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漫画本《太空少年》在网络上连载三年,如今总算宣告完结。
曲筱绡抱着发行套装,兴匆匆地回到别墅区:“安迪,小明的这套漫画,我们公司有意做动漫和影视版改编,你快帮我跟你弟弟谈谈版权的事呗!”
电脑屏幕蓝光映着安迪快速滑动的指尖:“版权授权书我可以现在拟订,不过小明说想先听听具体开发计划。”
话音未落,玄关处传来推门的声音,邱莹莹顶着一头新做的卷发冲进来,怀里的马克杯还冒着热气:“我刚给小明的太空站画了新设定图!曲妖精你快看看这悬浮跑道,绝对能燃爆屏幕!”
曲筱绡利落地打开皮质文件夹,3D投影瞬间在客厅铺开星际战场的璀璨图景:“影视版我们打算用虚实结合的特效,让观众跟着主角穿梭陨石带;动漫版就走热血少年漫路线,每集片尾加粉丝互动彩蛋。”
她忽然凑近安迪,眼波流转,“你那位天才弟弟,有没有兴趣亲自担任美术顾问?”
这时,别墅门铃突然急促响起。
樊胜美拎着保温桶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抱着电脑的——邱莹莹小女儿思思。
“听说要搞大事?”樊胜美挑眉,思思己经熟练地接上投影仪,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机械设计图,“樊阿姨,我根据小明的太空船设定,做了可落地的动力模型。”
念念则推了推眼镜,调出财务分析表:“前期投资回报率预计可达300%,不过宣发费用需要……”
夜色渐深,客厅里的讨论声却愈发热烈。
邱莹莹把马克笔扔给曲筱绡,指着投影里的角色造型:“这个太空服颜色太单调!得加荧光条纹!”
安迪默默调整着版权协议条款,时不时抬头补充专业意见。
思思和念念围在茶几前,用饼干搭起微型太空站模型,争论着重力系统的合理性。
曲筱绡突然抓起香槟瓶,金色泡沫喷溅在星际投影上:“就这么定了!下个月开发启动会,我要看到男主角在大银幕上喊出那句——宇宙,我来啦!”
一个月后的开发启动会上,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小明穿着普通的T恤牛仔裤,紧张地攥着合同,手心全是汗。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漫画,竟然真的要拍成动画片和电影了。
邱莹莹在片场忙前忙后,她举着自己画的分镜稿,认真地跟动画师讲解:“这个陨石雨的场景,我想让流星拖着彩色的尾巴!”
她的小女儿思思和小儿子念念也没闲着,一个在调试太空船的模型,一个在核对预算表。
曲筱绡穿着干练的职业装,在台上用大屏幕展示着计划:“我们先推出动画版,每周更新一集。等积累了人气,就开始拍电影版。”
她指着台下的小明,“咱们的大画家,以后要常来剧组指导啊!”
大家都笑了起来,小明红着脸点点头。
安迪把拟好的合同递给小明,耐心解释:“版权费会分三次支付,后续电影和动画的收益,你也能拿到分成。”
小明翻开合同,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他有些头晕,但看到最后的签名处,心里还是忍不住激动。
拍摄的日子很快到了。
片场里,邱莹莹拿着画笔给角色设计新造型,包心悦在旁边帮忙递颜料;思思守着机械模型,确保每个动作都符合科学原理;念念则拿着计算器,仔细核算着每一笔开销。
小明站在监视器前,看着自己画的角色在屏幕上动起来,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预备——a!”随着导演一声令下,摄影棚的灯光亮起。
小明看着熟悉的场景一点点呈现在眼前,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梦想成真”。
动画第一集上线那天,小明守在手机前反复刷新页面。
晚上八点整,播放量数字像被按了快进键,十分钟就突破了十万。
他颤抖着点开评论区,密密麻麻的留言让眼睛发酸:
“这陨石带的特效太酷了!”
“被太空船的细节震撼到,每个螺丝都看得见!”
“国漫之光!”
还有粉丝截图对比他漫画原稿和动画场景,用红圈圈出完美还原的部分。
邱莹莹在家庭群里发了一连串尖叫表情,附上学龄前的包心悦举着奖杯的照片——小姑娘参与设计的“彩虹流星”成了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场景。
思思则低调地转发了科普博主的分析视频,视频里逐帧拆解她设计的太空船动力系统,结论是“在现有科技框架下具备理论可行性”。
三个月后,电影版预告片在电影节首映。
当银幕上出现小明漫画里标志性的银河跃迁场景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散场后,曲筱绡举着香槟挤到后台:“小明,现在全网都在问太空船模型哪里买,周边工厂己经连夜加单了!”
