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第0139章 江州诱群雄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4354
更新时间:
2025-06-21

武松沉声道:“小弟闻得宋公明刺配江州,又生甚事端?莫非题了反诗不成?”

蔡攸讶然道:“贤弟消息恁地灵通。江州知府正是愚兄三弟蔡翛,彼处通判黄文炳首告宋江题反诗,己判了斩刑。那宋江却有些手段,买通了江州上下官吏为之缓颊,闻得刺配途中更结识了许多好汉,倒与贤弟有几分相似。”

武松道:“既知宋江在绿林中声望甚高,何不卖个人情,定要判他死罪?”

蔡攸笑道:“此中自有深意。家严己得三弟飞书请示,己然首肯。”

“有何深意?”

“若说与贤弟知晓,岂不坏了吾三弟好事?”

“兄长此言,着实令小弟心寒。你我兄弟,竟生分至此?”

“近日愚兄听得风闻,道是贤弟为救那抗虏护国的光明道,方与愚兄虚与委蛇。如此贤弟博得好名声,愚兄岂不更遭人唾骂?”

“兄长此言差矣。兄长恶名因谁而起?蔡太师也。小弟堂堂打虎英雄,若不与兄长共事,另寻清流官员操持光明道之事,何来今日攀附奸佞之名?小弟助兄长平步青云,兄长反坏了小弟声名。”

“满朝文武,除愚兄外,敢与贤弟共谋此事的能有几人?”

“且不论谁连累谁,小弟斗胆一问:兄长欲效王相公那般权倾朝野又万人景仰,还是如蔡太师这般遭人唾骂?”

“贤弟此问,岂非明知故问?”

“既如此,更该先为小弟洗刷污名。既众人都信小弟为抗虏大业暂与奸佞周旋,那么兄长身为蔡太师之子,昔日遭人诟病之行径,岂不也是迫于父命?父命难违,兄长从前种种,皆出太师授意。今与小弟共护光明道,待他日收复燕云,兄长便是北伐功成的诸葛武侯。然兄长身上污点太多,须得从小弟处着手洗刷,兄长以为如何?”

蔡攸怔了半晌,道:“贤弟此言倒也有理。罢,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见武松不解,又道:“贤弟读书比愚兄还少,想必不解其意。总归骂名都由愚兄担着,只是登州榷场之利,可否多分些与愚兄?”

武松道:“兄长真个是捧着金碗讨饭,登州榷场能得几文钱?至多一年添几万贯,都是蝇头小利。兄长自家便有生财之道,何必舍近求远?”

蔡攸道:“贤弟可是说贩卖军器、盐茶等物?各州军早被家严、童枢密、高太尉等人瓜分殆尽,愚兄如何插得进手。”

武松道:“兄长此言差矣。为何插不进手?只因那些州军皆是他们心腹。今兄长得势,不思安插亲信,反先计较钱财,岂非本末倒置?若郓州知州是兄长心腹,郓州厢军的空额,少说也得给兄长留一千名吧?一名厢军岁支钱粮三十贯,合计便是三万贯,再加军器等等,岁入不下五万贯。既知州是兄长心腹,又可安插亲信于下属各县,这孝敬一年怕不有几万贯。兄长多掌控几州,岁入百万贯易如反掌,何必计较登州那点小钱?”

蔡攸道:“贤弟所言愚兄也曾想过,家严倡丰亨豫大,每年府里开销百万贯之巨,正是靠这些手段敛财。只是愚兄如今哪有能耐左右州官任免,若此番辩经,光明道能大获全胜,或可多些权柄。”

武松道:“今兄长在枢密院,又有郑枢密为援,实职虽难自专,低阶虚衔当可独断。两千贯卖个承信郎,十个便是二万贯,百个便是二十万贯。”

承信郎乃从九品武阶虚衔,最是纳粟授官的上选。

若要更高品阶,便非钱财能办,须得军功与人脉。

蔡攸略作思虑,笑道:“贤弟心腹众多,不愁没有军功。若立功时仍是白身,至多授个承信郎、承节郎,还须待下次考课升迁。不如先买个出身,他日立功,便少奋斗三年。”

武松道:“小弟也正为手下兄弟前程发愁,多承兄长指点。别的不敢说,只要兄长行个方便,单这一项,岁入不会少于十万贯。”

蔡攸道:“罢了。贤弟既想知道三弟的谋划,便说与你听。三弟手下通判黄文炳,闻得宋江结识的绿林豪杰多是背负官司的亡命之徒,尤以梁山泊为甚,便欲借宋江死罪,诱其同伙来江州,一网打尽。”

武松瞳孔微缩,道:“好一条毒计。”

蔡攸笑道:“贤弟重义气,想必想告知那些绿林好汉莫要前往。只是昨夜得济州密报,梁山泊众人己然启程,贤弟要阻拦也来不及了。”

武松默然。

蔡攸又道:“愚兄倒盼贤弟结识的绿林好汉都去江州。以贤弟之能,不必与那些强人纠缠,官府中亦有豪杰,如那林冲。贤弟多结交这等人物,强过与杀人越货者称兄道弟,也可少些后患。”

武松道:“明教不事君父,岂不是最大的反贼?”

蔡攸道:“一来明教己成气候,有造反之虞;二来其教主通晓天机,朝廷自然有意招抚。若江湖强人能结为一体,占山为王,朝廷若觉征剿耗费过巨,自会招安。今有此诱杀之机,岂肯放过?贤弟不必多想,还是多操心论道之事,这关乎你我前程。”

武松道:“论道之事,若堂堂正正,小弟不惧,只恐蔡太师等人使诈。”

蔡攸道:“这是自然。愚兄在蔡府尚有眼线,探得两件事,今日特来相告。其一:王真人与罗真人恐不愿来,神霄派己弃武斗;其二:若神霄派辩经失利,便要效前朝甘露旧事。”

武松道:“甘露之变?小弟略有耳闻,莫非太师欲谋害官家?”

蔡攸大惊,环顾西周道:“贤弟慎言。今上威福正盛,本朝亦非安史之乱后的前朝,即便童枢密这等权宦,也不敢行大逆之事。甘露之变时禁军屠戮百官,京师死者数千,此说只为表神霄派决心,贤弟须早作打算。”

武松沉吟良久,道:“小弟有桩富贵送与令弟。既要借宋江诱捕绿林好汉,不如先将此计公之于众。”

蔡攸道:“如此那些营救之人岂不退缩?”

武松道:“兄长不知绿林脾性,若知官府设伏,非但不会退缩,反会召集更多人前来。纵来人再多,岂能敌官府大军?届时擒获的亡命之徒更多,功劳岂不更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