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昊并不知道他那封回礼在遥远的北欧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发送完信件后,他伸了个懒腰,感觉心情舒畅了不少。
对付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就得用他们最在乎的东西,狠狠地抽他们的脸。
现在,是时候处理更重要的事情了。
他回到房间,再次将意识沉入系统商城。
基础!应用!能源!
【材料学基础与前沿理论(综合版):10000 震惊值】
【能源工程学核心原理与应用:8000 震惊值】
【高能粒子物理入门与进阶:8000 震惊值】
……
杨昊几乎是扫货般,将这些基础学科和工程应用类的知识,一股脑全买了!
无数的公式、定理、实验数据、理论模型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大脑,并迅速被系统优化整合,与他原有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
短短几分钟内,他的知识储备发生了一次爆炸性的增长!
仿佛从一个偏科严重的天才,瞬间变成了一个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博的…学霸!
这种感觉,奇妙而充实。
“原来是这样…”
之前张承载院士他们提到的,关于室温超导材料在工业化放大生产中遇到的“材料均质化困难”、“微观结构稳定性控制”等问题,此刻在他脑海中有了全新的解读。
那些原本看似无解的难题,在更深层次的物理原理和材料学理论支撑下,竟然浮现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案的雏形!
比如,利用特定频率的量子共振场来诱导材料原子更均匀的排列?
或者,引入某种微量的、具有特殊拓扑结构的稳定剂来锁死超导微观结构?
新的思路如同泉涌般不断冒出。
“看来,得抽空整理一份更完善的技术方案给张院士他们了。”杨昊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快速书写、计算。
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对外界即将到来的风暴,暂时还一无所知。
……
芬奇的紧急召集令,通过遍布全球的秘密网络,迅速传达到了科技统管会核心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耳中。
这是一个由十几个不同领域的顶尖人物组成的虚拟会议。
他们或许是某个世界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或许是某个跨国科技巨头的首席科学家,或许是某个掌握着关键资源的隐形学阀。
但在统管会内部,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委员。
虚拟会议室的光影中,一个个模糊的人影浮现。
芬奇压下心中的怒火,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但语气却无法掩饰。
“诸位,很抱歉在非预定时间打扰。”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虚拟人影,“我们向华夏那位天才发出的邀请,被拒绝了。”
底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芬奇没有理会,继续说道:“而且,对方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回应了我们的善意。”
他将杨昊回信中那段关于“Chimera”缺陷的公式和推论,共享到了会议屏幕上。
瞬间,哗然声西起!
“噢!我的上帝,这…这是‘Chimera’的熵增悖论?!他怎么可能知道?!”一个负责人工智能领域的委员失声叫道。
“谢特,芬奇教授!我们的内部保密系统是不是出了问题?!”另一个负责信息安全的委员提出质疑。
“不可能!这个层级的资料,绝不可能外泄!”
“好了各位!安静!”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事实是,这个名叫杨昊的年轻人,他的能力和潜力,远超我们之前的任何评估!”
“他和他背后的华夏,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崛起!这对我们一首以来维持的科技秩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打压他本人,遏制华夏的气焰,夺回我们在科技领域的话语权!”
芬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负责新材料领域的委员开口了。
“教授,既然如此…我们储备的‘阿波罗计划’——完美单层石墨烯的常温宏量制备技术,己经接近最终成熟阶段。”
“原本,我们计划在两年后,等待相关产业链布局完善再行公布,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现在,或许可以考虑提前启动。用石墨烯的广阔应用前景和我们掌握的更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来对冲华夏在室温超导领域造成的影响!”
芬奇眼中精光一闪。
石墨烯!
是的,这是个好主意!
虽然室温超导足够震撼,但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之王,其应用范围同样极其广泛,从电子、能源到生物医疗,几乎无所不包。
而且,更关键的是,统管会在全球石墨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早己通过各种隐秘手段,布下了天罗地网!
一旦他们宣布掌握了常温宏量制备技术,就能迅速整合资源,形成绝对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
“很好!”芬奇当机立断,“就这么办!”
“立刻启动‘阿波罗计划’的最终阶段!伪造实验数据记录,挑选一个合适的发现者——就用我们在瑞士那个受控实验室的皮埃尔博士。”
“联系《Nature》和《Sce》的主编,用意外的重大突破为名义,以最快速度,向全球发布!”
“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谁,才是真正引领科技进步的力量!”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突袭,随着芬奇的指令,庞大的资源网络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而此时的杨昊,对此还毫不知情。
他正全神贯注地,将新获得的知识与之前的超导技术、核聚变理论框架相结合,试图勾勒出一条更加清晰、更加高效的能源革命之路。(己经兑换了核聚变)
基地内,秩序井然。
但无形的暗流,己经在世界的另一端汹涌积聚。
一场围绕着科技制高点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山雨欲来,风满楼!
……