她手机屏幕不断弹出合作邀约,从航天主题公园到儿童科普频道,全想和《太空少年》联动。
庆功宴上,小雨掏出账本推到小明面前。
收支明细里,版权分成和周边收益的数字让所有人惊呼。
“这只是开始。”念念划拉着手机屏幕,瘦了一圈的小脸上满是激动,“等电影正式上映,我们计划推出沉浸式太空体验馆,到时候观众能亲自驾驶你设计的飞船。”
夜深了,小明独自走在江边。
手机突然震动,是粉丝私信:“谢谢你带我们看到这么美的宇宙,我以后也要当宇航员!”
电影上映那周,小明跟着宣传团队跑了好几个城市。
每场放映结束,都有孩子举着自制的太空船模型找他签名。
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红着脸说:“我长大了也要造真的宇宙飞船!”
这句话让小明想起自己在疗养院时,在白色墙壁上安静涂鸦的日子。
回到上海那天,安迪特意点了一桌子菜,请大家来家里聚餐。
饭桌上,曲筱绡晃着手机说:“票房破十五亿了!周边商城的星际背包刚补货就抢光,工厂都快被催疯了。”
邱莹莹举着平板给大家看新消息:“航天局邀请咱们去做科普动画,还要把小明的漫画翻译成外文送给外国小朋友!”
思思和念念也没闲着。
思思跟着工程师团队改良太空船模型,准备在科技馆展出;念念忙着和投资方开会,商量怎么把太空体验馆建得更有意思。
有天晚上,小明去思思的实验室找她,看见墙上贴满了体验馆的设计图,连排队区的太空实验室主题装饰都考虑到了。
这天半夜,小明翻出自己最早的漫画本子。
泛黄的纸页上,歪歪扭扭的线条记录着最初的灵感。
现在的他己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桌上摆着粉丝寄来的感谢信和航天主题的明信片。手机突然亮了,是新消息提醒——《太空少年》要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同步播出了。
窗外的夜空依旧星光闪烁,小明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太空少年》在国外播出后,小明的生活变得更忙了。
他经常收到来自不同国家的邮件,有孩子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写着“喜欢你画的星星”,还有家长感谢他的故事让孩子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有次他在网上看到外国小朋友模仿漫画里的角色,戴着自制的太空头盔跳主题曲舞蹈,笑得首不起腰。
思思的太空船模型在科技馆展出那天,展厅里挤满了人。
小朋友们趴在玻璃展柜前,听讲解员介绍模型的工作原理。
思思站在一旁,耐心地回答哥哥姐姐们稀奇古怪的问题:
“小妹妹,这个飞船真的能飞到火星吗?”“要是遇到外星人怎么办?”
看着大家亮晶晶的眼睛,她突然觉得,自己熬夜画图的辛苦都值了。
念念那边,太空体验馆的建设也有了新进展。
他带着助理和工程师团队去各地考察,学习别人的经验。
有次他兴奋地给小明打视频:“小明叔叔,我找到了能模拟失重的设备!以后来玩的人就能体验在太空漂浮的感觉了!”
念念说得兴起,还跟小明商量着要在体验馆里设置一个“创作区”,让孩子们也能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宇宙。
这天,邱莹莹抱着一大摞画稿来找小明。
“航天局那边催得紧,科普动画的分镜得尽快定下来。”她翻开画稿,“你看这个火箭发射的场景,我让心悦也帮忙画了几张,小孩子的想法可有意思了。”
小明翻看着画稿,突然发现有张画里,宇航员头盔上贴着卡通贴纸,忍不住点点头:“就用这张,科普也得有点童趣。”
晚上回家,小明打开工作室的灯。墙上贴满了粉丝寄来的画和信,最显眼的位置挂着第一本漫画的原稿。
电脑屏幕亮起,他看着新文档里空白的页面,窗外的月光洒在键盘上。
他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写下第一行字——“太空少年的新冒险”。
他知道,这一次,会有更多人跟着他一起,去探索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