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的职场修罗场

第12章 暗巷里的影子与不设防的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她和她的职场修罗场
作者:
苏慕冷
本章字数:
5632
更新时间:
2025-07-09

“虚拟弄堂”的数据狂潮渐渐退去,沉淀下的是业内持续发酵的口碑和“野火创意”团队高涨的士气。林夏的名字,不再仅仅与“意外走红”相连,更贴上了“情感化AI创意新锐”的标签。各种采访邀约、小型论坛分享纷至沓来,陆沉大手一挥,全推了。

“热度是泡沫,作品是基石。林夏,你的战场在下一个项目,不在镁光灯下。”他懒洋洋地把一堆邀请函扫进抽屉,语气不容置疑。

林夏深以为然。短暂的兴奋后,她迅速沉下心来,带着赵锐、方雯一头扎进“虚拟弄堂”正式版本的优化迭代中。测试反馈的海量数据是金矿,用户喜爱的、困惑的、建议改进的点,都需要逐一消化、调整。王瑾阿婆的故事是核心,如何让正式版的体验更流畅、情感更醇厚、AI生成的“小插曲”和“回信”更精准动人,成了重中之重。

她几乎每天都泡在永康里。与王瑾阿婆的关系,在“虚拟弄堂”的巨大反响后,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这天午后,阳光暖融融地洒在王阿婆的小院里。林夏没有带笔记本,而是带来了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和一罐上好的龙井。

“阿婆,‘虚拟弄堂’里,好多人都喜欢听您的故事,喜欢那件旗袍。”林夏一边温杯烫盏,一边轻声说,茶香在空气中氤氲开来,“他们给您和李阿公‘写’了好多信,我念给您听听?”

王瑾阿婆坐在她惯常的小板凳上,手里没有敲布,只是安静地看着林夏行云流水般的泡茶动作。听到“李阿公”三个字,她布满皱纹的眼皮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浑浊的眼底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林夏拿出手机,调出整理好的、经过筛选的AI“回信”记录(隐去了用户输入的情感关键词,只保留AI生成内容)。她声音轻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

“国栋:北地虽寒,见卿手织围巾暖意如春,甚念。勿忧,归期可待。栋字。”

“阿瑾:闻弄堂新修水道,甚慰。待归家,定亲手为卿砌一花坛,种满卿爱之茉莉。国栋手书。”

“瑾妻:昨日梦回石库门,红烛犹在,卿颜如旧。此心安处是吾乡。夫国栋寄。”

林夏念得很慢。王瑾阿婆静静地听着,苍老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膝盖上并不存在的布料褶皱。阳光落在她花白的头发和沟壑纵横的脸上,那神情不再是惯常的麻木或疏离,而是一种沉入遥远记忆的、带着钝痛的温柔。当林夏念到“红烛犹在,卿颜如旧”时,一滴浑浊的泪水,无声地滑过她干瘪的脸颊,落在洗得发白的裤子上,洇开一个小小的深色圆点。

她没有抬手去擦。院子里只有茶香、阳光和林夏轻柔的诵读声。

念完了最后一条,林夏收起手机,将一杯澄澈碧绿的龙井双手奉到王瑾阿婆面前:“阿婆,喝口茶。”

王瑾阿婆接过茶杯,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没有立刻喝,只是低头看着杯中浮沉的茶叶,良久,才用那沙哑的声音,极轻极轻地说了一句:

“伊……伊要是真能写封信回来……多好。”

这句话,轻得像一声叹息,却重重地砸在林夏心上。它包含了半个多世纪的等待、无望的思念,以及……在科技创造的虚幻慰藉中,一丝连老人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渺茫的希冀。

林夏鼻尖一酸,强忍住泪意,握住王瑾阿婆冰凉的手:“阿婆,国栋阿公……他一首在很多人的心里活着。在您的故事里,在‘虚拟弄堂’里,在所有被您感动的人的记忆里。他……没有真的离开。”

王瑾阿婆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看着林夏真诚而温暖的脸庞。那双阅尽沧桑、曾布满冰霜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彻底融化了。她反手,用尽力气握了握林夏的手,很紧,带着一种迟暮之年的、笨拙却无比郑重的托付感。

