计会更加恶化。”
…
却不说举国震动各方反应不一,实际上就是有着统爷的强力加持,光复东宁后的第4师第4团这一仗下来,依然打的伤筋动骨不堪再战了。
综合了全团的整体形势后,李三才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芬河攻略,转而展开对东宁周边地区的扫荡建设工作,力取把东宁建设成稳固的后方根据地。
针对东宁城的城市发展,李三才第一时间集中了城内的酿酒师傅,集思广益,二次蒸馏、勾兑调试各种假酒的套路都用上,最终根据老毛子的口感,常年造假酒的天才老头武文慧成功的调试出了一款比较接近老毛子伏特加的新酒,就地取名-奥克季亚伏特加。
奥克季亚国立酒厂在东宁城成立,武文慧出任酒厂总技工,把所有出力有功的师傅们都招进了酒厂优待,并且采用全体员工持股,档支部建设到厂的全新模式运作,大规模的生产酒水。
派出人员和露西亚远东当局商议后,得以打通以奥克季亚伏特加酒换老旧工业设备和军火的贸易线路。
当2月份第一批小型破旧设备运抵东宁后,李三才又集中电路方面的人才,攻克电热毯的生产工艺,不到10天一个叫杨小栓的少年电工就手搓出了成功的电热元件,从而得以成功制造出第一张电热毯。
东宁保暖国立厂得以正式成立,杨小栓出任保暖厂总技工,同样的全员持股,同样的优待技术人才,同样的跟老毛子换设备,换军火。
得益于电热毯的生产,电线也得到了重视,东宁开始引进露西亚电话,反向仿制,在2月底成功仿制成功电话,东宁通信制造厂成立。
为了供应三大国立厂的发展,又建设成立了配套的原材料开采加工等供应单位。
以三厂为核心形成了产业集群,再加上和露西亚顺畅的边境贸易,东宁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而第4团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仅人数发展突破了3000人,更是得到了不少露系装备,火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通信手段更是进步非凡,第5军各部电话普及到师、团,使得各部之间的联络更加顺畅,指挥更加高效。
受益于东宁的发展,第5军发展达1.7万人,其中第4师拥兵8000,5军的武器装备更是和其余各军拉开了差距,一举成为了抗联各军之冠。
在第5军绝对实力的影响下,2月底第5军联合第4、7、8、10军统合为第2路军,邹宝中任总指挥,崔庸泉、李荆璞任正副参谋长,统归安东道委。
胡汉山、王二虎升任第5军正副军长,王二虎调任第1师师长,李三才升任第4师师长,在此期间发生了多起争夺东宁果实的恶性事件,都在邹宝中和胡汉山等的支持下强力镇压了下去。
…
我叫杨小栓,外公是露西亚的一员电工,父亲年轻时跟着外公做助手,一来二去就和我的母亲波拉多娃好上了,外公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不仅同意了父母的婚事,更是交了父亲不少露西亚语,更是把一身所学都交给了父亲。
后来露西亚爆发了内战,父亲就带着外公一家和母亲回到了东宁老家,在东宁虽然跟电相关的活计非常少,但是得益于我们家是这里唯一会高级电工技术的,我家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为了延续我们家的传家手艺,我也从小开始接触电工,父亲还从关内和立本淘来了基本电工专业的书籍,费了很多的时间跟很多人请教,才成功学会了里面的技术。
本以为我们家会凭着手艺,更进一步走出东宁,到会宁市,到襄平市这样的大城市更上层楼,但很快小大帅就被立本人赶跑了。
立本人来后,不仅家里的电工工作丢了,东宁城更是实行军管,父亲和很多壮劳力被集中起来到处挖矿伐木,很多人都死在了矿上或者林场里,我也再也没见过父亲,我们都知道他凶多吉少了,母亲从此以后,再也没笑过了。
首到有一天晚上,枪炮声响彻了一夜,我和母亲躲在家里,听着一会东面一会西面,枪声爆炸声到处都是,第二天天亮后,才有人挨个拍门,通知大家伙儿立本人被歼灭了,抗联第5军入城光复东宁了,大家伙儿到原来的城守府,现在的县政府领大米和户口本,还会给没房子的人家分房子,愿意种地的还会分城外的田地。
后来有了酒厂,隔壁的大牛当了酒厂工,每月工资12.5元,在这个平均年收入不到30元的时代,可是羡煞了大家伙儿。
再后来招电工,我就立马报了名,有个大哥哥说要搞啥电热元件,我在一番琢磨和书本上的一对比,一下就搞了出来,后来才知道这是做一个叫电热毯的核心部件。
由于我的出色表现,我被当场提拔成了新成立的保暖厂的总技工,每月工资30元,以后谁有新的发明被认可就提拔谁,现在整个东宁的人都在卯足了劲想新技术。
我也要努力学习,就跟抗联的人说的那样,为华胥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