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皇城夜,歌舞升平醉梦人。
在镇远侯府的一处四角院落里,廊下华灯摇曳,四下灯火通明。
屋内,一道略显单薄的女子身影,在烛火下来回踱步,将身影映射在窗棂之上,左右移动,久久未曾停歇。
“苏小珊啊苏小珊!你怎么就那么心大,明儿还是个五岁的孩子,你怎么能按照他的要求做事呢?
你太放纵他了,
不!你这是太不负责任了!”
“怎么办?怎么办?明儿若是遇到不测,我看你还怎么活?”
......
派出去探听消息的人,迟迟未归。
苏氏除了坐立不安,就剩下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自责。
她有些后悔,后悔不该听从姬长明的计划。
什么引蛇出洞,什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阳谋。
不要,统统不要,她只要她的明儿平平安安。
自责的话语,不断从苏氏口中钻出,脱下华服换上素衣的她,身形单薄得弱不禁风。
在灯火的照耀下,她的脸颊透着一丝不健康的白,让人一看不免心生怜悯。
屋子里,站在一旁的两个贴身丫鬟,噤若寒蝉。
她们不敢出声,只是偶尔抬眼偷瞧一下苏氏,随即低下头继续保持沉默。
今天,她们心中那个充满威仪的当家主母,一改聪慧干练的形象,变得患得患失、惊慌失措。
原来,她强大的外表之下,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很快行至院中。
苏氏闻声顿时止住脚步,两只手不安地交叠在身前,不自觉地握紧,明显少了往日里的从容。
“夫人!有信传回!”
一道声音自门外传来,与往日一样平淡无奇。
然而,听在苏氏耳中,却没来由地让她心里一紧。
踌躇间终是忍不住心中的担忧,苏氏并没有吩咐婢女代劳,径直开门迎了出去。
门开的刹那,一股寒风袭来,冻得苏氏一个哆嗦,她忍不住胸口起伏,接连咳嗽了数声。
顾不得这么多,苏氏第一时间拿起传信之人手中的信笺,迫不及待地就要打开。
却在这时,两个丫鬟追了出来。
“夫人,外面天寒地冻,待不得!”
“是呀,夫人,您本就身子虚弱,切不可再染风寒。”
两人一脸担忧,一边说,一边将苏氏拉进了屋里。
苏氏叹了口气,她这一紧张,倒是忘了身体有恙。
随着房门关闭,冷彻入骨的寒意瞬间被屏退,苏氏方渐渐平复了起伏的胸口。
她拿着信件回到书案旁坐下,下一刻,铺陈纸张,一行字顿时映入眼帘。
“母亲大人在上,明儿叩安,路途虽遥,但已安抵,一切顺遂,母亲大人无需牵挂,望母亲安康,心宁。”
逐字看完,苏氏长舒一口气,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也就是在这时,她才豁然发现,被握在手心里的一角信纸,已经被汗水浸湿。
苏氏平复了一下情绪,遂展开另外几封信笺,依次查阅。
只一瞬间,那颗刚放下的心,就又提了起来。
“臭小子!这就是一路顺遂?娘就不该信你!这也太危险了!”
“该死的!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那些混蛋竟然还不肯收手!”
“难道非要将我姬家除掉而后快吗?”
“可恶!若是明儿有个三长两短,就别怪我姬家撕破脸,掀桌子!”
......
每看完一条消息,苏氏的脸色就愈发难看一分。
一时间,从未在她口中出现过的粗鄙之言,纷纷飙出。
两个贴身丫鬟闻言,面面相觑,皆不敢置信。
当家主母,竟然也有这一幕。
与此同时,在皇宫之中。
一道健硕的身影,站在御书房的御案前,将搜集到的信息,逐条汇报给了伏案而坐的赵暅。
直到他说完最后一个字,赵暅才放下手中的书册,冲着他摆了摆手。
那健硕的身影随即消失,仿佛从没有出现过一样。
御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明耀的烛火,将中年男人照耀在光芒的中央,连他的影子都抹了去。
连人影都没有的孤独,没人能够体会。
良久,赵暅起身走到一方棋盘的近前,缓缓坐下。
他怔怔地望着棋盘上的残局,自言自语道:“寡人得了天下却也负了所有人,这是我想要的吗?”
