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三爷爷!”
田小麦得到村长的准信,又高兴的对村民说道:
“大家伙想要卖地瓜的,明天就可以送来我家了,有村长爷爷看称,斤两保准错不了。”
“那可太好了,不用在拉去镇上卖地瓜了,可是省了不少力气啊。”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有的己经开始盘算,要拿多少地瓜出来卖钱了。
“呵呵,那个小麦啊,孙奶奶想问问,这个地瓜要是卖给你,啥时候能给结钱啊?”孙大嘴问道
其他村民一听,也纷纷附和起来。
田小麦不慌不忙的上前两步,笑着说道:
“孙奶奶和大家伙请放心,我家是当场过秤,现场结清,绝不拖欠一个铜板。”
“哎呦,那可感情好,你们忙着,我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去。”
大家伙得了准话,都纷纷告辞,回自家地里忙着收地瓜去了。
“哎?小麦,这几个孩子是谁啊?”村长指着虎子三人问道。
“哦三爷爷,我给你介绍一下。他们是我外婆那边的亲戚。
这是我表哥,虎子、表妹桃子、最小的这个是表弟石头。
他们家那边闹饥荒,爹娘亲戚的都没了,就一路乞讨过来,投奔我们了。”
田小麦一本正经的,说着提前准备好的说辞。
“村长爷爷好。”三人乖巧的给村长问好。
村长打量三人,这三个孩子瘦成这样,看来都是饥荒闹得啊。
幸亏他们这里,没闹饥荒还能有口饭吃。
眼神和蔼的看着他们:“好好好,都是好孩子,来到我们这边,起码能有口饭吃。”
定好明天去小卖家的时辰,村长就回自家地里忙活去了。
周氏见自家儿子没头没脑的在前边跑,怎么追都追不上。
也就随他去了,自己骂骂咧咧的往回走。
在经过张秀才家的时候,正巧碰上了要出门的张氏。
赶紧换上一副笑脸,小跑过去打招呼:
“张家嫂子有日子没见了,这是要出门啊?”
张氏看是石匠家的婆娘,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算是搭话了。
周氏也不介意,自顾亲昵的和张氏说话。
“我说张家嫂子,咱们村还是你有福气啊。
儿子年纪轻轻就是秀才,回头再考个举人,状元的。
你这以后的福,可是享都享不尽啊!”
张氏听了恭维的话,心里高兴,也客气的说道:
“你也是个命好的,生了八个儿子,多子多福气啊。”
“哈哈,还是嫂子会说话,这秀才的娘就是不一样!
嫂子,你家张秀才就是有福气,提前跟田家那丫头退了婚。
那样不知捡点的货色,可是和你家秀才不相配。
这不,她看攀不上你家这高枝,转头就来勾搭我家老二了。
哄得我们家那个憨货,巴巴的跑去她家干活。
刚才我都撵去地里了,那丫头还嘴硬呢。
说什么,秀才她都不要,更看不上我家老二,还说我们自作多情。
嫂子你听听,这是一个大姑娘该说的话吗。
现在又有一个,叫什么虎子的表哥住在她家,我看啊,说不定就是......啧啧啧。”
正在屋里写字的张见祥,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手里的毛笔顿了顿。
【这个田小麦想干什么,这是为了重新引他的注意,开始在村里勾三搭西的了。】
墨汁滴到了快要写好的文章上,张见祥烦躁的把纸团成一团,狠狠的扔到了地上。
“张婶子,见祥哥在家吗?”挎着一个小篮子的孟娇娇,笑着给张氏打招呼。
“哎呦,是娇娇来啦,在呢,见祥在屋里呢,你快去瞧瞧吧。”
张氏满脸堆笑的看着孟娇娇说道。
“婶子,我娘让我给您带了桂花糕,您一会尝尝。”
孟娇娇说完就挎着篮子进去找张见祥了。
周氏看着眼前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羡慕的问道:“嫂子,这是您家亲戚啊?”
张氏收回目光,笑了笑:“现在不是,以后就是了。”
周氏眼珠子转了转,马上会意的笑着说道:
“张家嫂子好福气啊,以后能有这么一个水灵的姑娘当儿媳妇,可比那个强多了。”
孟娇娇来到张见祥的房间门口,看到张见祥正拿着毛笔发愣。
于是轻轻唤了一声:“见祥哥哥。”
“田小麦,你.....”张见祥正想田小麦的事,听到有人唤他,脱口就喊了小麦的名字。
孟娇娇听到张见祥叫田小麦的名字,脸色一怔,提着篮子的手紧了紧。
张见祥抬头,发现是孟娇娇,赶紧换上那副谦谦君子的模样,笑道:
“娇娇来了,我还有几个字就写好了,你先等我一下。”
轻轻走到桌旁坐下,声音甜甜的说道:“那娇娇就坐在这里等见祥哥哥。”
两人相视笑了笑
看着张见祥在纸上奋笔疾书
孟娇娇心里却思绪乱飞:
【见祥哥哥刚刚竟然叫的是田小麦的名字,难道他心里还有她?】
不禁想到上次,在胡同口田小麦对她说的话。
难道她说的是真的?见祥哥哥真的要同时娶她们俩人吗?
孟娇娇顿时烦躁不安,越想越慌,不行!见祥哥哥只能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
田小麦你等着,我不会让你再有机会,嫁给见祥哥哥的!
此刻被人惦记上的田小麦,浑然不知。
这会正忙着往家里运地瓜呢,她家这两亩地,可真是有够薄的薄。
也就收了一千斤左右的地瓜,和现代每亩好几千斤的产量来比,少的可怜。
她留意看过了,周围几家的产量也不是很高,每亩地也就比她家多个一两百斤的样子。
看来也不光是土地的事,和种植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她既然以后要做粉条作坊,这个原材料可是不能少的。
明天要和村长爷爷说说,让村民明年在种地瓜的时候,试试起垄栽种的方法。
把地瓜收回家,几个小的自告奋勇的去后院清洗地瓜了。
田小麦又拜托虎子,去后院扎几个木架子,方便晾晒粉条用。
又看向刘氏说道:“娘,下午咱们去吴郎中那里复诊一下吧。”
刘氏吃了这段时间的药,脸色明显红润了许多,自己也感觉身上有了力气,她想着药费昂贵,便不想去:
“小麦,娘觉着己经大好了,就别再去麻烦吴郎中了。”
田小麦劝道:
“娘,去让吴爷爷摸脉,放心些,您身体好了,我们也就不担心您啦。
咱家里的事还等着您做主呢,毕竟外婆也不能一首在咱家帮衬我们,您说是吧。”
刘氏拗不过田小麦,娘俩便出门了。
刚走出没多远,就看到田菊花和孟娇娇两母女,朝她们这边走来。
“大嫂,小麦!”
田菊花挥着手里的帕子,冲她们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