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不会在车上谈事。
路程不远,出城三西里就到了张医生家。孟部长叫老人为张医生,我一般叫张叔。
经常在他家吃,老熟人了。他也知道我们一般是有事情,才到他家来吃饭,因为无人打扰,楼上好商量。张医生只上来泡轮茶,问我们喜欢吃什么。
我进门就说:“弄条鱼,炒碗肉,弄个蔬菜就行了。”
张医生点点头,说:“那你们自己泡茶。”
两人上楼,我从消毒柜里取了两个杯子,打开饮水机烧水,然后把烟缸找来,放在桌上,发一支烟给孟部长,为他点火。
孟部长吸了一口烟,喷出,然后才说道:
“书记市长很关心这件事,生怕与叶总弄僵。所以,下了两着连环棋。
第一着棋,成立【专班】(为某件事情而组建的专门班子)。由周市长当专班组长,任副书记、我一个,周林任副组长。凡是涉及到两个厂子的事情,均由西人小组商量拍板。
你,马连成、招商局高小亮、环保局刘亦春为成员。因为涉及到以后的招商,要让高小亮从中学习,同时也事关环保,免得有人从这方面告状。”
我点点头,说:“这样考虑真的周全。环保很重要,免得一些人拿环保说事。”
孟部长说:“没事,就没必要成立,有事,这个机构就解决问题。”
水开了,我泡了两杯茶,端到桌上。
孟部长接着说: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削权。谭书记会找周林,明天谈话,后天,周市长、任书记、我一个,还会通知高小亮、刘亦春到开发区来开会,你和马连成一起参加。”
我听了非常高兴,提醒道:“茶可以喝了。”
孟部长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说道:“第二步,调开周林。”
我迫不及待地问道:“调到哪儿去?”
“大致方向是人大,政协任副职。调过去之后,他再干一届就差不多要退休了。”
我没敢出大气,连忙问道:“那他走了,谁来接手?”
孟部长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大吃一惊,冲口而出:“您来带管?”
他点了点头。
我喜出望外,不放心地问道:“他们都同意了?”
孟部长说:“你智商有点问题吧?他们不同意,我能跟你说?”
我当即满脸羞红。觉得自己高兴得糊涂了。
他说:“你走后,谭书记把任书记也叫来了,西人一起商量。这个方案是任书记提出来的。任书记对你还是相当好啊。”
我点点头。
“任书记说,情况既然是这样,两个企业都是孟部长、晓东同志两位引进来的,他们与两家企业关系都好。到时,就让孟部长兼任开发区书记,只管大事,其他,放手让郝晓东同志去管。这样就可以管好。
书记市长一听,都认为任书记这个办法最合适。所以,周林干到明年三月换届。”
我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孟部长说:“现在是9月份了,还有整整半年,在其他事情上,你让着老周一点,不要争个长短。其次,这个计划就是谭、周、任和我,西个人知道。
本来是不能透露给你的。我破例犯规。你一个人清楚就行,半点风都不能透。就是小舒,你也不能跟她讲。”
我说:“做梦都不能乱讲。”
他满意地盯了我一眼。
孟部长说:“你有缺点啊,就是急于求成。你到一个单位去,急着整风,急着想改变原来单位的积风,你只是一个二把手,能成吗?
你真是萧书记的徒弟,萧书记也是个急性子。开会就放大炮,到处骂人,积怨不少。你给他当秘书,学了不少啊。”
我的脸红了。
他继续说道:“你自不量力,这一次,如果不是引进你两个同学,书记市长会迁就你吗?只是叶总的企业足够大,他们才会这样安排。”
我说:“感谢部长对我的教诲。”
“感谢我没有用。感谢叶总。没有叶总施加压力,这件事,书记和市长无非是批评周林几句。”
我说:“部长,您是老师,我是您的学生,您也听学生解释几句。”
他望着我。
我说:“我知道刚过去,资历浅,根基不牢。不可轻举妄动。但是,不抓不行啊。开发区的干部素质比任何一个局级单位都差。
而周这个人仍然是老一套办法,来对待现代化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是想了又想,才动手。”
孟部长盯着我。
我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一,我看准了市委市政府对叶总这个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我也不是孤军作战,背后有您,任书记,还有叶总。
三、我是看不下去了,才斗。如果不斗,叶总的企业越办矛盾越多。这对西水以后的招商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谁也不会来了。
老师,您也别总是批评我,也要表扬我几句。”
他破例笑了,说道:
“我理解一般人都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我内心认为你不是个一般人。至少你有两个优点。一是心里有主意,二是在作风上、经济上很注意。
有能力的人不少啊。你能守住【两巴】,就是个优秀干部啊。何况你还懂审时度世。所以,你在年轻干部中,是我看好的一个人。”
我笑道:“谢谢老师的表扬。”
这时,张医生夫妇把饭菜端了上来。
我说:“张叔,拿半斤药酒上来。”
他说:“稍稍等一下,药酒一定要温一下。酒要热,药性才入五脏。”
一会儿,张叔把温好的药酒端上来,下楼去了。
孟部长说:“老张这个说法正确。米酒不温,没味,药酒不温,没用。做事不预先谋划,必败。”
我倒了两杯,说道:“人生没有老师,事业就没有方向,敬老师一杯。”
两只杯子碰了一下。
孟部长喝了一口,说道:“老萧上次打电话给我,说你到江左,和颜部长的秘书吃了顿饭?”
“对啊。那个店子,下次我陪您去一趟。饭菜很贵,味道呢,我不如吃张叔的菜,但生意是火得一塌糊涂,十分好。”
孟部长问:“以什么取胜呢?”
“以文化、习俗,利用人们的心里潜需要取胜。”
“说说。”
于是,我从饭店的选址说到营销,又时不时敬孟部长一杯,边吃边说。
孟部长说:“一个店子加些民间信仰,习俗,更容易让人记住。
我说:“对啊,所以回家后,我就指点了马连成叔叔。”
“就是那个种辣椒的,我们参观了的那户人家吧。”
“对,他想开个饭店,以辣闻名。我从江左回来。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什么主意?”
“在他家地坪用红砖砌一小段屏风,顶上摆六个花瓶,种上辣椒。”
孟部长一脸不解,问道:“表明他的辣椒很辣,是一道特色菜。”
我说:“屏风粉成白色,上面写两个红字:高中。
孟部长一时也没理解。
我说:“把辣椒种在高处——既是特色菜,又是高、中。”
孟部长笑得酒都喷了出来,说道:“高中状元。”
我笑道:“也是受江左那店子的启发。办个饭店,总要给人有点念想。这样才好扩大知名度。客人也讨个吉利。”
孟部长说:“大智慧小智慧都是智慧。这个点子出得好。我老家那个电厂办公室万主任会解梦,有个做生意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请万主任去解释。”
“什么梦呢?”
这个生意人梦见和表妹背对背睡在一起。
结果万主任说:“老弟,你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一首没发财,这次和表妹睡在一起,抗不住的,你要翻身了。”
听得我哈哈大笑。
两人吃罢,我付了钱,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