言毕,他紧紧闭住双眼,然后又猛然间睁开。
下一刻,他伸出手指轻轻拈起一枚棋子,然后啪的一声,猛然置于棋盘之上,顿时震翻了数枚棋子。
落子无悔。
夜色漆漆,溯风离离,越过山岗,跨过寒水,一道黑影犹如鬼魅,悄然跃进千叶县的县衙之内。
他掠过几道长廊,身形一闪落到一处内院之中,然后无声无息地靠近一扇射出微光的窗户,轻轻叩了三下。
屋内,灯火摇曳,随即传出一声手指轻敲桌面的声响。
窗外之人闻听,一推窗户闪身落入屋内。
“长明卫!子一!见过小侯爷!”
来人一袭黑衣,戴着面具,只能看见一双深邃的眼睛,他一进入房间,就立刻单膝跪地,冲着烛火下静坐的姬长明施了一礼。
姬长明点了点头,示意对方起身,下一刻提笔疾书,在清荷早就铺好的宣纸上写下了一句话。
子一倾身观望,浏览完那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后,心中顿时了然。
道:“禀侯爷!属下已经打探清楚,第一波行刺之人是前侍郎刘坤之子刘墉的死卫。
第二波…根据迹象推断,他们应该是前左相周偳铭私生子周伍德的死侍,另外,
据丑二和卯四调查得到的消息来看,至少还有......”
安静地听完子一的汇报,姬长明点了点头,遂抬手示意清荷取出一张百两银票。
子一并未伸手去接,而是感激地摇了摇头。
“小侯爷不必赏赐,这都是子一与兄弟们应该做的事情,另外,子一与兄弟们能有今日,全仰仗小侯爷的栽培,属下等人不敢居功!”
姬长明皱了皱眉头,他心思一动立刻提笔疾书,又在纸上写下几行歪歪扭扭的话语。
清荷观后拿起银票,再次走到子一身前。
故作严肃道:“小侯爷说了,这不是赏赐,而是惩罚,你们此次行动,回来的时间比他计算的时间晚了一刻钟,这说明给你们制定的训练计划还有瑕疵,侯爷是希望你们拿着这些钱改善一下伙食,再提高一下训练强度!”
子一闻言不由闪过一丝诧异,他看了看双眼蒙着白色丝带的姬长明,又看了看清荷递到他身前的银票,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银票。
“侯爷用心良苦,子一代他们谢过侯爷。”
心怀感激,子一躬身施了一礼,随后转身跃出窗户,眨眼间便消失在夜色里。
长明卫,在姬长明两岁半时成立,这是苏氏应姬长明的要求,组建起的一支特殊卫队。
这支队伍,按照十二时辰起名,共计十二人。
这十二人,如今都不足二十岁。
年纪最大的是子一,他今年十九岁,出生于一个富庶之地的商贾世家。
其父不幸得罪了曾经的权贵,遂家族覆灭,侥幸活命,辗转数地进入西疆军营,跟随镇远侯出生入死,心性坚韧,唯一心愿,是替所有死去的家人复仇。
最小的叫亥十二,一个十五岁的少女。
他出身书香世家,只因其为官的父亲一身正气,不愿与同僚沆瀣一气,遭排挤陷害,遂家破人亡,惨被卖入青馆。
好在其当时年纪尚幼,又有其父好友冒死相赎,辗转送于镇远侯府,方保持冰清玉洁,免遭祸害。
长明十二卫,皆不幸,又皆幸。
虽然人生不能回头,但陌路相聚,前途可期,亦可握青峰,斩贪狗。
正道沧桑,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