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第40章《三大姓》

加入书架
书名: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作者:
夜阑听书语
本章字数:
4016
更新时间:
2025-01-24

在这个愚昧、野蛮、偏僻、落后的村子里,打架骂街的事儿并不少见,村里人早已见怪不怪。可杨大志用驴粪蛋塞人嘴巴,这却是破天荒头一遭!众人见了,都觉得愤愤不平,仿佛有人打破了村里多年的规矩,杨大志此举犯了众怒!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太欺负人了,老杨家太欺负人了,这简直是骑在人家脖子上拉屎。别以为人家好欺负,老刘家在村里也是大户,这么欺负人可不行。大家义愤填膺,满腔怒火,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毕竟帮腔容易惹祸上身。但心里向着老刘家的人,还是偷偷挤出人群,干啥去?找老刘家的人报信儿去!

沿水村呈杨、孟、刘三足鼎立之势,三方各有所恃。杨家手握权势,孟家人丁兴旺,刘家既没杨家那般权势,也不及孟家人多,可论起蛮横来,还得数刘家。村里因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杨不惹,孟不沾,惹了刘家翻了天。”

刘家人的蛮横,体现在拳头够硬,说动手就动手,毫不含糊。而且他们不欺软怕硬,爱打抱不平,有几分梁山好汉的侠义风骨,不愿与老实人计较,越是蛮横的刺头,他们越要与之对抗。这种脾性在刘老四的两个小儿子身上尤为凸显。

刘老四膝下有四子,刘英山、刘英河、刘英江、刘英云,兄弟四人出生间隔不久,个个虎背熊腰、身材高大。其中,刘英江和刘英云这两个小儿子最爱惹是生非,这几年在村里没少挥拳,揍的都是村里那些爱出头、爱挑事的刺头。对老实人,他们连骂都懒得骂,用他俩的话说,欺负老实人——丢人。在老实人眼中,兄弟俩还算得上好人;可在村里的刺头眼里,他们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生啖其肉、饮其血。

兄弟俩凭借拳头在村里树立了威望,自然而然成了老刘家人的主心骨。但凡老刘家要为大伙出头的事儿,刘英江、刘英云兄弟俩必定冲锋在前,断后的则是刘老四的大儿子刘英山和二儿子刘英河。这两位兄长虽没弟弟们那般能打,脑袋却机灵,善于谋划,嘴皮子也溜,往往是弟弟们在前头打伤了人,他俩随后就去赔礼道歉。说到底,不管谁打了谁,闹大了,动手的总归要受法律惩处。刘家架打多了,愈发明白这个理儿,所以每次不等事态恶化,就赶紧息事宁人。说几句好话,赔点医药费,不算什么,毕竟人挨打了,大家都是同村乡亲,真闹起来,脸上都无光!也不是每个挨打的人都乐意接受刘家人的道歉或那微薄的医药费,实在是惹不起,只好顺着刘家给的台阶下。要是碰上不好说话的,把“南霸天”刘老四的面子搬出来,事儿大多就能了结。刘老四在村里那可是一言九鼎,代表着老刘家的最高权威,不给刘老四面子,就是不给整个老刘家面子,而得罪老刘家,是沿水村每个人都得掂量再三的事儿,毕竟故土难离,谁也不愿整天在村里提心吊胆,如同身处狼窝。就是这样的环境,养出了刘家人实打实的横气,谁要是不服,准没好果子吃!

刘家人的“横”,不单单体现在挥拳相向,还有他们特有的蛮横气场。出门上街,褂子从不套进袖子,随意地披在肩上,双手抱在胸前,大摇大摆地晃荡,旁人见了,都得退避三舍。哪怕不是故意碰掉他肩上的褂子,只是被风刮落,离得近了,都可能被视作看笑话,招来麻烦。所以,刘家人走在街上,总有种螃蟹上街——横行霸道的架势。

刘老四的小儿子刘英云嗜赌,闲暇时就和村里人“顶牛”玩牌。这天,刘英江正好来看热闹,兄弟俩一个蹲在炕上,一个站在地上,让屋里赌钱的人倍感压力。刘英云今天手气颇佳,连着押中几个“大桩”,赢了身旁一大堆零钱。

就在这时,一个传闲话的人气喘吁吁地跑到门口大喊:“我说英江、英云,你们哥俩还有心思在这儿玩呢,还不快去瞅瞅,大来两口子被杨大志打得躺在当街,都动弹不了啦!”

刘英江一听,立刻皱起眉头,急切问道:“在哪儿?”

那人连忙回道:“就在大来家门口。”

“我操杨大志的姥姥!”刘英江顿时火冒三丈。

刘英云也破口大骂:“这狗日的,欺负到我们老刘家头上来了,今儿跟他没完!”

刘英云从炕上一跃而下,顾不上拿钱,在炕沿边蹬上鞋,就和刘英江飞奔出门。小哥俩跑到街上,正巧碰上老刘家其他四五个年轻人,他们听闻杨大志打了刘大来,正来找小哥俩拿主意。见小哥俩心急火燎地往刘大来家赶,仿若听到了冲锋号角,二话不说,转身跟着就跑,边跑边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杨大志揍了刘大来两口子,还把他家麦子装上拖拉机,正打算撇下躺在当街佯装受伤的刘大来两口子离开。一转身,瞧见一直拉架的庞大嫂,便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嫂子,你家的是不是今儿也一起交了?”

刚经历一场混战,庞大嫂仍心有余悸,被杨大志这么一瞅,心里直发慌,忙不迭地应道:“交,交,只是我家交三提五统的钱不够,干脆你们也折麦子吧,麦子就在西厢房里垛着呢,要多少你们去搬吧。”

杨大志扭头示意身边的人给庞大嫂家算账,旁边一人从兜里掏出计算器,一番摆弄,算得庞大嫂家交公粮和三提五统的钱折合成麦子得两千一百斤,杨大志大手一挥:“那就去搬吧。”

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朝庞大嫂家走去,吆吆喝喝,活像一群打劫的土匪。站在街上的庞大嫂,望着辛辛苦苦收来的麦子转眼间被搬走大半,心疼不已,又无可奈何,双手颤抖着揪紧衣角,眼眶不知不觉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