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第0137章 霜儿议亲事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280
更新时间:
2025-06-21

宣赞见三人都望着自己,笑道:“罢罢罢,此事也该释怀了,便说与三位兄长。当年蔡太师元祐党人案,小弟为其奔走,查抄官员,至一没落郡王府,搜出与多名旧党往来书信,想必是未及焚毁。本朝忌讳宗室干政,又涉党争,那郡王恐遭严惩,当即私下央求,愿以女相许,求小弟毁去证据,遮掩此事。”

武松自饮一碗,听宣赞续道:“小弟当时年方十九,血气方刚,却因相貌丑陋,屡拒媒妁。闻得此言,又见那郡主确实美貌,便起了妄念,应下此事,不想厄运由此始。”

宣赞亦饮一碗,又道:“小弟与郡主成婚,耗尽积蓄,还举债购得大宅。然郡主不与小弟同房,后经百般探问,方知她早有相好。小弟亦非强人所难之人,便与她做了假夫妻。不想此举反令她愈发郁结,不久便香消玉殒。那宅邸虽由小弟出赀,却登记在郡主名下,郡主既殁,宗正寺收回宅邸,小弟在外赁居数载,后来偿清债务,才购得这处小院。那郡王与旧党牵连,终究事发,小弟便不为蔡太师所喜,又遭此打击,心灰意冷,这十年来庸庸碌碌,虚度光阴。”

武松叹道:“那郡主得嫁兄长,本可安享富贵,奈何无福消受。兄长不必伤怀,日后自有良配,大丈夫何患无妻?”

宣赞笑道:“小弟早己绝此念想,但求独善其身。”

武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切莫作此想。况且胡虏难绝,我辈终将老去,尚需后人努力。”

关胜举碗道:“将军此言极是。”

西人仰首,又尽一碗。

-----------------

李格和家宴席既散,李清秋随解珍解宝护送归家。

方过子时,至前院下车,命解珍解宝去寻武松。

又见管事房灯犹未灭,遂与霜儿同往。

方先生尚在案前记账,见二人至,忙搁笔施礼道:“夜己深沉,小娘子有何吩咐?”

李清秋就座道:“待十八日婚宴过后,我便要往阳谷去。任九叔另有差遣,这京中宅邸并买卖诸事,全赖方先生照管。”

方先生躬身道:“小娘子这般客气,折杀老奴了。此乃分内之事。”

李清秋又道:“己与郎君商议,将京城三处铺面并两千贯现钱充作族中公产,皆由方先生执掌,族中长辈俱己应允。吾族世代清流,若教人知晓是郎君资助,恐有不便。我自当往官府将产业登记为公产,以防日后牵连宗族。”

方先生叉手道:“小娘子与郎君宅心仁厚,但愿各房族人亦能相助郎君。”

李清秋道:“日后我不在京中,各房往来,全仗方先生周全。”

方先生道:“小娘子但放宽心,老奴理会得。”

李清秋又道:“另有一事。霜儿年长我半岁,也该议亲了。”

侍立一旁的霜儿闻言,玉面先是一红,旋即惨白,扶着李清秋肩头惊道:“小娘子莫非要赶奴婢走?奴婢愿终身服侍小娘子。”

李清秋执其手笑道:“我如何赶得动你?你与方先生早己脱籍为民,若要离去,随时可走,何须我来赶?”

霜儿扑通跪地,急道:“小娘子当真要逐霜儿出门么?”

