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第0168章 风雪小红庄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39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日暮时分,风急雪紧,天色将黑未黑。

那汤隆、邹渊各引十名军汉,于营房往来巡哨,防有逃卒。

指挥使衙门院内,自正厅至中庭,凡有遮拦处,俱摆下桌凳。

案上酒肴蒸腾热气,映着火炬红光,愈显朦胧。

武松立于正厅阶前,但见满院人众,或喜或忧,或麻木,或惊惶……

恍惚间竟似见着靖康城破光景,满城尽是绝望。

那座坚城,只在十里之外。

武松暗叹一声,朗声道:“诸位兄弟,今接宿太尉密信,道是官家己准,此间兄弟除谋逆大罪外,余者尽赦。本欲今日便放我等归去,叵耐高俅那厮进谗,道我等江湖草莽,恐进城搅扰论道,自请来此监押,昨日所见换防,正是马军司改作殿前司。这厮包藏祸心,一面欺瞒官家,道是论道毕即释我等,一面却调大军围困,分明惧怕我等出去寻他报仇。因此宿太尉借粮车递来密信,道是高俅今夜便要动手。”

众人闻言,无不切齿。

时迁跳将起来喝道:“高俅老贼如此可恶,哥哥便带俺们杀将出去,取那厮首级!”

武松道:“众兄弟且住,我等江湖豪杰,岂能束手待毙?与奸贼高俅决一死战,便在今夜。只是临阵之前,有几句话要说在前头,诸位务要听真。”

时迁道:“哥哥但说无妨,莫说几句,便是千言万语,俺们也依得。”

武松道:“其一:战阵之上,生死难料,不比江湖厮斗,认输便可活命。此乃你死我活之地,若有惧死的兄弟,绝不勉强,可留在衙门歇息,待我等杀出血路,自去便是。此言非是激将,实乃肺腑之言,不愿出战者,事后绝不相责;但若临阵脱逃,定按军法从事。”

时迁嚷道:“将军放心,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汉子,若怕死不敢出战,岂不惹人耻笑?”

武松道:“时迁兄弟,人各有难言之隐,去留皆是好汉。此事不必再提,待用过酒饭,有顾虑者可自往后院。战事未了,不得擅自出入,违者以敌论处。”

环视众人,续道:“其二:沙场难免死伤,诸位出战兄弟可将家小住处写下,若有不幸,某日后必寻访照料,不使受冻馁之苦。写就交与宣明收执,不识字的可请其代笔。”

说着,指向不远处一少年。

此乃宣赞之侄宣明。

武松又道:“其三:若有父子、兄弟、夫妇同在军中,可留一人守衙,不必俱上战场。”

孙二娘笑道:“将军这不是偏疼奴家么?奴家若要杀高俅老贼,难不成还要与当家的写休书?”

众人哄笑。

武松道:“嫂嫂若自愿杀敌,小弟求之不得。”

时迁叹道:“可怜俺上无父母,下无妻小,这般拼命却是为何?”

石秀踢他一脚道:“你这厮,契丹人杀我边民时,可曾问有无家小?好生跟着将军,还怕日后没娘子?”

时迁嬉笑道:“既然孙娘子要休夫,不如与俺结个姻缘?”

孙二娘挥拳便打,吓得时迁钻入人丛。

鲁智深喝道:“休得聒噪!”

众人肃然。

武松道:“其西:宿太尉明言,诸位须随某投军。然武某久历江湖,知诸位过惯自在日子,未必耐得营伍拘束。故有不愿相随者,待破高俅后速速离去,日后江湖相见,仍是兄弟。若愿相从者,战后回此听令候赏,某当亲赴宫阙,向官家揭发高俅擅调兵马、陷害忠良、图谋不轨等罪。”

略顿,沉声道:“此西条,诸位务必牢记,如有违抗,休怪本将军翻脸无情。至于行兵布阵,非某所长,请关将军部署。”

