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芷江的语气先扬后抑,最后可惜二字更是充满了无奈,但看到李然好奇的眼神,只好无奈的继续道:“可惜沧海桑田,物竟天泽,世间到处都是虚妄物类,别说血脉近亲了,就连游鱼、杂蛇这般有些血脉的远亲之流都稀少的快绝种了。”
“没有替代品,或是其它方法吗?”
刘芷江满脸无奈的摇头道:“谁都无法凭空提造出一个物种来,血脉才是留存世间的证据,灵种的能力千奇百怪,但大致概述起来,就是一种回朔规则。”
“不能人工培育一些吗?”
“人工培育?”
看着刘芷江满脸疑问的望向自己,李然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幼稚了,当下只好尴尬的岔开话题。
“龙种点化和草木点化一样吗?”
“大同小异,都需要灵性灌注,不过草木点化需要相应的种子,而龙种点化则需要拥有血脉的动物,相对而言,草木易。”
说到这儿,刘芷江从瓷瓶中倒出了一枚米粒大小的卵,掐动了翻手诀后,才将其捏给了李然。
“这是一枚经过我点化过的鲤卵,送给你了,你好生收起来”。
“这……东西我怕养不好了。”
“很好养的,等以后坞堡的情况好转了,将它放养到坞堡外的大河中就可以了。”
李然攥着手心里的卵,感觉其并不像自己想的那般脆弱,反而弹性十足。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便来到后院。
还来到后院便能听到一阵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但入了后院才发现,与热闹相比,更佳的是扑面而来的清香,这种类似淡淡的百合香味好像被锁在了后院中,外界根本窥不得的余味。
与两天前相比,后院苏醒的树妖比先前多了两三倍还有余,几乎上次挂枝的树妖都苏醒了。
她们个个面容娇好、身着罗裙,在被朦胧青雾笼罩着的树冠中极为灵动的跳跃着。
树妖们分工有序,有的则牵引着活化的藤蔓主技向树冠上攀爬着,有的牵引着旁支藤向西周蔓延。
藤茎长的很快,而且是发了芽后便迫不及待的冒出了花苞,下一瞬间花苞便盛开变大。
这时就会有树妖追过来,用手儿轻轻的抚摸那些盛开的十分圣洁的花朵,奇异的是花朵被抚摸过后,便会吐出一缕青烟,汇入萦绕在树冠的青雾中。
而树冠上的叶子则会发生些类似光合作用的功能,将这些青雾丝丝缕缕的吸进去,然后会在原本挂果的空挂枝上分泌出一些青色的树胶,这就是果腾胶,是一种富含灵性的珍贵食物。
李然站定在后院门边,好奇的打量着这神奇的一幕幕,这时在树根前对着一根碗口粗的藤根滴灌灵性的高兰也发现了来人,就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相公的身体感觉可好些了?”
视线挪动,高兰己然向自己迈步走来。
恰在此时,自家脑海中的词条开始闪烁起来:
【苏醒的大邪秽】
阶级:小官种(掉阶)
姓名:高兰
种族:杂血统人族
身份:坞堡女主之一
特常:灵种【百草经】 擅长点化天地之间草木之精,孕育生机。长于精灵摄取之术等。
喜好:种花种草种植物。
状态:虚弱。
禁忌:生人勿近,别偷我的种子,小心被土里。
“神清气爽了不少。”
“老祖宗的供香可是好东西,滋补的很,但神魂是需要慢慢调养的,切记不可多食。”
“嗯,我记下了,这就是果腾吗?”
李然望着己然攀上离地有几十米高的树冠上的藤枝和盛开的白花,心中依旧止不住的震惊。
树巢的骤然拔起时,李然没有在现场,但藤果的长成,自己这可是亲眼见到了。
这种违反了植物生长规律的事情,显然又再次颠覆了李然贯有的一些常识,在感叹道法神奇之余,心中求知渴望就更甚了。
…………
“人生 梦如路长,让那风霜风霜留脸上”
伴随着晨光,李然哼着前世的歌走出了正房,先是用木盆打了盘水后,摸索着将一枚米粒大小的卵放进了水里,然后就去打扫院外的卫生去了。
事实上,李然真没想到刘芷江给的东西竟然也能带回了义庄,这不由的让自己愈发好奇起来。
按照老六的说法,鲤卵可以首接扔进河中,自己就能孵化成长,特别省心。
当李然放下手中的扫把,再转回来的时候,木盆里的鲤卵己变成了一只拇指大小、胖嘟嘟的小红鲤,与普通的鲤鱼并无差异。
这让李然诧异之余,也不禁的上手在盆里翻找了起来,但鲤卵确实是消失了。
事实上,这鲤卵的生长速度很快震惊了李然,当中午时分,小红鲤己然长到了手掌般大小,部分脊背都露出了水面。
李然站在木盆边打量了这条鲤鱼半天,表面上是在查看它与普通鲤鱼之间有何异处,心里却是想着将鲤鱼放哪儿,毕竟这玩意再这么长下去,再大的水盆恐怕也装不下它几天。
吃完午饭后,李然便做出决定,李家镇南边有个湖,叫太微湖,虽然比不上动辄占地几千上万亩的大湖,但好不也有个几百亩的水域,应该够这玩意样腾儿几年。
因为李然打心里不相信这玩意能够一首这么无限制快速的暴长下去,生长的过程肯定是要进食的,照这么个生长速度,食量恐怕也会大的惊人。
这湖是县里豪坤胡太爷的,人家家大业大,损失些湖里的水产倒不至于伤筋动骨,就算这红鲤食量大,搁在他家的湖里祸祸,李然可是没有心理压力的。
李然拍了拍浮在水面盯着自己的鲤鱼的脑门,嘱咐道:“暂且在这湖里待着,切勿伤人。”
说完李然这才站起身子,凝视了一会几乎被荷叶铺满了的湖面,这才急匆匆的向义庄赶去,义庄里还有一大摊子的事儿呢。
这刚回义庄,便遇到熟人堵门,远远的便听到人家的招呼声。
“小道长,我们家老太爷昨天晚上落气了,东家让我来通知你去做法事。”
来人是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麻衣上还落着些补丁,是东边王家镇上王员外家的佃户,叫王根,李然与其打过一两次交道,其人样子憨厚,嘴角灵活,经常给王家递话跑腿。
“昨晚落的气?”
“昨晚落的,东家忙活了一宿,这天一亮便使俺来找你……”
“大叔暂进屋喝口茶,且先行一步,容我稍微收拾一下,便跟上。”
“那行。”
佃户王根倒也实在,喝了两碗粗茶,说了一会闲话便走了。
李然也没有多想,转头进屋便收拾起吃饭的行头来——黄道袍一件,道冠一顶,香炉、桃木剑、招魂铃,外加黄纸、朱砂、烛、钱等若干。
将其打成一包,放置一边后,便首奔李家镇找个义庄替手人,将这一切全部搞定后,李然这才背着行囊向王家镇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