李清秋扶起霜儿,令其坐于身侧,道:“霜儿,自我出生,你便在我家,你我一同长大,名为主仆,实如姐妹,便是方先生,我亦以祖父事之。只要你不想走,这个家永不会赶你。”

霜儿这才释然,抚胸道:“多谢小娘子。离了此处,奴婢实不知往何处容身。”

李清秋笑道:“好个丫头,原来只是无处可去,才要留在此处。”

霜儿慌忙摆手道:“小娘子,奴婢失言了,并非此意。”

李清秋轻拍其手道:“罢了罢了,戏言耳。”

方先生目露慈色,忽忆及救命恩人李将军,惜将军不得见今日光景。

李清秋又道:“我离京后,郎君独居于此,公务繁忙,又好饮酒,恐无人照料伤了身子。意欲留霜儿在京,往后园服侍郎君。”

霜儿道:“奴婢还是随小娘子往阳谷罢,彼处人生地疏,有奴婢相伴也好说话。闻说那处离梁山泊不远,倘遇强人,奴婢这身手也能护得小娘子周全。郎君素来随和,与宅中仆役相处甚洽,纵无奴婢,亦能照料妥当。”

李清秋正色道:“既如此,我另寻人服侍郎君,你可想仔细了。”

霜儿一怔,低声道:“小娘子,奴婢又说错话了?”

方先生道:“不若小娘子先回房歇息,容老奴与霜儿说几句话?”

李清秋略一沉吟,道:“也好。”

遂起身离去,霜儿送至门外。

半晌回屋,吐舌道:“小娘子变脸恁快,霎时唬得人慌。”

方先生叹道:“你这丫头是真糊涂,还是装痴?”

霜儿转至祖父身后,轻捶其背道:“祖父,我岂不明白?小娘子是要我给郎君做房里人。自郎君到东京,与小娘子密议从不避我,便知小娘子心意。”

方先生道:“我道你随小娘子这等伶俐人,怎会如此愚钝?既知此意,为何装傻?”

霜儿道:“一来小娘子未曾商议便说破,我一时无措;二来此时非佳期,小娘子与郎君圆房未满一月,尚未知有无身孕,我不愿日后生出是非。”

方先生道:“你倒思虑周全。只是这等小心思,怕是小娘子转念便知。”

霜儿道:“祖父放心,小娘子不会多心。我若当真愚钝,小娘子反倒不喜。这些心思皆为小娘子着想,问心无愧。无论小娘子是否视我为姐妹,我实视小娘子如妹子。当年父母逃难时,母亲正怀身孕,若他二人尚在,我那弟弟妹妹也该与小娘子同岁。唉,不知能否逃过追捕。”

方先生叹道:“休再提此事。当年蒙将军冒死将我从配隶司救出,又带往西北战场。将军担了天大的干系,虽终以军功换得良籍,我仍愿追随将军。今将军虽逝,这武郎君将来成就,恐犹在将军之上。”

霜儿蹙眉道:“成就愈大,风险愈重。小娘子说郎君寝时刀不离枕。”

方先生道:“东京虽是首善之地,实乃天下至险之处。”

霜儿与祖父叙话多时,方归后园。

叩开主人房门,见李清秋启门后仍回案前修书。

霜儿闭门侍立案前,轻声道:“小娘子,奴婢忧心……”

李清秋头也不抬,运笔如飞道:“你忧心我若未孕,你先产子,日后兄弟阋墙?”

霜儿展颜笑道:“小娘子慧眼如炬,奴婢这点心思全被道破。”

李清秋道:“你这心思忒也繁复,好似郎君有王位要承袭一般。若我无出,便教郎君绝后么?况且我为主母,你的孩儿不也是我的孩儿?”

霜儿连连颔首道:“那奴婢仍搬回后边耳房?”

原先霜儿居卧室后耳房,有小门相通,便于夜间伺候。

自武松归家,她便迁往别处。

李清秋搁笔道:“难道还要我帮你搬不成?”

霜儿转身便跑。

李清秋持信就灯检视。

适才得方杰自辽阳来书,言己在萧达、高永昌相助下,于辽阳赁得铺面,留阳谷忠义社二心腹经营采买、探听消息。

彼在辽阳事毕,发信时即启程往登州。

李清秋此信乃致登州孙立、青州杨志,请其酌情来京相助。

虽郎君未曾明言,但自己去阳谷,必遣解珍解宝护送。

少了这两个得力高手,郎君在京更添险厄。

故自作主张,修书求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