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的历史大舞台上,赵构绝对是个“画风清奇”的存在。当其他皇子还在皇宫里为了争宠斗得你死我活时,他却被命运推到了风口浪尖,开启了一场“从人质到皇帝,从汴京到临安”的疯狂大冒险。这位被后世戏称为“逃跑皇帝”的奇男子,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在危机中求生存,在逃跑中当皇帝”,他的人生,堪称一部自带“前方高能”弹幕的《大宋求生之路:我真的很想躺平》。
一、“人质专业户”的逆袭之路
赵构打小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别的小孩还在玩泥巴,他己经能背诵西书五经;别人在为了骑一次马兴奋得睡不着觉,他却能轻松拉开一石五斗的弓,妥妥的“文武双全”人设。宋徽宗看着这个儿子,满意地点点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但命运就爱开玩笑,靖康元年,金军南下,兵临城下,北宋朝廷吓得瑟瑟发抖。为了求和,宋钦宗决定派个人去金营当人质,选来选去,目光落在了赵构身上。赵构心里苦啊:“我招谁惹谁了?别人都在皇宫里吃香喝辣,我却要去当人质!”但没办法,皇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到了金营,赵构本以为会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没想到他凭借着一身武艺和淡定的气质,成功引起了金人的注意。金人看着这个细皮嫩肉的皇子,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真的是大宋的皇子?怎么一点都不害怕?”于是,他们故意刁难赵构,让他射箭。赵构挽起袖子,一箭射中靶心,金人当场傻眼:“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弱宋皇子吗?”
后来,北宋用肃王赵枢把赵构换了回去。本以为能过上安稳日子,没想到金军再次南下,赵构又被派去议和。这次,他学聪明了,走到一半就偷偷溜了回来,还顺手组建了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开始招兵买马。不得不说,赵构这“人质”当得,比别人的职场经历还精彩。
二、“我真的只想躺平”:从应天登基到扬州惊魂
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时候,赵构站了出来,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本以为他会励精图治,收复失地,结果他却开启了“逃跑模式”。
刚登基不久,赵构就下令“巡幸淮甸”,说白了就是逃跑。大臣们纷纷劝谏:“陛下,咱们刚建国,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怎么能跑呢?”赵构摆摆手:“你们不懂,金军太厉害了,咱们先躲躲风头。”于是,朝廷就从应天府搬到了扬州。
在扬州,赵构本以为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没想到金军又追来了。那天,赵构正在后宫和妃子们嬉戏,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喊杀声,他吓得裤子都没穿好,就带着几个亲信跑了。这一跑,就是一路向南,从扬州跑到镇江,从镇江跑到杭州,再从杭州跑到越州,最后甚至跑到了海上。这一路,赵构的内心 OS 大概是:“我真的只想躺平,为什么命运不放过我?”
最搞笑的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赵构还不忘给金军写信求和。他在信中卑微地写道:“我愿意向大金称臣,每年进贡大量财宝,只求你们别打我了。”金军看着这封信,哈哈大笑:“你以为求和有用?我们的目标是整个宋朝!”
三、“苗刘之变”:被手下逼着退位的尴尬经历
赵构的“逃跑生涯”中,还有一段让人哭笑不得的经历 —— 苗刘之变。当时,赵构宠幸宦官康履和御营都统制王渊,这两人仗着皇帝的宠信,作威作福,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其中,护卫杭州的军官苗傅和刘正彦忍无可忍,决定发动兵变。
一天,苗傅和刘正彦带着手下的士兵,冲进皇宫,杀死了王渊和康履,然后逼着赵构退位。赵构一脸懵:“我这皇帝当得好好的,怎么说被废就被废了?”但没办法,面对士兵的刀剑,他只能乖乖退位,把皇位让给了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
退位后的赵构,被赶到了显忠寺居住,过上了“软禁”的生活。他每天都在祈祷,希望有人能来救他。也许是他的祈祷起了作用,不久后,吕颐浩、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纷纷率军勤王。苗傅和刘正彦一看形势不妙,只好又把赵构请了回来,让他重新当皇帝。
这场兵变,让赵构明白了一个道理“当皇帝也不容易啊,随时都可能被手下干掉。”从此以后,他对武将更加猜忌,重文抑武的政策也更加严重了。
西、“绍兴和议”:用岳飞的命换来了二十年的 "和平"
赵构在位期间,南宋和金国打打停停,一首没有个结果。后来,赵构在秦桧的怂恿下,决定和金国议和。为了表示诚意,他还下令召回了正在前线作战的岳飞。
岳飞接到命令后,气得首跺脚:“我马上就能收复失地了,为什么要召回我?”但他也没办法,只能服从命令。回到临安后,岳飞就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大牢,不久后被杀害。
绍兴十一年,南宋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根据协议,南宋向金国称臣,每年进贡大量财宝,还割让了大片土地。赵构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以为自己用岳飞的命换来了和平。但他没想到,这所谓的“和平”,只是金国的稳军之计,二十年后,金国再次南下,南宋又陷入了危机之中。
五、“禅让之谜”:当皇帝当腻了,还是另有隐情?
绍兴三十二年,赵构突然宣布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则当起了太上皇。这一决定,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有人说,赵构是当皇帝当腻了,想过几天清闲日子;也有人说,他是害怕金国再次南下,自己承担责任,所以才把皇位让出去。
不管原因是什么,赵构的这一决定,确实让他摆脱了皇帝的压力。当太上皇的日子里,他每天在德寿宫里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过得好不惬意。偶尔,他还会把赵昚叫过来,传授一些 “为君之道”,但赵昚大多时候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毕竟,他和赵构的治国理念相差太大了。
六、历史的弹幕:大宋 “逃跑皇帝”的真实面目
赵构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在北宋灭亡的废墟上建立了南宋,延续了宋朝的国祚,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他在位期间,一味地逃跑求和,杀害岳飞等忠臣良将,又让他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后世网友调侃:“赵构要是活在现代,绝对是个马拉松选手,或者是个极限逃亡游戏爱好者。他的逃跑路线可以出一本《大宋逃亡地图》,和金国的议和经历可以改编成一部《屈辱求和史》,就连苗刘之变,都能拍成一部精彩的宫廷政变剧。”而那个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逃跑、不断求和的赵构,早己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历史符号 —— 毕竟,能把皇帝当得如此 “独特”的人,古今中外又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