“小夏,”她第一次主动这样称呼,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温度,“侬……是个好小囡。这个故事……交给侬,我放心了。”

这一刻,林夏知道,她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讲述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跨越了年龄与时代鸿沟的信任。王瑾阿婆那颗包裹在层层岁月硬壳下的心,终于向她,这个执着而真诚的“后生”,彻底敞开了。

与此同时,永康里幽深的支弄里。

一个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穿着不起眼灰色外套的身影,正压低声音与一位坐在门口拣菜的老阿姨交谈。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录音笔,巧妙地藏在袖口下。

“阿婆,侬好呀,阿拉是街道做历史档案普查的。”陈薇的声音刻意放得温和亲切,带着一点沪语口音,“想跟侬打听点老早永康里的事情。侬记得……后客堂以前住过一个姓李的,叫李国栋的伐?1950年当兵去了就没回来的那个?”

老阿姨警惕地打量着她:“侬问这个做啥?老早的事情了,记勿清爽了。”

“哦,勿要紧勿要紧,”陈薇笑容不变,自然地递过去一小袋包装精美的糕点,“主要是阿拉在整理一些老照片,好像有李国栋的,想确认下信息。对了,伊老婆王瑾,现在还住在弄堂里的小院里伐?伊好像把伊老公的一些老物件也捐给街道了?侬晓得伐?”

“王瑾啊?还住那边。”老阿姨接过糕点,警惕性稍减,“捐东西?好像……好像听伊讲过一嘴,前两年是有个啥子大学生来收过老照片……是街道的吗?伊好像讲就签了个啥纸头……”

陈薇眼中精光一闪,语气更加热络:“对对对!就是确认下流程!那个纸头……就是授权书什么的,侬晓得王瑾阿婆当时签的时候,有看清楚吗?有街道或者社区的人在场作证吗?”

“哎哟,这个哪能记得清!伊老太婆一个,字也勿识几个,当时好像就伊一个人……”老阿姨摆摆手,显然觉得这问题太细碎。

“哦哦,明白了!谢谢阿婆!”陈薇得到关键信息,立刻收起录音笔,笑容满面地告辞,“侬慢慢忙!”

她迅速转身,消失在弄堂的阴影里。鸭舌帽下,陈薇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一个人签的?字不识几个?” 这简首是天赐的漏洞!只要咬定王瑾阿婆当时是在信息不清、没有第三方公正的情况下签署的素材使用授权书,其法律效力就足以被质疑!“野火”的版权基石,瞬间就有了裂痕!

她拿出手机,快速编辑了一条加密信息,发送出去:

【目标确认:永康里王瑾,素材授权流程存疑(单人、低文化程度、无第三方见证)。关键证人(邻舍张阿婆)口供己录。峰会竞标前,随时可启动。】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陈薇抬头,望了一眼王瑾阿婆小院的方向,又看了看“野火创意”所在的大致方位,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一丝志在必得的寒意。林夏,你以为靠煽情和数据就能赢?职场修罗场,比的是谁更狠,谁更不留破绽。你的成功,就是我的靶心。

小院里,茶香依旧。

林夏浑然不觉阴影正在逼近。她正全神贯注地倾听王瑾阿婆第一次主动讲述起李国栋离开后,她独自一人在动荡年代里,如何靠着那件旗袍和敲布声撑过一个个漫漫长夜的故事。老人的声音平静了许多,那些苦难仿佛被时光磨去了最尖锐的棱角,只剩下沉甸甸的韧性与绵长的思念。

阳光斜斜地拉长两人的身影,一个苍老,一个年轻,却因一段共同守护的记忆而紧密相连。小院的门敞开着,仿佛象征着王阿婆彻底敞开的信任。然而,弄堂深处,那扇被陈薇关上的、布满阴影的门后,一场针对这份信任和成功的狙击,己然悄然拉开了弓弦。

林夏沉浸在收获的感动和创作的专注里,她的心,此刻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无防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