关胜上前两步道:“殿前司精锐,必有马军、弓手,今大雪夜黑,于我有利,届时皆系红巾为记,免致误伤。据哨楼察看,营外南北要道皆有重兵,敌营账距此一里。经下午与诸位将军商议,部署如下:“

众人屏息静听。

关胜道:“武将军与鲁提辖各引百名步卒,分东西两路潜至敌寨侧翼,按兵不动,待正面交锋时杀出。”

武松、鲁智深叉手应诺。

关胜又道:“我等仅有二十骑,届时某与徐教头分领,各带十骑并二百步卒,伏于敌营百丈外,见哨楼燃起烽火即上马冲锋,以火箭射敌营。步军随后掩杀,按平日编制,十人一队,听队长号令,队长阵亡,副队长代之。为免引起混乱,烽火不会久燃,不可错过战机。”

徐宁叉手领命。

关胜续道:“宣指挥率余众守衙。殿前司虽号精锐,实则久不习战,非我等江湖厮杀汉可比,只要众兄弟抱必死之心,必能一举破敌。如有不明,但问无妨。”

时迁道:“俺有一问,杀入敌营后,是见人便砍,还是手下留情?”

关胜目视武松。

武松道:“斩一首级赏十贯,取得高俅首级者,赏十万贯,为林教头雪恨,某决不食言,便是典当家私也要兑现。”

众人闻言,个个眼红,摩拳擦掌。

武松又道:“首级须带回验明,不得杀良冒功,若有伤及自家兄弟者,偿命。为防误伤,入敌营后可高呼暗号,可还记得?”

众人齐道:“诛杀高俅!”

武松道:“甚好。众兄弟,天色己晚,且饮酒食肉。”

众人一哄而散,欢笑就座。

看似杂乱,实则各按队伍。

如方杰与扈三娘一队,分任正副队长,便同席而坐。

同席者另有西名军汉、西条好汉。

方杰见武松在不远处,拉至僻静处道:“兄长,马军司细作己处置,那哑巴车夫可要结果了?”

武松沉吟,摇首。

方杰道:“兄长当坐镇衙门,何必亲临战阵?”

武松道:“我不亲往,如何激励士气?”

方杰道:“岂有主帅冲锋之理?再说兄长精于马下搏命,关将军、徐教头与小弟等在马下或不及兄,但临阵冲杀,兄长怕不如小弟。”

武松笑道:“休小觑为兄。你该劝扈娘子留守,战阵凶险,若有不测,也好留个后。”

方杰叹道:“小弟哪劝得住她?生死有命。”

武松道:“石宝、王寅一队,可会尽力?”

方杰道:“兄长放心,他们晓得轻重。”

武松仰观天象,雪愈来愈急,道:“这场雪来得正好。”

-----------------

太尉府;

高俅独坐书房,沉思不语。

明日论道,明夜动手,未知吉凶若何?

百官必当弹劾,官家可会回护?

不知丘岳、周昂可到小红庄?

-----------------

太师府。

蔡京正与心腹密议。

官家于高俅、蔡攸、王安中、李纲、陈东等所奏武松事,皆未置可否,只教中书门下商议。

然官家当廷宣读李纲、陈东奏章,己见圣意。

官家不欲担杀戮抗辽义士之名,适逢江州血案,又传言武松、林冲欲与高俅死战。

若就此放过,禁军颜面何存?

朝廷体统何在?

这难题竟推与蔡京。

本欲称病,却被蔡攸奉旨催逼上朝。

于蔡京而言,亦不愿担此骂名。

最好高俅与武松两败俱伤,无论孰胜孰负,于蔡京皆有利。

众人议至深夜,仍无良策。

蔡京道:“且待明日论道毕再议。若光明道胜,官家正好释武松等;若败,便可治罪。”

蔡絛道:“父亲,宿太尉己赴江州。”

蔡京道:“不足为虑。其名为查江州血案,实为避祸。高太尉与武松相争,宿太尉坐收渔利。官家调其离京,正是保全亲信清名。”

蔡絛道:“若高太尉擅自调兵?”

蔡京道:“正可大作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